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钢性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879发布日期:2018-12-07 22:2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新型钢性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火电缆,具体为新型钢性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防火电缆,现阶段应用较广的防火线缆主要有UL系列阻燃电缆和阻燃低烟无卤电缆两大类,在进口产品中主要来自于美洲和欧洲,由于美洲和欧洲的防火电缆标准互不兼容,防火思路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而现有的防火电缆在安装和移动时,由于外部没有可以用来握紧的装置,人员在手握电缆拉动时很容易因为手打滑等无法移动电缆,且在寒冷天气拉动电缆线更为麻烦,且现有的防火电缆在移动过程中碰撞到各种硬质物体时,很容易对内部的结构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新型钢性防火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防火电缆不方便移动且容易因为碰撞而损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钢性防火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新型钢性防火电缆,包括电缆线、第一握环和第二握环,所述第一握环和第二握环分别设置在电缆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握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拇指环,所述第二握环上与拇指环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四指环,所述电缆线由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阻燃防水层和金属铠装层组成,所述导体屏蔽层固定设置在导体的外侧,所述绝缘层的内壁与导体屏蔽层的外壁连接,所述阻燃防水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金属铠装层设置在阻燃防水层的外部,所述金属铠装层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外侧与外护套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握环和第二握环内侧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半圆卡环,所述外护套的外侧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数量为若干个且等距设置,所述环槽与半圆卡环相匹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层的内部设置有橡胶球,所述橡胶球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燃防水层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防水护套和阻燃剂,且所述阻燃防水层的厚度为0.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拇指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拇指孔,所述四指环的中部设置有指形槽,所述拇指孔和指形槽的外侧均设置有橡胶软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新型钢性防火电缆,通过设有的第一握环和第二握环,便于方便人员通过第一握环和第二握环对电缆线进行拉动,从而方便电缆线的安装和运输,且第一握环和第二握环可减小人员在拉动电缆时所受到的压力。

2.通过设有的减震层,便于减小电缆线在移动过程中触碰到旁边硬质物体所产生的振动,从而对减震层内部的结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电缆线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有的阻燃防水层,既可以防止外界火源对电缆线内部结构产生破坏,还可以防止由于电缆线内部进水而导致的短路,从而延长电缆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钢性防火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钢性防火电缆的半圆卡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钢性防火电缆的电缆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钢性防火电缆的四指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线;2、第一握环;3、第二握环;4、拇指环;5、环槽;6、半圆卡环;7、四指环;8、外护套;9、减震层;10、橡胶球;11、金属铠装层;12、阻燃防水层;13、绝缘层;14、导体屏蔽层;15、导体;16、指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钢性防火电缆,包括电缆线1、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分别设置在电缆线1的两侧,第一握环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拇指环4,第二握环3上与拇指环4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四指环7,电缆线1由导体15、导体屏蔽层14、绝缘层13、阻燃防水层12和金属铠装层11组成,导体屏蔽层14固定设置在导体15的外侧,绝缘层13的内壁与导体屏蔽层14的外壁连接,阻燃防水层12设置在绝缘层13的外侧,金属铠装层11设置在阻燃防水层12的外部,金属铠装层1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减震层9,减震层9的外侧与外护套8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便于方便人员通过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对电缆线进行拉动,从而方便电缆线1的安装和运输,且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可减小人员在拉动电缆线1时所受到的压力。

其中,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内侧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半圆卡环6,外护套8的外侧设置有环槽5,环槽5数量为若干个且等距设置,环槽5与半圆卡环6相匹配设置,便于通过半圆卡环6卡紧环槽5,从而使人员可通过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拉动电缆线1。

其中,减震层9的内部设置有橡胶球10,橡胶球10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便于减小电缆线1在移动过程中触碰到旁边硬质物体所产生的振动,从而对减震层9内部的结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电缆线1的使用寿命。

其中,阻燃防水层12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防水护套和阻燃剂,且阻燃防水层12的厚度为0.4mm,既可以防止外界火源对电缆线1内部结构产生破坏,还可以防止由于电缆线1内部进水而导致的短路,从而延长电缆线1的使用寿命。

其中,拇指环4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拇指孔,四指环7的中部设置有指形槽16,拇指孔和指形槽16的外侧均设置有橡胶软套,橡胶软套可减小人员在使用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手所受到的压力,从而使人员拉动更容易。

工作时,电缆线1在移动触碰到硬质物体时,振动传递到内部经过减震层9时,减震层9内部的橡胶球10由于有一定的弹性,橡胶球10在被挤压时又恢复原状,从而将振动减至最小,从而一定程度上对电缆线1内部的结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导体15可用来传输电能,导体屏蔽层14设置在导体15外,而绝缘层13将导体15与大地在电气上彼此隔离,保证电能输送,阻燃防水层12内部有阻燃剂和防水护套两层,阻燃剂是液态的,最大程度上隔绝燃烧,使外界火源无法破坏内部结构,从而保证导体15电能的传输,金属铠装层11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虫鼠对电缆线1内部产生破坏,外护套8是电缆线1最外侧的保护层,而需要对电缆线1进行移动时,人员可将大拇指插入到第一握环2上的拇指环4中,其余四指插入到第二握环3上的四指环7中,使四指刚好与指形槽16相契合,从而人员可分别将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卡在环槽5上,使半圆卡环6带动电缆线1移动,而不移动电缆线1时,可将第一握环2和第二握环3取下收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