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9742发布日期:2018-12-21 19:5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和包括该驱动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E)有两位置和三位置之分。两位置ATSE的动触头要么与第一电源的静触头与联结,要么与第二电源的静触头相联结,因而负载除了在转换的瞬间外,始终是带电的。三位置ATSE的动触头除了与第一电源或第二电源相联结之外,还可以停留在都不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联结的中间位置,即双分位置。另外,ATSE的动触头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带动它运动的机构的运动速度,而其机构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手柄的操作速度,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有关人力操作的ATSE。同样,当ATSE的动触头的运动速度与手柄的操作速度无关时,这种产品被称为无关人力操作的ATSE。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内容采用成熟的负荷开关的无关人力操作机构,并配予必要的机械结构对之进行组合而构成一个无关人力操作的ATSE机构,它的可靠性更强。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主轴,其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作用于且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第一弹簧储能机构及第二弹簧储能机构;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两端上的并且被所述主轴共同驱动的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盘、所述第一弹簧储能机构和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接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盘、所述第二弹簧储能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第二连接部件。

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盘和所述第二驱动盘上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设置有角度差并且分别致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驱动盘和所述第二驱动盘在共同旋转时,不会使得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同时处于合闸位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方面,所述第一驱动盘和所述第二驱动盘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采用如下其中之一的连接形式:通过形状配合的方式;通过销钉配合的方式;通过焊接配合或热胀冷缩的配合方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方面,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置有第一驱动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其中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槽中。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置有第二驱动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其中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槽中。

所述第一驱动槽和所述第二驱动槽相对于彼此的它们的旋转方向上具有角度差,从而能够保所述第一驱动盘和所述第二驱动盘共同旋转时,所述第一驱动槽和所述第二驱动槽不会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或者不会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越过机构死点。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杆和第一驱动片。

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动触头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片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片。

所述第一驱动片套设在所述主轴上并且绕所述主轴能够旋转。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杆和第二驱动片。

所述第二滑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动触头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片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片。

所述第二驱动片套设在所述主轴上并且绕所述主轴能够旋转。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一弹簧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支撑杆、第一弹簧伸缩杆和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支撑杆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弹簧支撑杆能够伸缩移动,所述第一弹簧作用于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和所述第一弹簧支撑杆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

所述第一弹簧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驱动机构的壳体。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第二弹簧储能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支撑杆、第二弹簧伸缩杆和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支撑杆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弹簧支撑杆能够伸缩移动,所述第二弹簧作用于所述第二弹簧伸缩杆和所述第二弹簧支撑杆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弹簧伸缩杆。

所述第二弹簧支撑杆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驱动机构的壳体。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所述主轴上还套设有第一稳定部件和第二稳定部件。

所述第一稳定部件和所述第二稳定部件绕所述主轴旋转。

所述第一稳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

所述第二稳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弹簧伸缩杆。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方面,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动触头组件处于其合闸位置且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动触头组件处于其分闸位置,所述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在所述主轴的带动下开始共同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槽开始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运动,所述第一弹簧储能机构开始储能,在所述第一弹簧储能机构在越过其死点后释放其储能,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片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运动,所述第一滑动杆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朝向其分闸位置转动,并将第一动触头组件保持在分闸位置,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驱动槽不会驱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或者不会驱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越过机构死点,从而使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处于其分闸位置,而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处于其分闸位置。

所述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在所述主轴的带动下继续共同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槽开始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运动,所述第二弹簧储能机构开始储能,在所述第二弹簧储能机构在越过其死点后释放其储能,以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片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滑动杆运动,所述第二滑动杆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朝向其合闸位置转动,直至合闸并被保持在其合闸位置,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槽不会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或者不会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越过机构死点,从而使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处于其分闸位置,而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处于其合闸位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机构。

至此,为了本公开内容在此的详细描述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以及为了本公开内容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可以更好地被认识到,本公开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内容。当然,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并且将形成所附权利要求的主题。

同样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所基于的构思可以容易地用作设计其它结构、方法和系统的基础,用于实施本公开内容的数个目的。因此,重要的是,所附权利要求应当认为包括这样的等效结构,只要它们没有超出本公开内容的实质和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对本公开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并且更能清楚地体现出本公开内容的优点。这里描述的附图仅为了所选实施例的说明目的,而不是全部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旨在不限定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从另一角度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4A-4C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与主轴的不同的固定连接方式;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的不同的旋转;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动触头组件处于合闸位置,第二动触头组件处于分闸位置;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动触头组件处于分闸位置,第二动触头组件处于分闸位置;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动触头组件处于分闸位置,第二动触头组件处于合闸位置;

图9和图10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第二连杆组件与第一、第二动触头组件的连接;

图11和图12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第二连杆组件与第一、第二弹簧储能机构和主轴的连接;

图13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第二动触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14A和14B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第二驱动片与第一、第二滑动杆的连接;

图15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稳定部件和所述第二稳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机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从另一角度示出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图2的局部剖视图,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连杆组件1和第二连杆组件2,其中当第一连杆组件1和第二连杆组件2分别处于其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时,与它们相对应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0和第二动触头组件11(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动触头组件10和第二动触头组件11的数量分别是一个,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动触头组件10和第二动触头组件11的数量分别是三个,如图13示出第一、第二动触头组件的立体图)也分别处于其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从而相应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未示出)分别处于供电状态和非供电状态;主轴3,其传动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1和第二连杆组件2;分别作用于且分别传动连接于第一连杆组件1和第二连杆组件2的第一弹簧储能机构4及第二弹簧储能机构5(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弹簧储能机构4及第二弹簧储能机构5利用其储能在通过“死点”的释放加快了第一动触头组件10和第二动触头组件11的合闸和分闸速度;分别连接设置在主轴3的两端上的并且被主轴3共同驱动的第一驱动盘6和第二驱动盘7;传动连接于第一驱动盘6、第一弹簧储能机构4和第一连杆组件1的第一连接部件8;传动连接于第二驱动盘7、第二弹簧储能机构5和第二连杆组件2的第二连接部件9。在图1中,第一连接部件8和第二连接部件9均是细长的杆状部件。

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盘6和第二驱动盘7上的第一驱动部件6-1和第二驱动部件7-1设置有角度差并且分别致动第一连接部件8和第二连接部件9,从而使得第一驱动盘6和第二驱动盘7在共同旋转时,不会使得第一连杆组件1和第二连杆组件2同时处于合闸位置,与它们相对应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0和第二动触头组件11也不会同时处于其合闸位置,进而相应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不会同时处于供电状态(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8详细说明)。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实施例,第一驱动盘6和第二驱动盘7与主轴3固定连接,采用如下其中之一的连接形式:如图4A所示通过形状配合的方式;如图4B所示通过销钉配合的方式;如图4C所示通过焊接配合或热胀冷缩的配合方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实施例,第一驱动部件6-1设置有第一驱动槽,第一连接部件8的其中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驱动槽中。第一驱动槽驱动第一连接部件8围绕主轴3旋转。

第二驱动部件7-1设置有第二驱动槽,第二连接部件9的其中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驱动槽中。第二驱动槽驱动第二连接部件9围绕主轴3旋转。

如图4A-4C以及图5所示,第一驱动槽和第二驱动槽相对于彼此的它们的旋转方向上具有角度差,从而能够保第一驱动盘6和第二驱动盘7共同旋转时,第一驱动槽和第二驱动槽不会同时驱动第一连接部件8和第二连接部件9或者不会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8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9越过机构死点。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实施例,如图9至图12所示,第一连杆组件1包括第一滑动杆1-1和第一驱动片1-2。第一滑动杆1-1的第一端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0转动连接。第一滑动杆1-1的第二端与第一驱动片1-2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部件8用于驱动第一驱动片1-2。第一驱动片1-2套设在主轴3上并且绕主轴3能够旋转。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实施例,还是如图9至图12所示,第二连杆组件2包括第二滑动杆2-1和第二驱动片2-2。第二滑动杆2-1的第一端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动触头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滑动杆2-1的第二端与第二驱动片2-2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9用于驱动第二驱动片2-2。第二驱动片2-2套设在主轴3上并且绕主轴3能够旋转。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15所示,第一弹簧储能机构4包括第一弹簧支撑杆4-1、第一弹簧伸缩杆4-2和第一弹簧4-3。

第一弹簧伸缩杆4-2设置在第一弹簧支撑杆4-1上并且相对于第一弹簧支撑杆4-1能够伸缩移动,第一弹簧4-3作用于第一弹簧伸缩杆4-2和第一弹簧支撑杆4-1之间。

第一连接部件8连接到第一弹簧伸缩杆4-2。

第一弹簧支撑杆4-1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驱动机构的壳体。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15所示,第二弹簧储能机构5包括第二弹簧支撑杆5-1、第二弹簧伸缩杆5-2和第二弹簧5-3。

第二弹簧伸缩杆5-2设置在第二弹簧支撑杆5-1上并且相对于第二弹簧支撑杆5-1能够伸缩移动,第二弹簧5-3作用于第二弹簧伸缩杆5-2和第二弹簧支撑杆5-1之间。

第二连接部件9连接到第二弹簧伸缩杆5-2。

第二弹簧支撑杆5-1的其中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驱动机构的壳体。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15所示,主轴3上还套设有第一稳定部件12和第二稳定部件13。

第一稳定部件12和第二稳定部件13套设在主轴3上并且绕主轴3旋转。

第一稳定部件12通过第一连接部件8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弹簧伸缩杆4-2。

第二稳定部件13通过第二连接部件9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弹簧伸缩杆5-2。

在图3和图15中,第一稳定部件12和第二稳定部件13呈U形,第一弹簧伸缩杆4-2和第二弹簧伸缩杆5-2的其中一端分别容纳在第一稳定部件12和第二稳定部件13的U形开口中,第一弹簧伸缩杆4-2和第二弹簧伸缩杆5-2的另一端分别在第一弹簧支撑杆4-1和第二弹簧支撑杆5-1中能够伸缩移动。第一稳定部件12和第二稳定部件13主要用于将弹簧施加的力稳定地传递到第一连杆组件1和第二连杆组件2。

以下结合图5至图8详细说明上述驱动机构的运动,其中图5示出第一驱动盘6和第二驱动盘7的不同的旋转;图6示出第一动触头组件10处于合闸位置,第二动触头组件11处于分闸位置;图7示出第一动触头组件10处于分闸位置,第二动触头组件11处于分闸位置;图8示出第一动触头组件10处于分闸位置,第二动触头组件11处于合闸位置。

在初始状态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动触头组件10处于其合闸位置且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动触头组件11处于其分闸位置,第一驱动盘6和第二驱动盘7在主轴3的带动下开始共同旋转,第一驱动槽6-1开始驱动第一连接件8运动,第一弹簧储能机构4开始储能,在所述第一弹簧储能机构4在越过其死点后释放其储能,以驱动第一连接件8的运动带动第一驱动片1-2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滑动杆1-1运动,第一滑动杆1-1的运动带动第一动触头组件10朝向其分闸位置转动,并将第一动触头组件10保持在分闸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二驱动槽7-1不会驱动第二连接部件9或者不会驱动第二连接部件9越过机构死点,从而使第二动触头组件11处于其分闸位置,而第一动触头组件10处于其分闸位置。

第一驱动盘6和第二驱动盘7在主轴3的带动下继续共同旋转,第二驱动槽7-1开始驱动第二连接件9运动,第二弹簧储能机构5开始储能,在所述第二弹簧储能机构5在越过其死点后释放其储能,以驱动第二连接件9的运动带动第二驱动片2-2旋转,从而带动第二滑动杆2-1运动,第二滑动杆2-1的运动带动第二动触头组件11朝向其合闸位置转动,直至合闸并被保持在其合闸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驱动槽6-1不会驱动第一连接部件8或者不会驱动第一连接部件8越过机构死点,从而使第一动触头组件10处于其分闸位置,而第二动触头组件11处于其合闸位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机构,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以及相应的第一动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第一静触头组件和第二静触头组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不会同时处于供电状态。

参考具体实施例,尽管本公开内容已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公开内容范围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做出多种改变以及多种等同物可替代其中多种元件。而且,本文中具体实施例之间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的组合和搭配是清楚明晰的,因此根据这些所公开的内容,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够领会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可以视情况被结合到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除非上述内容有另外的描述。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本质的范围,适应特殊的情形或材料可以做出许多改变。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附图所图解的个别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作为目前为实施本公开内容所设想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而本公开内容意旨包括落入上述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