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0944发布日期:2018-12-14 22:5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复合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自动化设备中做往复运动的电缆或管线护套领域,具体指一种多层复合护套。



背景技术:

护套广泛应用于做往复运动的自动化设备,用以保护控制设备运动部件相关的电缆或管线。在电缆或管线伴随设备运动部件一起进行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包含电缆或管线的护套也一直处于动态曲绕的状态,在若干次往复运动后,特别是在高速、高频的情况下,电缆或线管易发生导体断芯、芯体蛇行、护套磨损、护层开裂等现象,造成断电、短路等事故的发生,甚至造成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目前常采用重量轻、便于移动和操作的塑料护套,但塑料护套存在一些不足:如护套成型工艺过程复杂,护套通道尺寸单一,穿线不方便,造价高;护套柔性弯曲性能较差,耐温、耐磨、电绝缘性能不够理想,导致塑料护套在长期运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老化、噪音、粉尘等,对设备和产品均可能造成污染或破坏,甚至发生漏电引发人员事故。因此,对护套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成本低、成型简单和生产中通道尺寸可调的多层复合护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层复合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复合护套包括保护隔离套和至少一个贯穿于保护隔离套两侧的通道;所述保护隔离套包括位于通道上方的保护隔离套上部,位于通道下方的保护隔离套下部和位于通道两侧且连接保护隔离套上部和保护隔离套下部的保护隔离套连接部;所述保护隔离套上部包括第一弹性层和覆于第一弹性层上下表面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保护隔离套下部包括第二弹性层和覆于第二弹性层上下表面的第三膜层和第四膜层,所述保护隔离套连接部包括第三弹性层和覆于第三弹性层上下表面的第五膜层和第六膜层,且所述第三弹性层与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相连接,第五膜层与第一膜层相连接,第六膜层与第四膜层相连接。通道中的空腔结构供电缆或管线穿线而过,保护隔离套用来保护隔离在通道中的电缆或管线。通道可以是单通道,也可以是多通道。对于多通道的多层复合护套而言,各个通道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道数量和宽度的可调性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通过在生产制备过程中调整上述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的宽度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通道尺寸的可调性。

作为优选,所述膜层(将上述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第四膜层、第五膜层和第六膜层统称为膜层)为拉伸膨体聚四氟乙烯(以下简称ePTFE)材质,所述弹性层(将上述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第三弹性层统称为弹性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以下简称TPU)材质。ePTFE可以赋予膜层优秀的耐温、耐磨和电绝缘性等,TPU可以赋予弹性层优秀的弹性、柔软性和机械强度等。

作为优选,所述通道数量至少有两个,所述保护隔离套连接部位于相邻通道之间。

进一步,所述各个通道的宽度相同,即各个第二膜层或各个第三膜层的宽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膜层的厚度为100~200μm。

进一步,所述膜层的厚度为100~150μ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厚度为0.1~5.0mm,所述第三弹性层的厚度为0.2~10.0mm。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厚度为0.3~0.8mm,所述第三弹性层的厚度为0.6~1.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多层复合护套通道数量和尺寸方便调节,结构简单,造价低;TPU弹性层具有优良的柔性弯曲性能等,覆合的ePTFE膜层具有优秀的耐温、耐磨和电绝缘性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相同通道宽度的三通道多层复合护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具有不同通道宽度的三通道多层复合护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具有相同通道宽度的五通道多层复合护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多层复合护套包括保护隔离套1和若干个贯穿于保护隔离套1两侧的通道2。通道2中的空腔结构供电缆或管线穿线而过,保护隔离套1用来保护隔离在通道中的电缆或管线。通道2可以是单通道,也可以是多通道。对于多通道的多层复合护套而言,各个通道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道数量和宽度的可调性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上述保护隔离套1包括位于通道2上方的保护隔离套上部11,位于通道2下方的保护隔离套下部12和位于通道2两侧且连接保护隔离套上部11和保护隔离套下部12的保护隔离套连接部13。

上述保护隔离套上部11包括第一弹性层112和覆于第一弹性层112上下表面的第一膜层111和第二膜层113;上述保护隔离套下部12包括第二弹性层122和覆于第二弹性层122上下表面的第三膜层121和第四膜层123;上述保护隔离套连接部13包括第三弹性层132和覆于第三弹性层132上下表面的第五膜层131和第六膜层133,且前述第三弹性层132与第一弹性层112和第二弹性层122相连接,第五膜层131与第一膜层111相连接,第六膜层133与第四膜层123相连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调整上述第二膜层113和第三膜层121的宽度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通道尺寸的可调性。

上述多层复合护套的膜层为ePTFE材质,弹性层为TPU材质。ePTFE可以赋予膜层优秀的耐温、耐磨和电绝缘性等,TPU可以赋予弹性层优秀的弹性、柔软性和机械强度等。

上述膜层的厚度为100~200μm,优选为100~150μm。

上述第一弹性层112和第二弹性层122的厚度为0.1~5.0mm,优选为0.3~0.8mm;所述第三弹性层132的厚度为0.2~10.0mm,优选为0.6~1.6mm。

上述多层复合护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弹性层和适合贴合弹性层的膜层;

(2)根据设计要求,将膜层和弹性层分切成所需宽度;

(3)将膜层通过热覆合方式与弹性层一面进行贴合;

(4)将覆有膜层的弹性层那面朝下放置在加热板上,上面铺上所需数量和尺寸的平行的条状膜层,相邻条状膜层之间留出1~100mm的空隙,在此上方的加热板上同样也铺上与上述数量和宽度相对应一致的平行的条状膜层,然后在上方放置单面覆有膜层的弹性层,将未覆有膜层的弹性层那面朝下,此时膜层和弹性层按第一膜层111、第一弹性层112、第二膜层113、第三膜层121、第二弹性层122和第四膜层123的顺序依次从上到下排布;

(5)同步加热加压使未贴合的膜层和弹性层贴合在一起,并在上述条状膜层之间留出的空隙上方用加热辊碾压,使第一弹性层112和第二弹性层122粘合在一起得到上述的第三弹性层132,覆于第三弹性层132上下表面的第一膜层111和第四膜层123即为上述的第五膜层131和第六膜层133;

(6)连续操作,同时控制放卷与收卷,即得所需的多层复合护套。

其中上述热覆合温度为120~250℃,优选为180~220℃。

其中上述加压压强为40~60kPa,优选为48~50kPa。

其中上述空隙宽度优选为2~3mm。

上述多层复合护套成本低、成型简单、通道尺寸可调、柔性弯曲性能好,耐温、耐磨、电绝缘性能良好,具有可用于保护自动化设备中做往复运动的电缆或管线,且穿线简单。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多层复合护套的通道2数量为三个,各个通道的宽度相同,均为20mm。

上述具有相同通道宽度的三通道多层复合护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弹性层和适合贴合弹性层的膜层;

(2)根据设计要求,将膜层和弹性层分切成所需宽度;

(3)将膜层通过热覆合方式与弹性层一面进行贴合;

(4)将覆有膜层的弹性层那面朝下放置在加热板上,上面铺上三条宽度均为20mm的平行的条状膜层,相邻条状膜层之间留出2mm的空隙,在此上方的加热板上同样也铺上三条同上宽度的平行的条状膜层,然后在上方放置单面覆有膜层的弹性层,将未覆有膜层的弹性层那面朝下,此时膜层和弹性层按第一膜层111、第一弹性层112、第二膜层113、第三膜层121、第二弹性层122和第四膜层123的顺序依次从上到下排布(如图3所示);

(5)同步加热加压使未贴合的膜层和弹性层贴合在一起,并在上述条状膜层之间留出的空隙上方用加热辊碾压,使第一弹性层112和第二弹性层122粘合在一起得到上述的第三弹性层132,覆于第三弹性层132上下表面的第一膜层111和第四膜层123即为上述的第五膜层131和第六膜层133;

(6)连续操作,同时控制放卷与收卷,即得所需的具有相同通道宽度的三通道多层复合护套。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多层复合护套的通道2数量为三个,各个通道的宽度不同,分别为25mm、35mm和30mm。

上述具有不同通道宽度的三通道多层复合护套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4)中铺设在下方的三条平行的条状膜层,即第三膜层121的宽度分别为25mm、35mm和30mm,且铺设在上方的三条平行的条状膜层,即第二膜层113的宽度与上述宽度对应。经上述工艺步骤后,即得所需的具有不同通道宽度的三通道多层复合护套。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多层复合护套的通道2数量为五个,各个通道的宽度相同,均为20mm。

上述具有相同通道宽度的五通道多层复合护套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4)中铺设在下方的平行条状膜层即第三膜层121的数量为五条,且铺设在上方的平行条状膜层即第二膜层113的数量与上述数量对应。经上述工艺步骤后,即得所需的具有相同通道宽度的五通道多层复合护套。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