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906发布日期:2018-11-07 21:1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锂电池设备中,卷绕形式的电芯在锂电池中由于其电池性能稳定、制造效率高等优点被广大锂电制造企业所采用,市场所占比重很大,因而对应的电池卷绕机需求也较大。

现有的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存在的不足在于:一是,现有的收卷绕装置结构复杂、组装装配繁琐,设备成本高;二是,现有的收卷绕装置不能同时进行多组极片卷绕或不同种规格的极片卷绕,影响卷绕机的加工效率;三是,现有的收卷绕装置卷绕极片的效率及效果不佳,收卷绕装置使用效果差。

因此,市场亟需一种结构精简、安装方便、收卷绕效率高且设备成本低的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该装置结构精简、安装方便、收卷绕效率高且设备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至少一收卷绕组件,每一收卷绕组件包括设在安装座底端上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能沿直线导轨滑动的套筒座,所述套筒座前端固设开制有切口的卷针外套筒,切口所在位置界定为极片卷绕位;所述套筒座通过连接块与固设在所述安装座顶端上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套筒座带动所述卷针外套筒沿直线导轨滑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套筒座后端设能沿直线导轨滑动的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前端设卷针,所述驱动装置传动所述套筒座带动所述卷针外套筒沿直线导轨滑动,能使所述卷针活动贯穿所述套筒座和所述卷针外套筒后伸入至/退出极片卷绕位,配合所述卷绕组件传动所述卷针转动,匹配完成极片卷绕;所述卷绕组件的旁侧固设拔针驱动装置,且所述拔针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套筒座或连接块连接,所述拔针驱动装置配合所述套筒座或连接块的抵止,能传动所述卷绕组件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使所述卷针移出/伸入所述极片卷绕位且使卷绕于所述极片卷绕位上的极片卷料完成脱料收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线导轨为方形滚珠直线导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卷绕电机、卷绕联轴器及卷绕轴座,所述卷针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卷绕轴座上并贯穿所述卷绕轴座后伸出,所述卷针伸出所述卷绕轴座后通过所述卷绕连轴器与所述卷绕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卷绕电机能传动所述卷针绕所述卷绕轴座转动;所述卷绕轴座和所述卷绕电机还固设在所述直线导轨的同一滚珠上,匹配使所述卷绕组件能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气缸和浮动接头,所述浮动接头一端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伸缩气缸传动所述浮动接头移动,匹配传动所述套筒座带动所述卷针外套筒沿直线导轨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拔针驱动装置为拔针气缸,且所述拔针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所述套筒座或连接块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针外套筒为中空结构的外套筒,所述切口成型在所述卷针外套筒一端至其中部位置上,且所述切口的弧度>1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针外套筒内匹配其中部位置上设退料针咀,所述退料针咀通过深沟球轴承、卡簧及螺丝装配于所述卷针外套筒上;所述退料针咀中部成型有横档条,所述横档条能与开制在所述卷针前部的夹缝活动间歇配合,所述拔针驱动装置传动所述卷针从极片卷绕位拔出而伸入所述卷针外套筒和套装座内时,所述退料针咀阻挡卷绕于极片卷绕位上的极片卷料被抽入所述卷针外套筒内,匹配完成脱料收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收卷绕组件,且两收卷绕组件能同步或独立对极片进行卷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卷绕装置结构精简、组装装配方便,设备成本低;二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卷绕装置设有两组收卷绕组件,两组收卷绕组件可独立对极片进行卷绕收卷,也可以同步对两组同规格或不同规格的极片进行卷绕收卷,提高卷绕机的加工效率;三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卷绕装置卷绕极片的效率及效果好,收卷绕装置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轴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卷绕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附图1-4实例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1-4,一种卷绕机的极片收卷绕装置,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设至少一收卷绕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收卷绕组件2,且两收卷绕组件2能同步或独立对极片进行卷绕;每一收卷绕组件2包括设在安装座1底端上的直线导轨3,所述直线导轨3上设能沿直线导轨3滑动的套筒座4,所述套筒座4前端固设开制有切口001的卷针外套筒5,切口001所在位置界定为极片卷绕位0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针外套筒5为中空结构的外套筒,所述切口001成型在所述卷针外套筒5一端至其中部位置上,且所述切口的弧度>180°,实际中,就是将中空结构的卷针外套筒5一端至其中部部分的圆周侧壁剖切一部分,切去部分的弧度大于180°,在卷针外套筒5上开制切口001,用于片状极片能通过卷针外套筒5中心进入卷针6,同时能使卷绕后的片状极片可从卷针外套筒5的切口001卸料排出,在实际中,卷针外套筒5的切口001边缘倒圆角,使极片在与卷针外套筒5边缘接触时不被边缘锐角划伤;参考附图1-4,所述套筒座4还通过连接块7与固设在所述安装座1顶端上的驱动装置8连接,在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伸缩气缸81和浮动接头82,所述浮动接头82一端与所述伸缩气缸81的活塞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7,所述伸缩气缸81传动所述浮动接头82移动,匹配使所述驱动装置8驱动所述套筒座4带动所述卷针外套筒5沿直线导轨9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导轨9优选方形滚珠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9上所述套筒座4后端设能沿直线导轨9滑动的卷绕组件10,所述卷绕组件10前端安设卷针6,所述驱动装置8传动所述套筒座4带动所述卷针外套筒5沿直线导轨9滑动,能使所述卷针6活动贯穿所述套筒座4和所述卷针外套筒5后伸入至/退出极片卷绕位002,配合所述卷绕组件10传动所述卷针6转动,匹配完成极片卷绕;所述卷绕组件10的旁侧固设拔针驱动装置11,在本实施例中,拔针驱动装置11为拔针气缸,且所述拔针驱动装置11的驱动端与所述套筒座4或连接块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拔针气缸通过另一浮动接头82与所述套筒座4或连接块7连接,所述拔针驱动装置11配合所述套筒座4或连接块7的抵止,能传动所述卷绕组件10沿所述直线导轨9滑动,使所述卷针6移出极片卷绕位002而伸入所述卷针外套筒5和套装座4内或贯穿所述卷针外套筒5和套装座4后伸入极片卷绕位002,使卷绕于所述极片卷绕位002上的极片卷料完成脱料收卷,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中,所述拔针驱动装置11在将卷针6从极片卷绕为002拔出时,所述套筒座4或连接块7是相对直线导轨9静止的,使的拔针气缸的活塞也是固定的,拔针驱动装置11动作时,拔针气缸的本体相对其活塞移动,而卷绕组件10又是与拔针气缸的本体固接的,拔针气缸的本体相对活塞移动使的卷绕组件10匹配沿直线导轨9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针外套筒5内匹配其中部位置上设退料针咀12,所述退料针咀12通过深沟球轴承13、卡簧14及螺丝15装配于所述卷针外套筒5上;所述退料针咀12中部成型有横档条121,所述横档条121能与开制在所述卷针6前部的夹缝61活动间歇配合,在实际中,所述卷针6的夹缝61与卷针6的长边平行,且其与长边平行的四个边角倒圆角,并且卷针前端倒出喇叭口形状用于插入极片时的导向;所述拔针驱动装置11传动所述卷针6从极片卷绕位002拔出而伸入所述卷针外套筒5和套装座4内时,所述退料针咀12阻挡卷绕于极片卷绕位002上的极片卷料被抽入所述卷针外套筒5内,匹配完成脱料收卷。

参考附图1-4,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组件10包括卷绕电机101、卷绕联轴器102及卷绕轴座103,所述拔针驱动装置11是固设在所述卷绕轴座103上的,所述卷针6通过轴承(附图未标号)安装于所述卷绕轴座103上并贯穿所述卷绕轴座103后伸出,所述卷针6伸出所述卷绕轴座103后通过所述卷绕连轴器102与所述卷绕电机101传动连接,所述卷绕电机101能传动所述卷针6绕所述卷绕轴座103转动;所述卷绕轴座103和所述卷绕电机101还固设在所述直线导轨9的同一滚珠上,匹配使所述卷绕组件10能沿所述直线导轨9滑动。

本实施例的收卷绕装置在工作时,驱动装置8传动卷针外套筒5伸出至极片卷绕位002,卷针外套筒5前部切口001两边与片状极片平行设置避空,片状极片前端置于卷针外套筒5中心并超出卷针6一定长度,长度满足卷针6旋转大于180度后极片前端还能外露出卷针6,拔针驱动装置11传动卷针11伸出,卷针6的夹缝61与片状极片平行,卷针6穿入片状极片后,卷绕电机101带动卷针6旋转,当卷针6旋转大于180度后把极片前端折弯,继续卷绕后层极片压住极片前端后,相应的极片夹就可以松开了,卷针6继续卷绕到按照极片长度或卷绕允许最大外径后完成总长卷绕,极片切刀切断极片后卷绕使极片尾部收于卷针外套筒5内后,驱动装置8传动套筒座4和卷针外套筒5移动到安装座1内底端之下,并使卷针外套筒5的前端与安装座1对应的前端平齐,再由拔针气缸向后动作抽入卷针6,在卷针6上的卷筒物料经退料针咀阻12挡后,卷针6继续回抽到卷针6头部抽入到退料针咀12前端面内,极片完全脱离卷针,完成脱料收卷。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