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试验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029发布日期:2018-12-14 23:0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试验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接地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式试验接地极。



背景技术:

合格的接地装置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变电站运维检修人员按照检修周期开展变电站接地装置电气参数性能测试,以判断变电站接地装置状态的好坏。测试时,测试人员一般会使用若干圆柱型钢钎作为选取的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并两人配合使用铁锤将其夯入土层中,再将测试引流线固定在这些圆柱型钢钎上,测试数据的优劣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即圆柱型钢钎)夯入质量的好坏,如果在钢钎夯入过程中铁锤砸偏,可能会导致钢钎与土壤之间有较大空气空隙,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不能与大地紧密结合而影响测试电流的散播。此外,使用铁锤夯入或拔出钢钎时需要至少两人熟练配合,费时费力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测试结束后拔出钢钎仍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十分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式试验接地极,为避免铁锤夯入传统圆柱型钢钎可能造成的电流极、电压极与土壤间存在较大空气间隙,为使作为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的钢钎与大地中土壤紧密接触,使接地试验装置测试电流充分利用,并降低使用铁锤夯击圆柱型钢钎进行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安装或拆除时的危险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式试验接地极,由上倒下依次包括接地极轴端2、双握手柄3、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和螺旋钢管5;所述的接地极轴端2中间部横向设置有穿孔,下部固定设置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 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螺纹区,所述的双握手柄3通过穿孔固定在接地极轴端2,所述的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下端与螺旋钢管5的上端固定焊接。

所述的该螺旋式试验接地极整体为高强度钢材料。

所述的双握手柄3旋转半径为15~20cm。

所述的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用于试验测试引流线的缠绕固定。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为带螺纹区域,在接地极轴端2表面加工制成。

螺旋钢管5底部为锥形尖端,在安装使用时便于入地。

本实用新型把接地电极整体设置为螺旋状的结构,并在电极上部设置把手,用于旋转,从而使电极的入地或者拆除时候出土都可以旋转进行,同时旋转部分也作为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的钢钎与大地中土壤紧密接触,使接地试验装置测试电流充分利用,并大大降低现有的电极使用铁锤夯击圆柱型钢钎进行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安装或拆除时的危险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倒下依次包括接地极轴端2、双握手柄3、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和螺旋钢管5;所述的接地极轴端2中间部横向设置有穿孔,下部固定设置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螺纹区,所述的双握手柄3通过穿孔固定在接地极轴端2,所述的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下端与螺旋钢管5的上端固定焊接。

所述的该螺旋式试验接地极整体为高强度钢材料。

所述的双握手柄3旋转半径为15~20cm。手柄长短适中,不宜过短或过长,进而影响人手使用效果。

所述的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用于试验测试引流线的缠绕固定。测试引流线固:定区4为带螺纹区域,在接地极轴端2表面加工制成。

螺旋钢管5底部为锥形尖端1,锥形尖端1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使用时便于入地。所述的接地极轴端2与螺旋钢管5牢固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旋转双握手柄3带动接地极轴端2顺时针转动,接地极轴端2继而带动螺旋钢管5转动,可方便旋入土壤中,完成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的安装,且使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与大地中土壤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了电极的接地效果;在完成试验后需要拆除电流极、电压极注入点时,只需要逆时针转动双握手柄3退出螺旋式试验接地极1即可。使用过程可单人完成,无须铁锤,使用安全可靠、方便灵活,保护接地极的同时,更加方便的进行拆装,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场实用性很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