一种线束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2245发布日期:2018-11-23 20:4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束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线束开关装置一般与锁扣装置配合使用,以用于车辆安全带的锁扣装置为例,在车辆启动行驶时,若乘员未佩带安全带,则与锁扣装置配合的线束开关组件为通电状态,仪表盘安全带未系提醒标识成常亮状态,同时中控装置会控制发出提示声音;当乘坐人员佩带安全带后,此时线束开关组件为断电状态,仪表盘安全带未系提醒标识成熄灭状态,车辆正常行驶。

目前现有技术所采用的线束开关一般为,通过设置弹性机构,以及推动机构,当锁扣装置内插入锁舌时,锁舌推动推动机构将弹性机构顶起以实现装置的通断电切换,反之方锁舌解锁时,推动机构推动锁舌后退弹出,由于推动机构的位移,对应的切换通断电情况。

然而这种常用的设计还存在一定问题,由于锁定状态下弹性机构对推动机构施加顶紧力,在解锁时需要推动机构向外弹出锁舌时,推动机构有可能由于弹性机构的压力卡死,造成解锁失效,给用户使用带来较大的不便。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配合锁扣装置使用的线束开关解锁时容易出现锁舌无法弹出,造成解锁失效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开关装置,该线束开关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配合锁扣装置使用的线束开关解锁时容易出现锁舌无法弹出,造成解锁失效等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开关装置,用于锁扣装置,包括用于配合锁舌插拔产生位移的弹性顶杆,以及与所述弹性顶杆配合的弹性触片组件,所述弹性触片组件连接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弹性顶杆的端部配合的顶块,所述顶块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锁舌的插槽,相背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弹簧,用于在顶块被锁舌压入时积蓄压缩力,以及在锁舌拔出时将顶块送入所述弹性顶杆的底部。

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弹性触片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顶杆相抵配合的第一触片,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片导电配合的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触片用于在所述弹性顶杆的位移推动下与所述第二触片接触或断开。

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第一触片截面呈Z状,所述第二触片截面呈U状,U状的第二触片的凸起底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片接触配合。

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线束开关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弹性触片组件以及弹性顶杆的固定座外壳,所述固定座外壳在所述第一触片及第二触片之间设置有挡块,用于在触片的非接触状态下支撑第二触片。

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固定座外壳在所述第一触片下方设置有支撑台阶结构,用于在触片的非接触状态下支撑第一触片。

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弹性顶杆用于与所述顶块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圆弧面顶板,用于引导顶块进入所述弹性顶杆下方。

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第一触片及第二触片的接线端与接线通过夹持结构夹紧连接。

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固定座外壳上通过边缘卡扣结构卡接安装有固定座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线束开关装置,用于锁扣装置,包括用于配合锁舌插拔产生位移的弹性顶杆,以及与所述弹性顶杆配合的弹性触片组件,所述弹性触片组件连接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弹性顶杆的端部配合的顶块,所述顶块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锁舌的插槽,相背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弹簧,用于在顶块被锁舌压入时积蓄压缩力,以及在锁舌拔出时将顶块送入所述弹性顶杆的底部。这种线束开关装置其顶块设置与现有技术正好相反,其顶块设置于用于锁舌插入的插槽内,另一端连接压缩弹簧,而弹性顶杆所处位置位于锁舌插入的一侧,采用本设计当装置内未插入锁舌时,顶块位于弹性顶杆正下方将弹性顶杆顶起,此时弹性接触片组件处于接触状态,电路连通产生相关的报警提示,当锁舌插入时向内推动顶块,压缩弹簧压缩,同时弹性顶杆回弹,弹性接触片组件处于非接触状态,电路断开。该设计将顶块从弹性顶杆下方的推离过程,改为由锁舌的插入动作实现,这样在解锁时就避免了由于弹性顶杆的挤压造成顶块与弹性顶杆相互卡死的情况,有效避免传统设计中容易出现的解锁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开关装置未插入锁舌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开关装置已插入锁舌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开关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弹性顶杆1、顶块2、第一触片3、第二触片4、圆弧面顶板5、挡块6、支撑台阶结构7、接线8、固定座外壳9、固定座盖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束开关装置,以解决目前配合锁扣装置使用的线束开关解锁时容易出现锁舌无法弹出,造成解锁失效等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开关装置未插入锁舌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开关装置已插入锁舌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开关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这种线束开关装置,用于锁扣装置,包括用于配合锁舌插拔产生位移的弹性顶杆1,以及与所述弹性顶杆1配合的弹性触片组件,所述弹性触片组件连接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弹性顶杆1的端部配合的顶块2,所述顶块2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锁舌的插槽,相背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弹簧,用于在顶块2被锁舌压入时积蓄压缩力,以及在锁舌拔出时将顶块2送入所述弹性顶杆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这种线束开关装置其顶块2设置与现有技术正好相反,其顶块2设置于用于锁舌插入的插槽内,另一端连接压缩弹簧,而弹性顶杆1所处位置位于锁舌插入的一侧,采用本设计当装置内未插入锁舌时,顶块2位于弹性顶杆1正下方将弹性顶杆1顶起,此时弹性接触片组件处于接触状态,电路连通产生相关的报警提示,当锁舌插入时向内推动顶块2,压缩弹簧压缩,同时弹性顶杆1回弹,弹性接触片组件处于非接触状态,电路断开。该设计将顶块2从弹性顶杆1下方的推离过程,改为由锁舌的插入动作实现,这样在解锁时就避免了由于弹性顶杆1的挤压造成顶块2与弹性顶杆1相互卡死的情况,有效避免传统设计中容易出现的解锁失效的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弹性触片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顶杆1相抵配合的第一触片3,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片3导电配合的第二触片4,所述第一触片3用于在所述弹性顶杆1的位移推动下与所述第二触片4接触或断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化了弹性触片组件的结构设计,其包括了第一触片3以及第二触片4,直接通过两个触片的表面接触或分离完成通断电的控制,而不再像现有技术中采用专门在弹性片上焊接触点结构完成导通的设计,大大降低了设备所消耗成本。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第一触片3截面呈Z状,所述第二触片4截面呈U状,U状的第二触片4的凸起底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片3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触片的设计,其中与弹性顶杆1配合的第一触片3选用Z字型结构,一端与固定座外壳9固定,另一端与顶杆抵紧配合,用于被顶杆推动,采用Z型结构中部具有阶梯状结构能够较好适应内部固定位置,且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弹性;第二触片4上设置有U型的结构,通过U型结构本身的底部凸出部分形成良好的接触平面与第一触片3产生接触实现导通,该设计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且能够避免专门安装触点结构的成本。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线束开关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弹性触片组件以及弹性顶杆1的固定座外壳9,所述固定座外壳9在所述第一触片3及第二触片4之间设置有挡块6,用于在触片的非接触状态下支撑第二触片4。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挡块6的结构减小了弹片回弹对弹性顶杆1的压力,防止由于触片的弹力造成对顶杆压力过大使得插入锁舌时费力,同时也通过在第一触片3及第二触片4件设置阻挡,令第二弹片在回弹至一定位置后不再进一步回弹,防止与第一弹片之间产生接触。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固定座外壳9在所述第一触片3下方设置有支撑台阶结构7,用于在触片的非接触状态下支撑第一触片3。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例的原理相似,通过设置支撑台阶的结构,令第一触片3在回弹至适当位置后被台阶阻挡,防止进一步的回弹造成对顶块2的压力过大。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弹性顶杆1用于与所述顶块2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圆弧面顶板5,用于引导顶块2进入所述弹性顶杆1下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优化了弹性顶杆1的端头设计,在其与顶块2配合的端部设置圆弧面的顶板,令顶块2在进入弹性顶杆1下方时受到的阻挡压力更小,令机构运作更为顺畅。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第一触片3及第二触片4的接线8端与接线8通过夹持结构夹紧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夹持结构如夹片等结构将触片与接线8端夹紧,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焊接固定,操作简单易行,降低装配成本。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线束开关装置中,所述固定座外壳9上通过边缘卡扣结构卡接安装有固定座盖板10。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设置盖板,以保护内部结构,防止灰尘杂物进入,令内部电路及微小机构更加耐用,并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固定安装简单,相对焊接能够避免杂质在加工过程引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