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终端装置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6384发布日期:2018-12-25 20:2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终端装置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终端装置的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上采用金属外壳做设计收到追捧,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金属外壳会对产品带来质感的提升。加入了金属外壳设计后,传统形式的内置天线受到金属外壳对信号的屏蔽影响,需要重新设计天线。

现有的内置天线采用塑胶支架上面粘帖FPC或直接上镀上导电的金属材料形成天线放置于终端内部,并且要求天线的顶部空间不能有金属材质存在,占用空间大,不能通过一个天线来适应不同的工作频率,不利于合理的从环境中选取适合的移动网络进行连接。本发明直接选取了金属外壳的一部分形成天线,可以使得终端更紧凑、轻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终端装置的天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终端装置的天线,包括金属后盖以及固定在金属后盖上的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地馈点、主馈点和第二地馈点,所述第一地馈点通过开关电路电性连接于主板,所述主馈点和第二地馈点直接焊接固定在主板上,所述金属后盖内固定有非金属隔断带。

优选的,所述天线本体为FAFI天线。

优选的,所述非金属隔断带为纳米注塑条,且非金属隔断带将金属后盖分割成不直接相连的两个部分,所述天线本体与金属后盖上的一部分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地馈点和第二地馈点分别位于主馈点的两侧,所述第一地馈点与主馈点之间相距14-18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开关电路未连通到主板的时候,天线本体在 824MHz~960Mhz/1710MHz~2170MHz有较好的天线效率;当开关电路连通到主板的时候,此时天线本体在704MHz~740MHz/2300MHz~2690MHz有较好的天线效率。终端会控制第一地馈点的开关电路,使天线本体工作频率进行更改,进而从使用环境中选取适合的移动网络进行连接,满足终端连接到运营商的通信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终端装置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终端装置的第一地馈点的开关电路断开与导通时的天线效率对比图。

图中:1金属后盖、2主板、3第一地馈点、4主馈点、5第二地馈点、6 非金属隔断带、7天线本体、8开关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终端装置的天线,包括金属后盖1以及固定在金属后盖1上的天线本体7,所述天线本体7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地馈点3、主馈点4和第二地馈点5,所述第一地馈点3通过开关电路8电性连接于主板2,所述主馈点4和第二地馈点5直接焊接固定在主板2上,所述金属后盖1内固定有非金属隔断带6。

所述天线本体7为FAFI天线,本身具有馈点,取材方便成本低。

所述非金属隔断带6为纳米注塑条,且非金属隔断带6将金属后盖1分割成不直接相连的两个部分,所述天线本体7与金属后盖1上的一部分电性将金属后盖1的下部分与天线本体7进行连接,使得金属后盖1的下部分成为天线本体7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地馈点3和第二地馈点5分别位于主馈点4的两侧,所述第一地馈点3与主馈点4之间相距14-18mm,第一地馈点3增加开关电路8,用于更改第一地馈点3与主板1的匹配。终端的通信控制部分通过高低电平来控制开关电路8的断开与连通,当对开关电路8输入高电平,开关电路8连通,对开关电路8输入低电平,开关电路8断开,从而改变天线本体7的最适工作频率。

由图2可以看出,(第一地馈点3位于主馈点4一侧并相距15.6mm),通过接地馈点3的开关电路8的断开与连通,天线本体7的工作频率以及效率发生了切换,能够从使用环境中选取适合的移动网络进行连接,满足终端连接到运营商的通信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