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1520发布日期:2018-11-27 23:04阅读:2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天线端子一般包括外导体、接插件和外壳,外导体和外壳连接,接插件的一端穿过外壳固定在外导体内,另一端设于外壳的另一侧,弯折呈插针伸出外壳。

在现有的天线端子中,接插件上插针的一端在外壳内处于悬空状态,导致天线端子在运输、安装或受到外界作用力时,极易发生插针位移的现象,严重损坏天线端子的质量,使得天线端子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防止插针移位变形的天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线端子,包括外壳、外导体、接插件和限位块,所述外导体固定在所述外壳前端,所述接插件一端设置在外导体内,另一端延伸到外壳中并弯折形成插针,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插针穿透限位块,受限位块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穿插孔,用于供插针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穿插孔的端面设有倾斜角度,使得穿插孔的端面孔径大于穿插孔内部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包括本体和防弯件,所述防弯件设置在本体的端面上,所述接插件位于外壳中的部分包括延伸部和弯折穿出外壳的插针,所述防弯件的顶部与延伸部相对,用于防止延伸部发生变形,所述穿插孔设置在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还包括卡位件,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本体的两侧,所述外壳上设有卡孔,所述限位块通过卡位件与卡孔的配合固定在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上还设有斜切面,所述斜切面设置在设有卡位件的本体的两侧面,且所述斜切面从设有防弯件的一端分别向外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镂空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壳内设置限位块,并且插针穿透限位块,使得插针的位置受到限位块的限制,即使在运输、安装或者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影响的时候,插针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其位置受到固定,不易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端子的整体全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端子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限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壳的全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芯的全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导体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外壳,2、外导体,3、接插件,4、限位块,5、插针,6、内芯,7、卡圈,8、延伸部,9、本体,10、防弯件,11、穿插孔,12、卡位件,13、卡孔,14、第一侧面,15、第二侧面,16、第一端面,17、第二端面,18、第一斜切面,19、第二斜切面,20、芯体,21、第一凸台,22、第二凸台,23、连接孔一,24、连接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为一种天线端子,包括外壳1、外导体2、接插件3和限位块4。

外导体2固定在外壳1前端,接插件3一端设置在外导体2内,另一端延伸到外壳1中并弯折形成插针5,限位块4固定在外壳1内部,插针5穿透限位块4,受限位块4限位固定。

通过在外壳1内设置限位块4,并且限位块4穿设于插针5上,使得插针5的位置受到限位块4的限制,即使在运输、安装或者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影响的时候,插针5在限位块4的作用下,其位置受到固定,不易发生偏移。

请参考图7,为外壳1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外壳1内部中空,外壳1与外导体2相接的一端的端面设有连接孔二24,且连接孔二24与内芯6上的第一凸台21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还包括内芯6,请参考图8,为内芯6的结构示意图,内芯6包括芯体20及设置在芯体20两端的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

请参考图9,为外导体2的全剖剖视结构示意图,外导体2内部中空,且外导体2的一端无端面,呈完全敞开状,另一端的端面设有连接孔一23。

请参考图2、图7-图9,在安装时,第一凸台21从外导体2内部先后穿过连接孔一23、连接孔二24,第一凸台21与连接孔二24过盈配合,使得内芯6与外壳1固定连接。同时,第一凸台21与内芯6本体9之间形成的台阶面将外导体2的端面紧紧压在外壳1的端面上,从而将外导体2与外壳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还包括卡圈7。请参考图2、图8,卡圈7套设于内芯6的第二凸台22上与内芯6形成固定连接。内芯6的第二凸台22的中间设有凹槽,接插件3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另一端穿过内芯6设置在外壳1内,包括延伸部8和弯折穿出外壳1的插针5。

请参考图3-图5,限位块4包括本体9和防弯件10。本体9上设有穿插孔11,用于供插针5穿过。穿插孔11的端面设有倾斜角度,使得穿插孔11的端面孔径大于穿插孔11内部的孔径。在限位块4安装时,插针5从设有倾斜角度的一面插入穿插孔11,由于倾斜角度的设置,增大了穿插孔11入口的孔径,便于插针5对准插入穿插孔11;同时,倾斜面对插针5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插针5在穿插的时候,更加容易插入。

防弯件10设置在本体9的端面上,防弯件10的顶部与延伸部8相对,用于防止延伸部8发生变形。防弯件10呈长方体状,一端与本体9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向接插件3的延伸部8,使得防弯件10与延伸部8呈垂直设置。当本实施例在运输或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冲击时,插针5的部分直接由限位块4的本体9对其进行固定和限位,避免插针5受力变形;延伸部8的部分原先有可能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插针5的方向发生变形,使得插针5的针头过多地伸出外壳1,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防弯件10的设置,当接插件3的延伸部8发生位移或变形现象时,延伸部8将直接与防弯件10相触,防弯件10的端面直接抵在延伸部8上,从而限制住了延伸部8的位移空间,可以有效地防止延伸部8由于受力位移变形过多而导致插针5针头过多地伸出外壳1,同时也避免了延伸部8变形过多直接断裂的情况发生。

限位块4还包括卡位件12,且卡位件12设置在本体9的两侧面上。

请参考图6-图7,外壳1上设有卡孔13,限位块4通过卡位件12与卡孔13的配合固定在外壳1内。

请参考图1、2、5、6,在安装限位块4时,插针5从穿插孔11穿过,同时,卡位件12卡合进外壳1的卡孔13内,此时卡位件12与卡孔13为间隙配合,便于卡位件12能够简单顺利地塞入卡孔13,降低安装难度。当限位块4的位置安放到位时,再通过铆压的方式对外壳1进行做功,使得卡孔13两侧的边缘发生变形,使得卡孔13将卡位件12紧紧夹住,从而将限位块4固定在外壳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对卡位件12进行做功,使得卡位件12的宽度增大到大于卡孔13的宽度,使得卡位件12与卡孔13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将限位块4固定在外壳1内。

请参考图3-图5,限位块4上还设有斜切面,斜切面设置在设有卡位件12的本体9的两侧面。且所述斜切面从设有防弯件10的一端分别向外倾斜设置。即本体9上设有卡位件12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14和第二侧面15,设有防弯件10的端面为第一端面16,与第一端面16相对的端面为第二端面17。斜切面分别为第一斜切面18和第二斜切面19。第一斜切面18设置在第一侧面14上,且从第一端面16向外倾斜到第一侧面14上,第二斜切面19设置在第二侧面15上,且从第一端面16向外倾斜到第二侧面15上,使得第一端面16的横截宽度小于第二端面17的横截宽度,从而使得限位块4在安装进外壳1时,限位块4上的第一端面16首先进入外壳1内部,第一端面16的端面宽度小于外壳1开口宽度,使得限位块4更加容易被塞入外壳1。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4还可以镂空设置,在限位块4的本体9上未设置穿插孔11、防弯件10和卡位件12的地方做镂空处理,从而减轻限位块4的重量,节省限位块4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成本,降低本实施例整体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