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拆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666发布日期:2018-12-18 21:3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拆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拆充电座。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成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动汽车上的充电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重视的环节。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在充电时,将充电枪插入安装在汽车上的充电座进行充电,而多次反复充电使用后,充电端子会磨损、变形、老化,造成接触电阻升高,进而产生失效,造成充电时接触不良或无法充电,因此,需要定期对充电端子进行更换。但是现有的充电端子是固定于充电座中,更换充电端子时需要更换整个充电座,维护成本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快拆充电座,以满足快速更换充电端子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拆充电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快拆充电座,可快速拆开端子保护盖,进而更换充电端子,降低了更换充电端子的时间和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拆充电座,包括充电座壳体以及固定设置于充电座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空心导柱,所述空心导柱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充电端子,

所述空心导柱的前端面向外凸设形成多个弹性卡勾,所述端子保护盖的周壁上开设有与弹性卡勾配合的卡槽,以使所述端子保护盖可拆卸的安装于空心导柱的前端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弹性卡勾的前端面上均设有卡勾解扣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端子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设置于充电座中,其前端部的腔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以相对螺合于第一套筒上,第二套筒的腔壁上焊接固定有弹性栅格,第二套筒的前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快拆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端子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部向外凸设形成连接颈部,所述连接颈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套筒后端部的腔壁上设有内螺纹以相对螺合于连接颈部上,前端部的腔壁上固定有内套筒,内套筒中焊接固定有弹性栅格,且第二套筒前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快拆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前端面上安装有防护端盖,所述防护端盖上铰接有翻盖以盖合所述充电座壳体。优选的,所述防护端盖上固定设有卡扣,翻盖上对应位置设有卡块以与所述卡扣相对卡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端盖与充电座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以提高充电座壳体与外界的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座壳体包括周向固定连接于一起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内腔中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前导柱,所述后壳体的内腔中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后导柱,所述前导柱与后导柱接合形成所述空心导柱,所述充电端子容置于所述空心导柱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快拆充电座,端子保护盖卡合于空心导柱前端的卡勾上,因此可快速拆开端子保护盖,进而更换充电端子,从而降低了更换充电端子的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快拆充电座一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充电器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3图1中前壳体和端子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充电端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充电端子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4中充电端子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充电端子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1、充电座壳体;11、前壳体;111、前导柱;112、弹性卡勾;113、卡勾解扣孔;12、后壳体;121、后导柱;13、密封圈;14、密封垫;15、螺钉;21、防护端盖;211、卡扣;22、翻盖;221、卡块;3、端子保护盖;31、卡槽;4、充电端子;41、第一套筒;410、连接颈部;411、内螺纹;412、挡圈;42、第二套筒;421、外螺纹;422、快拆槽;43、弹性栅格;44、内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说明书提到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和其它参考文献全都引于此供参考。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都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理解的含义。在有冲突的情况下,以本说明书的定义为准。

当本说明书以词头“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现有技术”或其类似用语来导出材料、物质、方法、步骤、装置或部件等时,该词头导出的对象涵盖本申请提出时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那些,但也包括目前还不常用,却将变成本领域公认为适用于类似目的的那些。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除了明确说明的内容之外,未提到的任何事宜或事项均直接适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而无需进行任何改变。而且,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均可以与本文描述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实施方式自由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或技术思想均视为本发明原始公开或原始记载的一部分,而不应被视为是本文未曾披露或预期过的新内容,除非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该结合是明显不合理的。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拆充电座,包括充电座壳体1以及固定设置于充电座壳体1内的3个空心导柱,空心导柱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充电端子4,空心导柱的前端部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端子保护盖3以保护充电端子4。

具体的,请参见图2-4,充电座壳体1整体呈中空柱形结构,其包括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且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通过周向设置的螺钉15固定连接在一起。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的内腔中形成有垂直于轴线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分别形成有3个前导柱111和3个后导柱121,前导柱111与后导柱121接合形成所述空心导柱,充电端子4容置于该空心导柱中。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之间设有密封圈13和密封垫14,以防止灰尘进入充电座壳体1内。

请参见图1,前壳体1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防护端盖21,该防护端盖21上铰接有翻盖22以盖合充电座壳体1。在防护端盖21上固定设有卡扣211,翻盖22上对应位置设有卡块221以与卡扣211相对卡合。防护端盖21与前壳体1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3,以提高充电座壳体1与外界的密封性。

请参见图3-4,前导柱111的前端面向外凸设形成3个弹性卡勾112,且3个弹性卡勾112沿前导柱111的前端面周向均匀分布。端子保护盖3的周壁上开设有与弹性卡勾112配合的卡槽31,以使端子保护盖3可拆卸的安装于前导柱111的前端部上。每个弹性卡勾112的前端面上均设有卡勾解扣孔113,通过该卡勾解扣孔113,可实现快速拆卸端子保护盖3,进而更换充电端子4。

请参见图5-6,充电端子4包括第一套筒41和第二套筒42,其中,第一套筒41固定设置于充电座中,其前端部的腔壁上设有内螺纹411;第二套筒4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421以相对螺合于第一套筒41上,第二套筒42的腔壁上焊接固定有弹性栅格43,第二套筒42的前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8个快拆槽422。第一套筒41的腔壁上位于内螺纹411末端的位置设有挡圈412,该挡圈412起到了对第二套筒42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的作用。内螺纹411和外螺纹421表面均涂覆有电力复合树脂层,以降低第一套筒41与第二套筒42之间的接触电阻。第一套筒41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13。当第一套筒41安装于充电座中时,该密封圈13能避免灰尘、水渍等进入到充电端子4内部。

请参见图7-8,为充电端子4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充电端子4包括第一套筒41和第二套筒42,第一套筒41的前端部向外凸设形成连接颈部410,连接颈部410外壁上设有外螺纹421;第二套筒42后端部的腔壁上设有内螺纹411以相对螺合于连接颈部410上,前端部的腔壁上固定有内套筒44,内套筒44中焊接固定有弹性栅格43,且第二套筒42前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8个快拆槽422。连接颈部410上位于外螺纹421末端的位置设有挡圈412,该挡圈412起到了对第二套筒42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的作用。内螺纹411和外螺纹421表面均涂覆有电力复合树脂层,以降低第一套筒41与第二套筒42之间的接触电阻。第一套筒41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13。当第一套筒41安装于充电座中时,该密封圈13能避免灰尘、水渍等进入到充电端子4内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