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胞连体插芯结构的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046发布日期:2018-12-07 21:5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胞连体插芯结构的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多胞连体插芯结构的网络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得以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连接器得以广泛应用,网络连接器是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一种,连接器由插头(接头、水晶头)和插座(模块)组成,插头有8个凹槽和8个触点。网络连接器通过插头和插座连接于导线之间,以实现导线的电气连续性。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网络连接器都占据着时代重要的地位,其应用及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目前,网络连接器还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之中,现阶段网络连接器可按插口的数量分为单胞体网络连接器及多胞体网络连接器,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来选择规格,在传统多胞体网络连接器的结构设计中,主体通常分为塑胶主体、若干单胞体插芯及若干导电端子组成,而采用若干单个单胞体插芯这种结构设计需要一个一个单胞体插芯插入塑胶主体,这样的组装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组装时间,同时也造成了插芯生产材料的浪费,增大了网络连接器的生产成本,与此同时其整体性及统一性存在的缺陷,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胞连体插芯结构的网络连接器,通过采用四连体插芯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单胞体插芯组装繁琐的问题,在满足用户多插口的使用需求的同时,简化网络连接器的组装工艺,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胞连体插芯结构的网络连接器,包括一塑胶主体、设置于塑胶本体内部的插芯组件、及设置于插芯组件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塑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竖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将塑胶主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插口;所述塑胶本体的后端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塑胶本体的中后端且位于开口前端设置有一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与塑胶本体底部之间存在着间隙,所述插芯组件通过间隙初步固定在塑胶主体的内部;所述插芯组件由若干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插芯组成,所述若干插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若干插芯均由插芯前部和插芯后部两部分组成,所述插芯前部两两之间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插芯通过条形凹槽与竖向隔板的配合固定在塑胶主体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塑胶本体的插口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插芯的数量也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横向隔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条形通槽,所述插芯前部的前端设置有若干小条形凹槽,所述插芯后部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由前排通孔与后排通孔两部分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将导电端子分为导电端子前部、导电端子中部及导电端子后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将导电端子前部倾斜向上弯曲,该第一弯折部呈半圆状,导电端子前部与导电端子中部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3°;所述第二弯折部将导电端子后部竖直向上弯曲,该第二弯折部呈半圆状,导电端子中部与导电端子后部之间的倾斜角度为90°;所述导电端子前部卡设于横向隔板下端的条形通槽内,所述第一弯折部卡设于插芯前部的小条形凹槽内,所述导电端子后部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圆形通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塑胶主体的后端左右两边设置有卡扣,所述插芯组件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卡点,所述卡扣与卡点互相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塑胶主体上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横向隔板为台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四连体插芯的结构设计,改变了目前现有技术采用的多个单胞体插芯的结构设计,设计合理,结构新颖,解决了单胞体插芯组装繁琐,耗时耗力的问题,在满足用户多插口的使用需求的同时,简化网络连接器的组装工艺,减少产品生产时的材料浪费,进而节约了生产成本,与此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与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实用性强。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胞连体插芯结构的网络连接器,包括一塑胶主体1、设置于塑胶本体1内部的插芯组件2、及设置于插芯组件2上的若干导电端子3,所述塑胶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竖向隔板4,所述竖向隔板4将塑胶主体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插口5;所述塑胶本体1的后端开设有一开口6,所述塑胶本体1的中后端且位于开口6前端设置有一横向隔板7,所述横向隔板7与塑胶本体1底部之间存在着间隙8,所述插芯组件2通过间隙8初步固定在塑胶主体1的内部;所述插芯组件2由若干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插芯9组成,所述若干插芯9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若干插芯9均由插芯前部10和插芯后部11两部分组成,所述插芯前部10两两之间设置有条形凹槽12,所述插芯9通过条形凹槽12与竖向隔板4的配合固定在塑胶主体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本体1的插口5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插芯9的数量也为四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隔板7的下端设置有若干条形通槽13,所述插芯前部10的前端设置有若干小条形凹槽14,所述插芯后部11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15,所述圆形通孔15由前排通孔与后排通孔两部分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3具有第一弯折部16及第二弯折部17,所述第一弯折部16及第二弯折部17将导电端子3分为导电端子前部18、导电端子中部19及导电端子后部20;所述第一弯折部16将导电端子前部18倾斜向上弯曲,该第一弯折部16呈半圆状,导电端子前部18与导电端子中部19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3°;所述第二弯折部17将导电端子后部20竖直向上弯曲,该第二弯折部17呈半圆状,导电端子中部19与导电端子后部20之间的倾斜角度为90°;所述导电端子前部18卡设于横向隔板7下端的条形通槽13内,所述第一弯折部卡16设于插芯前部10的小条形凹槽14内,所述导电端子后部20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圆形通孔15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主体1的后端左右两边设置有卡扣21,所述插芯组件2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卡点22,所述卡扣21与卡点22互相配合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主体1上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连接部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隔板7为台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主要在于,通过采用四连体插芯的结构设计,改变了目前现有技术采用的多个单胞体插芯的结构设计,设计合理,结构新颖,解决了单胞体插芯组装繁琐,耗时耗力的问题,在满足用户多插口的使用需求的同时,简化网络连接器的组装工艺,减少产品生产时的材料浪费,进而节约了生产成本,与此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与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