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浸泡型洗涤定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5502发布日期:2019-02-01 19: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轴浸泡型洗涤定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时器,特别涉及一种双轴浸泡型洗涤定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洗涤的洗衣机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洗衣要求,现下洗衣机均具备浸泡洗涤功能,浸泡洗涤时需要进行使用定时器定时。

例如公告号为CN201171016Y的中国专利“浸泡型洗涤定时器”,包括底座,底座上盖有罩壳,底座上设置有一擒纵结构,该擒纵结构包括有擒纵摆,在底座中间设有主轴,主轴上安装有可随其转动的时间凸轮,在主轴旁边还设置有芯轴,芯轴上安装有走时杠杆,走时杠杆与时间凸轮相配合接触,在底座一角设有电源簧片组件,在主轴上设有定位拨片,时间凸轮安装在定位拨片上,在时间凸轮下方安装有与之同轴装配的刹车凸轮,在芯轴上安装有刹车杠杆该刹车杠杆延伸至擒纵摆下方与刹车凸轮相配合接触;在擒纵摆的下方表面延伸有一个止动柱,在电源簧片组件下方设有刹车组件,刹车组件内置有压簧片,该压簧片位于擒纵摆下方,其向外延伸与止动柱相配合。

其不足之处在于走时杠杆和芯轴之间的润滑不足时,走时凸轮侧面抵压走时杠杆以芯轴为轴转动会出现卡顿,导致走时凸轮无法转动或走时杠杆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轴浸泡型洗涤定时器,通过固定于压簧片上的走时顶块与走时凸轮的侧面抵接,避免发生走时凸轮卡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轴浸泡型洗涤定时器,包括外壳和主轴,所述主轴上安装有凸轮组,所述外壳内还安装有电源簧片组件,所述电源簧片组件包括接电的第一压簧片和第二压簧片,所述第一压簧片和第二压簧片上带有对应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压簧片上固定有第一走时顶块,所述凸轮组包括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上带有第一状态槽,所述第一走时顶块抵压第一凸轮的侧面且可插入顶第一状态槽内,所述第二触点位于第一触点远离第一凸轮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轮侧面抵压贴合第一走时顶块的端部,使第一压簧片背向第一凸轮方向弯折,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相抵触,进而使得第一压簧片和第二压簧片相耦接接通;当第一走时顶块滑入第一状态槽时,第一压簧片朝向第一凸轮方向移动并复原,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分离,由此固定于第一压簧片带上的第一走时顶块直接顶压第一凸轮,其结构简单无需润滑,第一压簧片为金属材质,韧性和弹性好,不易损坏,避免发生第一走时顶块卡死第一状态槽使第一凸轮卡顿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源簧片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第一压簧片一端插入固定座且与之固定,所述第一触点固定于第一压簧片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所述第一走时顶块固定在第一触点与固定座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簧片发生朝向第一凸轮或远离第一凸轮方向弯曲时,第一触点随弯曲的移动量大于第一走时顶块的移动量,可减小第一状态槽深度和第一凸轮的大小,缩小定时器的体积。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状态槽槽口位于第一凸轮侧面两边沿均带有限位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洗衣机的浸洗,定时器使用环境存在振动,第一压簧片存在朝向第一凸轮或朝向第二压环片方向轻微抖动的现象,限位条起到止回作用,防止第一走时顶块抵压在第一状态槽槽口因振动往返滑动而阻碍第一凸轮转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走时顶块包括朝向第一凸轮的第一顶压端块和与第一压簧片固定的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一压簧片朝向第一凸轮的贴合面积大于第一顶压端块的根部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第一走时顶块和第一压簧片的连接强度,增强与第一凸轮抵接的第一顶压端块根部抗弯折性能,增加定时器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走时顶块与第一压簧片注塑成型,所述第一压簧片贯穿第一结合部且与之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走时顶块与第一压簧片注塑成型,不易丢失,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避免第一走时顶块沿第一压簧片滑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压端块为朝向第一凸轮的楔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第一顶压端块与第一凸轮的抵压面积,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同时便于第一顶压端块抵接第一状态槽侧壁滑入或滑出。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源簧片组件包括第三压簧片,所述第三压簧片位于第二压簧片远离第一压簧片一侧,所述第三压簧片上带有第三触点,所述第二触点贯穿第二压簧片,所述第二触点朝向第三压簧片的一端与第三触点对准,所述第三压簧片上带有第三走时顶块,所述凸轮组包括第三凸轮,所述第三凸轮侧面带有第三状态槽,所述第三走时顶块抵压第三凸轮侧面且可插入第三状态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第一压簧片相同,当第三压簧片滑入第三状态槽时,第三触点与第二触点耦接或同时与第二触点、第一触点耦接,进而增加电源簧片组件向外输出的电信号类型,由此增设定时器状态。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三状态槽槽口位于第三凸轮侧面两边沿均带有限位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起到止回作用,防止因振动第三走时顶块抵压在第三状态槽槽口往返滑动而阻碍第一凸轮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固定于第一压簧片带上的第一走时顶块直接顶压第一凸轮,随第一走时顶块滑入或滑出第一状态槽,使第一压簧片向两侧弯曲,并对应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分离或抵接,其结构简单无需润滑,第一压簧片为金属材质,韧性和弹性好,不易损坏,避免发生第一走时顶块卡死第一状态槽使第一凸轮卡顿的情况发生;

2.第二压簧片背向第一凸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压簧片,当第三压簧片滑入第三状态槽时,第三触点与第二触点耦接或同时与第二触点、第一触点耦接,进而增加电源簧片组件向外输出的电信号类型,由此增设定时器状态;

3.第一状态槽槽口位于第一凸轮侧面、第三状态槽槽口位于第三凸轮侧面边沿带有限位条,限位条起到止回作用,防止因振动第一走时顶块抵压在第一状态槽槽口往返滑动和因振动第三走时顶块抵压在第三状态槽槽口往返滑动而阻碍主轴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定时器的爆炸图;

图2为电源簧片组件和凸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源簧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电源簧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电源簧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电源簧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图7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外壳;11、上盖;12、后壳;121、盖子隔片块;122、盖子隔片柱;2、主轴;21、底轮;22、安装轴套;221、卡条;3、副轴;4、电源簧片组件;41、第一压簧片;411、第一触点;412、第一走时顶块;4121、第一结合部;4122、第一顶压端块;413、第一接电片;42、第二压簧片;421、第二触点;422、第二接电片;43、第三压簧片;431、第三触点;432、第三走时顶块;4321、第三结合部;4322、第三顶压端块;433、第三接电片;44、固定座;5、凸轮组;51、第一凸轮;511、第一状态槽;512、第二状态槽;52、第三凸轮;521、第三状态槽;53、驱动轮;54、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双轴浸泡型洗涤定时器,包括外壳1、插入外壳1内的主轴2和副轴3,其中外壳1包括上盖11和后壳12。定时器在外壳1内还安装有电源簧片组件4,主轴2插入外壳1内的一端上还安装有凸轮组5和发条弹簧(图中未标出),主轴2转动可带动凸轮组5转动,同时电源簧片组件4与凸轮组5配合,根据凸轮组5转动位置向外输出电信号。

如附图1和2所示,主轴2上套有固定安装发条弹簧用的底轮21。主轴2插入外壳1内的一端上套有安装轴套22,安装轴套22外侧面上带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卡条221。凸轮组5套接与安装轴套22外侧,并且其与卡条221相卡接。凸轮组5依次包括由靠近主轴2伸出外壳1一端到另一端的驱动轮53、第一凸轮51和第三凸轮52。驱动轮53用于驱动外壳1内的其他运动,可为棘轮或齿轮等,其非本实用新型创新点,故不作详细阐述。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电源簧片组件4包括与外壳1(参见附图1)固定的固定座44以及一侧嵌入固定座44内的第一压簧片41、第二压簧片42、第三压簧片43,第一压簧片41、第二压簧片42、第三压簧片43相对主轴2轴心依次向外排布设置。

第一压簧片41、第二压簧片42、第三压簧片43远离固定座44的端部上分别固定有对应第一触点411、第二触点421和第三触点431。第一触点411、第二触点421和第三触点431均成圆柱形且贯穿所在压簧片,三者通过压簧片弯曲依次抵接。同时第一压簧片41、第二压簧片42、第三压簧片43嵌入固定座44一侧的端部穿出固定座44侧面形成对应的第一接电片413、第二接电片422和第三接电片433,第一接电片413、第二接电片422和第三接电片433用于耦接电线。

同时第一压簧片41和第三压簧片43上还分别带有第一走时顶块412和第三走时顶块432。第一走时顶块412位于第一触点411和固定座44之间,其与第一压簧片41注塑一体成型,包括第一结合部4121和第一顶压端块4122。第三压簧片43位于第三触点431和固定座44之间,其与第三压簧片43注塑一体成型,包括第三结合部4321和第三顶压端块4322。

第一顶压端块4122和第三顶压端块4322均为朝向主轴2的楔形块,但其沿主轴2轴向方向高度不同,大小也不同。

第一结合部4121与第一压簧片41朝向主轴2的贴合面积大于第一顶压端块4122的根部面积。同样第三结合部4321与第三压簧片43朝向主轴2的贴合面积大于第一顶压端块4122的根部面积。加强第一走时顶块412和第一压簧片41之间、第三走时顶块432和第三压簧片43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第一顶压端块4122和第三顶压端块4322的根部抗弯折性能,增加定时器使用寿命。

如附图4所示,后盖上带设置有盖子隔片块121和盖子隔片柱122。盖子隔片块121位于第二压簧片42带有第二触点421的端部朝向主轴2的一侧,第二压簧片42向主轴2方向抵压盖子隔片块121,由此对第二压簧片42在外壳1内的位置进行限位。同时盖子隔片柱122为与第一压簧片41朝向主轴2的一侧,进而对第一压簧片41朝向主轴2一侧的弯曲进行限位。

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第一凸轮51侧面上分别有第一状态槽511和第二状态槽512,第一状态槽511和第二状态槽512平行第一凸轮51的侧壁均为斜面。第一走时顶块412的第一顶压端块4122抵压第一凸轮51的侧面且其可滑入第一状态槽511或第二状态槽512内。当第一顶压端块4122插入第一状态槽511或第二状态槽512内时,第一触点411与第二触点421分离;当第一顶压端块4122滑出第一状态槽51和第二状态槽512外时,第一触点411与第二触点421接合。

如附图7和附图8所示,第三走时顶块432的第三顶压端块4322抵压第三凸轮52侧面,同时第三凸轮52侧面上还开有第三状态槽521,第三状态槽521其位于第三凸轮52侧面的两边沿上沿第三凸轮52的轴向设置有限位条54。

同时与第一状态槽511、第二状态槽512与第三状态槽521(参见附图5)相同,其槽口的两边沿上沿第三凸轮52的轴向设置有限位条54。

如附图5、附图7和附图8所示,计时器开始计时时,主轴2带动凸轮组5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当第一顶压端块4122滑入第二状态槽512内时,第三顶压端块4322位于第三状态槽521外,第一触点431与第二触点421分离且断开,第三触点431与第二触点421分离且断开。

当第一顶压端块4122位于第一状态槽511和第二状态槽外且第三顶压端块4322位于第三状态槽521外时,第一触点431与第二触点421抵接接合,第三触点431与第二触点421分离且断开。

当第一顶压端块4122位于第一状态槽511和第二状态槽512外且第三顶压端块4322滑入第三状态槽521内时,第三触点431向第二触点421方向移动,第一触点411与第二触点421接合且第一触点411向第三触点421方向推顶第二触点421,使得第二触点421与第三触点431接合,即第一触点411、第二触点421、第三触点431同时接合。

当第一顶压端块4122滑入第一状态槽511时,第一触点431与第二触点421分离且断开,第三触点431与第二触点421分离且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第一凸轮51侧面抵压贴合第一走时顶块412的端部,使第一压簧片41背向第一凸轮51方向弯折,第一触点411与第二触点421抵触且相接合,进而使得第一压簧片41和第二压簧片42相耦接接通;当第一走时顶块412滑入第一状态槽511时,第一压簧片41朝向第一凸轮51方向移动并复原,第一触点411与第二触点421断开,由此由固定于第一压簧片41带上的第一走时顶块412直接顶压第一凸轮51,其结构简单无需润滑,第一压簧片41为金属材质,韧性和弹性好,不易损坏,避免发生第一走时顶块412卡死第一状态槽511使第一凸轮51卡顿的情况发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