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拆解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082发布日期:2019-04-20 03:2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拆解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拆解线。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问题逐渐出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汽车中的动力电池该如何处理的问题,现在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

在现有的电池回收行业中,一般采取多级拆解的方式来拆解电池包。一个电池包需要经历多道拆解流水线才能被拆解完毕,在这一过程中,电池包及其拆解产物需要从一条拆解流水线转运到下一条拆解流水线上。这一转运过程不仅增大了工人的工作量,还降低了拆解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电池包拆解线,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拆解流水线一体化程度不高,在拆解过程中需要多次转运,造成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拆解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拆解线,该电池包拆解线包括:

输送主线,多个载板、上料机构、抽液机构、多个拆解机构、多个检测机构以及多条输送支线;载板布置于输送主线上,上料机构、抽液机构以及拆解机构沿输送主线传输方向依次布置,检测机构与拆解机构一一对应布置,每个拆解机构旁布置有三条输送支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的电池包拆解线能够在一条流水线上实现拆解一个电池包的所有工序,即抽取冷却液,多级拆解以及检测分类等,无需在多个流水线上转运,不仅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拆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提供的电池包拆解线的总布置图;

图2是图1中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运料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横移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抽液机构和倾斜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抽液机构和倾斜机构的侧视图;

图7是图1中拆解机构、检测机构以及输送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提供的电池包拆解线的布置图。

电池包拆解线包括:输送主线1、载板2、上料机构3、抽液机构4、倾斜机构5、拆解机构6、检测机构7、输送支线8以及冷却机构9。

输送主线1为辊轮传送带,其包括沿辊轮传送带输送方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辊轮11、包裹辊轮11的框架12以及带动辊轮同步转动的主电机。载板2放置于辊轮11上,沿输送主线1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有上料机构3、抽液机构4、倾斜机构5以及多个拆解机构6,抽液机构4与倾斜机构5配合布置,并且每个拆解机构6配合设置有一个检测机构7,同时每个拆解机构6旁设置有三条输送支线8,用于输送不同的拆解产物。冷却机构9沿输送主线1布置于输送主线的上方,当电池包在拆解过程中出现温度异常上升时,及时对其降温,避免自燃自爆的现象发生。

请参见图2至图4,图2是图1中上料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运料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横移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上料机构3包括运料小车31以及横移传送带32。横移传送带32设置在辊轮11间且与框架12垂直。横移传送带32可相对辊轮11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运料小车31包括主体框架311及车轮312,载板2放置于主体框架311上,载板2与主体框架311设置有一穿设区域313,穿设区域313与横移传送带32 相匹配,横移传送带32可通过穿设区域313穿设运料小车31。

横移传送带32包括上层架321、下层架322、滚轮323、皮带324及位移装置325。上层架321设置在下层架322上方,若干滚轮323设置在上层架321内,且相对上层架321可转动,皮带324套设在滚轮323上,位移装置325设置在下层架322内,且位移装置325的活动端与上层架321固定,位移装置325可推动上层架321在竖直方向上位移。在本实施例中,位移装置325为气缸。上层架321内设有滚轮驱动电机,滚轮驱动电机与滚轮323连接并驱动滚轮323 转动,从而带动皮带324滚动。当位移装置325的活动端处于未伸展的状态时,皮带324所在的水平面低于辊轮11所在的水平面。

使用时,将待拆解的电池包放置在载板2上,将运料小车31推动到横移传送带32旁,将横移传送带32通过穿设区域313穿设运料小车31,位移装置325 的活动端伸展,将上层架321顶起,上层架321将载板2顶起,使载板2与皮带324抵接,并与运料小车31脱离接触。滚轮驱动电机带动滚轮323转动,从而带动皮带324将载板2运送到辊轮11上方。此时,位移装置325的活动端收缩,上层架321落回,载板2与辊轮11抵接,并与皮带324脱离接触,电池包及载板2被转运到输送主线1上,整个上料过程完成。

请参见图5至图6,图5是图1中抽液机构和倾斜机构的俯视图;图6是图 1中抽液机构和倾斜机构的侧视图。

抽液机构4包括定位装置、插管装置42、抽液管43、传输软管44、抽液泵 45以及储存罐46。

定位装置包括运动部411、定位框412、四组定位气缸413以及四组挡板414。运动部411与定位框412连接,用于在输送主线1将电池包传输到指定位置后,将定位框412移动到电池包的四周,运动部411可以选用旋转机构或者升降机构来实现这一功能。定位框412可以选取多种形状,例如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四组定位气缸413朝内均匀布置于定位框412四周,挡板414与定位气缸 413的活塞杆一一对应连接。当电池包被输送到规定位置后,主电机暂停工作,然后运动部411将定位框412移动到电池包的四周,四组定位气缸413分别推动规定的距离,将电池包推动到规定的位置,即电池包的冷却液入管正对抽液管43。

插管装置42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插管气缸,抽液管43与插管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传输软管44一端与抽液管43出液端连通,另一端与抽液泵45的进口连通。抽液泵45的出口与储存罐46连通。当定位装置固定好电池包,将电池包的冷却液入管正对抽液管43。插管气缸推动抽液管43深入到冷却液入管13的底部,抽液泵45将冷却液抽入到储存罐46内储存。

倾斜机构5包括四个布置于输送主线1下方的倾斜气缸51以及与倾斜气缸 51一一对应的防滑套52。倾斜气缸51排列成矩形,使其能够对电池包实现四个方向的倾斜。倾斜气缸51的活塞杆可以穿过辊轮11之间的间隙向上运动,防滑套52包裹活塞杆顶端,避免在倾斜时,载板相对倾斜气缸51出现滑动。

在实际操作中,当载板2承载电池包运动到倾斜机构5的正上方时,主电机停止工作,使得电池包停止于倾斜机构5上方。倾斜机构5先使得电池包倾斜,然后定位气缸413推动电池包,其冷却液入管正对抽液管43。插管装置42 将抽液管43插入到冷却液入管内,抽液泵45将冷却液抽入到储存罐46内储存。然后所有机构恢复原位,电池包继续被传输主线1运输到下一工位。

请参见图7,图7是图1中拆解机构、检测机构以及输送支线的结构示意图。

沿输送主线1传输方向,在抽液机构4的后方依次布置有多个拆解机构6,每个拆解机构6包括拆解传送带61以及拆解台62。拆解台62设置于输送主线 1一侧,朝向输送主线1方向开设有凹槽。拆解传送带61一端设置于辊轮11之间,另一端设置于凹槽内。拆解传送带61与输送主线1垂直,且可相对辊轮11 在竖直方向上升降。拆解传送带61的结构与横移传送带32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每个拆解机构6配合设置有一个检测机构7,用于检测电池包内电池模组或电芯的性能。同时每个拆解机构6旁设置有三条输送支线8,用于输送不同的拆解产物。

在实际生产中,所有的拆解机构6与检测机构7被分为初级拆解部和次级拆解部两个部分,沿输送主线1传输方向,初级拆解部布置于次级拆解部的前方。

电池包经过抽液工序后,被运输到初级拆解部,并通过拆解传送带61转运到拆解台62上,被拆解成外壳以及电池模组。然后用检测机构7检测电池模组的性能,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合格等级电池模组、可修复等级电池模组以及不合格等级电池模组三类。然后将不合格等级电池模组连通载板2通过拆解传送带 61运回传输主线1上。将外壳、合格等级电池模组以及可修复等级电池模组分别放到三条输送支线8上,转运到不同的收集装置内。合格等级电池模组可以直接重复利用,可修复等级电池模组经过修复后也可以被重复利用。不合格等级电池模组被传输主线1运输到次级拆解部,与初级拆解部的工序类似,不合格等级电池模组通过拆解传送带61转运到拆解台62上,被拆解成模组外壳以及电芯,然后用检测机构7检测电芯的性能,根据检测结果将电芯分为合格等级电芯、可修复等级电芯以及不合格等级电芯三类。然后将不合格等级电芯连通载板2通过拆解传送带61运回传输主线1上,继续向后运输。将模组外壳、合格等级电芯以及可修复等级电芯分别放到三条输送支线8上,转运到不同的收集装置内。合格等级电芯可以直接重复利用,可修复等级电芯经过修复后也可以被重复利用。不合格等级电芯被收集起来再进行后续的拆解,回收各种原材料。

这种拆解流程能够最大程度的回收电池包中性能合格电池模组和电芯,只将不合格的电池模组和电芯拆解,回收其中的各种原材料,从而降低拆解电池包的工作量。

请参见图8,图8是图1中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冷却机构8包括储存罐81、输送主管82、多组冷却喷管83以及保温套84。

储存罐81内部储存有低温阻燃气体,例如氮气或者二氧化碳。输送主管82 沿拆输送主线1布置于拆输送主线1的上方,一端连通储存罐81。冷却喷管83 均匀布置于输送主管82上,每组冷却喷管83包括冷却支管831、阀门832、喷嘴833、温度探测器834以及报警器835。冷却支管831一端连通输送主管82,另一端依次连通阀门832与喷嘴833,喷嘴833朝向传输主线1以及拆解台62 布置。温度探测器834用于检测下方拆输送主线1上电池包的温度。保温套84 包裹于储存罐81、输送主管82以及冷却支管831外表面,用于给内部的低温气体保温。

当拆输送主线1上的电池包温度出现异常,离该电池包最近的温度探测器 834探测到之后,将讯号传输给报警器835,报警器835报警。工人打开阀门832,通过喷嘴833向电池包喷射低温气体,为其降温,阻断其自燃自爆的进程。

实施本实用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的电池包拆解线能够在一条流水线上实现拆解一个电池包的所有工序,即抽取冷却液,多级拆解以及检测分类等,无需在多个流水线上转运,不仅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拆解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凡在本实用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