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接箱操作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8572发布日期:2018-12-07 22: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分接箱操作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接箱操作把手。



背景技术:

配网设备柜体操作把手是一种断开和合上电缆分接箱和箱变柜内开关中的关键设备。在断开和合上电缆分接箱时,它可以对电缆线路实施分接、分支、接续以及转换电路。在配网线路停电检修或送电操作中,需要作业人员通过操作把手来断开、合上开关,使线路由运行状态转为检修状态或者检修状态转为运行状态。

在电缆分接箱设备操作过程中,由于每个电缆分接箱操作孔大小不一,操作把手规格也不一致和新员工操作不熟练等问题,都会造成操作任务延时,影响工作效率,耽误设备停、送电操作时间,引起客户抱怨等不良影响。也有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因设备运行缺陷或质量问题发生爆炸,严重的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接箱操作把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接箱操作把手,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包括操作杆、操作臂和多规格转换操作头,所述操作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操作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端。

通过所述操作杆、操作臂和多规格转换操作头的配合,操作任务只需要携带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就可以解决不同型号、不同操作孔的箱柜体分合闸,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设备运行问题,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臂包括操作臂本体和套筒,所述操作臂本体包括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

所述操作臂分为操作臂本体部分和套筒部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通过套筒,便于对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可伸缩。

所述套筒的可伸缩性可以改变所述操作臂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操作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表面设置螺纹或条形凸起。

通过在所述套筒外表面设置螺纹或条形凸起,在对所述操作臂进行操作时,可以起到防滑作用,也便于对所述操作臂施力。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表面与所述操作臂本体接触的部分设置防滑结构。

因为所述套筒是套设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的,通过在所述套筒内表面与所述操作臂本体接触的部分设置防滑结构,在使用所述分接箱把手时,所述操作臂本体和所述套筒有足够的摩擦力,方便对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外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凸起。

所述两个凸起的设置,可以使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与操作孔很好的固定在一起,起到限位作用,便于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包括左操作杆,右操作杆和中间连接杆,所述中间连接杆分别连接所述左操作杆和所述右操作杆,所述中间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操作杆相当于双臂的操作杆,双臂产生的扭力更大,能快速的将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与所述操作孔对齐,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左操作杆和所述右操作杆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

通过在所述左操作杆和所述右操作杆上分别设置防滑凸起,起到防滑作用,也方便对所述操作杆施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左操作杆和所述右操作杆上分别设置有杆套。

进一步的,构成所述杆套的材料包括塑料或者橡胶。

通过所述杆套的设置,和构成所述杆套的材料包括塑料或者橡胶,一方面起到绝缘作用,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在手握把手时,可以借助所述杆套为施力物,减少操作失误。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接箱操作把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臂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规格转换操作头的一种规格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规格转换操作头的另一种规格示意图;

图5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杆示意图。

图标:10-分接箱操作把手;11-操作杆;110-左操作杆;111-杆套;112右操作杆;113-中间连接杆;12-操作臂;120-第二端;122-第一端;123-套筒;13-多规格转换操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接箱操作把手10示意图,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10包括操作杆11、操作臂12和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所述操作臂12包括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0,所述第一端122和所述操作杆11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端120。

可选的,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10的操作杆11可以由复合型绝缘材料、不锈钢等具有较好防氧化,防锈材料制成;所述多规划转换操作头13可以由不锈钢等具有较好防氧化和防锈的材料制成;所述操作臂12可以由复合型绝缘材料、不锈钢等具有较好防氧化,防锈材料制成。

通过所述操作杆11、操作臂12和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的配合,操作任务只需要携带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10,就可以解决不同型号、不同操作孔的箱柜体分合闸,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设备运行问题,提高安全性。

请参照图2,可选的,所述操作臂12包括操作臂本体和套筒123,所述操作臂本体包括所述第一端122和所述第二端120,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122和所述操作杆11的中部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端122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内螺纹,在所述操作杆11的中部开设带内螺纹的通孔,将螺钉分别穿设过所述第一端122的通孔和所述操作杆11的中部的通孔。所述第一端122和所述操作杆11的中部活动连接的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操作杆11的中部设置凹槽,在所述第一端122上与所述中部连接的位置设置卡块,将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凹槽内;为了实现活动连接,所述凹槽内可以设置围绕所述凹槽内部的滑轨,所述卡块上设置对应的滑块。

可选的,所述套筒123可以根据所述操作臂本体的结构设计,比如所述第二端120上可拆卸地设置了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那么所述套筒123套设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的第二端120的部分与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的形状和结构相对应;所述套筒123可以分成几部分套设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第一部分套设所述第二端120上,第二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端122上,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组合在一起。

所述操作臂12分为操作臂本体部分和套筒123部分,所述第一端122和所述第二端120设置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通过套筒123,便于对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操作。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与操作孔对齐时,先对准大致位置,再通过操作所述套筒123,将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与所述操作孔固定。

可选的,所述套筒123可伸缩。所述套筒123可以设置为整体可伸缩或者部分可伸缩,设置为部分可伸缩的操作性更强,设置为整体可伸缩的结构更简单。所述套筒123的可伸缩性可以改变所述操作臂12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操作条件。

可选的,所述套筒123外表面设置螺纹或条形凸起。当所述套筒123的材料为硬性材料时,可以设置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材料可以为绝缘的轻质材料,起到缓冲作用;当所述套筒123的材料为软性材料时,可以设置螺纹,起到防滑便于施力的作用。

通过在所述套筒123外表面设置螺纹或条形凸起,在对所述操作臂11进行操作时,可以起到防滑作用,也便于对所述操作臂施力,降低误操作率。

可选的,所述套筒123内表面与所述操作臂本体接触的部分设置防滑结构。

可选的,所述防滑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套筒123内表面的多个凸起或者增大摩擦力的防滑贴纸;所述防滑结构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与所述套筒123接触的部分的多个凸起。

因为所述套筒123是套设在所述操作臂本体上的,通过在所述套筒123内表面与所述操作臂本体接触的部分设置防滑结构,在使用所述分接箱把手10时,所述操作臂本体和所述套筒123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方便对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进行操作。

可选的,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外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凸起。在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外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凸起,在操作孔内设置对应的凹槽,在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对准所述操作孔时,当所述凸起完全卡入所述凹槽内,说明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与所述操作孔对准且固定了。所述凸起不仅可以作为判断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与所述操作孔的对齐标准,还可以起到固定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与所述操作孔的作用。

请参照图3和图4,给出了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的两种规格的俯视图,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可以改变操作头尺寸,适应不同大小的操作孔;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还可以改变操作头形状,适应不同形状的操作孔。

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可以改变操作头尺寸和形状适应不同的操作孔,改变所述多规格转换操作头13的规格就可以改变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10的规格,在电缆分接箱设备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会因为每个电缆分接箱操作孔大小不一,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10规格也不一致等问题影响操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请参照图5,所述操作杆11包括左操作杆110,右操作杆112和中间连接杆113,所述中间连接杆113分别连接所述左操作杆112和所述右操作杆112,所述中间连接杆113与所述第一端122活动连接。

所述中间连接杆113,所述左操作杆110和所述右操作杆11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中间连接杆113与所述第一端122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端122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内螺纹,在所述中间连接杆113上开设带内螺纹的通孔,将螺钉分别穿设过所述第一端122的通孔和所述中间连接杆113的通孔。所述第一端122和所述中间连接杆113的活动连接的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中间连接杆113上设置凹槽,在所述第一端122上与所述中间连接杆113连接的位置设置卡块,将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凹槽内;为了实现活动连接,所述凹槽内可以设置围绕所述凹槽内部的滑轨,所述卡块上设置对应的滑块。

所述操作杆11分为了左操作杆110,右操作杆112和中间连接杆113,相当于双臂扭力操作杆,通过左操作杆110和右操作杆112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扭力更大,使工作人员能快速的完成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左操作杆110和所述右操作杆112上分别设置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可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手滑的情况,减少误操作。所述防滑凸起可以设置在工作人员握持频率较高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左操作杆110和所述右操作杆112上也可以分别设置杆套111。所述杆套上可以设置螺纹防滑。

可选的,构成所述杆套111的材料包括塑料或者橡胶。所述塑料或橡胶可以为软性的塑料或软性的橡胶。

所述杆套111的设置在所述左操作杆110和所述右操作杆112上,构成所述杆套111的材料包括塑料或者橡胶,一方面工作人员在手握把手时,可以借助所述杆套111为施力物,减少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所述杆套111由绝缘性较好的塑料或橡胶构成,可以起到绝缘作用,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对不同型号、不同操作孔的箱柜体实现分合闸操作的分接箱操作把手,且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使用所述分接箱操作把手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不同电缆分接箱的分合闸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