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及其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337发布日期:2019-02-15 19:54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及其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引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更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是属于电子元器件的一种,电容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滤波、补偿、充放电、储能、隔直流等电路中。

电容在实际使用时,需将电容的引脚折弯整形成指定的形状,以便后续焊接。比如,传统的贴片式电解电容,是无法稳固地连接在基板上,并且在电容插装工艺过程中,需要对元器件释放应力,因此需要对电容的引脚进行折弯满足插装的工艺要求。

对于现有加工厂家,电容引脚折弯一般采用手动压机来实现引脚折弯,此方式弯折一是电容夹持不便,二是手动操作,折弯效率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也存在电容引脚折弯装置,该电容折弯装置采用一次性成型折弯来实现引脚折弯,此方式折弯存在的不足是电容引脚容易损伤,引脚受力比较大,容易伤到电容本体,将引脚与电容内部结构拉裂,导致折弯后的产品不良率高,折弯效率低。

如中国专利局在2017年9月15日公开了“引线结构及其引线成型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的公告号为CN206497833U,具体公开了一种引线结构,包括连接部和站立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伸入电容器本体内与电容器的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站立部连接,所述站立部与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站立部水平设置;所述站立部包括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所述内支撑杆连接在连接部上,所述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之间通过弧形部连接。上述引线结构虽然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但是,只用支撑杆进行支撑,会出现受力不平衡导致电容器本体往远离弧形部倾倒,此结构的电容在电路板产品跌落试验测验过程中容易倾斜,引脚变形,并且此电容焊接在电路板的过程中会出现虚焊造成两两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出现短路或断路的现象。

因此,需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及其折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及其折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包括元器件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元器件本体上的两个引脚,每个所述引脚包括连接部、支撑部和焊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伸入所述元器件本体内与电子元器件的电极连接,另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并在其连接处形成一折角。

优选地,两个所述引脚结构是对称或对角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折角的角度为1°~90°。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焊接部通过弧形或直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焊接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元器件本体底端部之间的距离为间距 L,所述间距L为0.1mm~5.0mm。

基于上述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

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包括设置在一机座上的夹持组件和弯折组件,所述弯折组件设置在一基座上。其中,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基座,两个所述基座分别为左基座和右基座。

优选地,所述滑座和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机座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底座,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导杆,套在两所述导杆上的输送滑座,设于所述输送滑座上的夹爪导向座,所述夹爪导向座内设置有数个导向滑槽,以及安置在所述夹爪导向座多个导向滑槽内的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滑槽内的第一夹持滑板和第二夹持滑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滑板端部的第一夹爪,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滑板端部的第二夹爪,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滑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滑板之间的连接轴,一拨块套接与所述连接轴上并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滑板和第二夹持滑板枢接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滑板还设有夹紧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夹爪导向座右端,所述第二夹持部件还位于所述第四折弯组件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滑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滑板连接的第三夹爪和第四夹爪,以及安装在所述夹爪导向座的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气动手指。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座包括数个连接安装板连接安装组成的。

优选地,所述弯折组件包括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折弯组件、第二折弯组件、第三折弯组件和第四折弯组件;

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将待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分别向左、右两外侧折弯;

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将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弯折所得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往前侧或者后侧折弯;

所述第三折弯组件是将通过所述第二折弯组件折弯的电子元器件引脚再次折弯使得电子元器件引脚呈U型形状;

所述第四折弯组件是将所述第三折弯组件折弯后的电子元器件的U型形状引脚尾端部向内弯折或向外弯折。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上的左第一安装底座和右第一安装底座,所述左第一安装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板,所述右第一安装底座上连接有两块限位的第一夹板,两块所述第一夹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两侧设有折弯台阶;所述第一夹板通过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右第一安装底座上,所述第一夹板上挖切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通过螺丝或螺钉将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将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在一体再通过螺母将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四折弯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上的第四安装底座和第五安装底座,所述第四安装底座上安装有移动连接板,所述移动连接板通过一连接轴与一翘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五安装底座上连接有两块折弯的上模,两块所述上模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将两个所述上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折弯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右所述基座下端面的第六安装底座,所述第六安装底座上活动连接板,所述活动连接板上连接有折弯的下模,所述活动连接板的底端还安装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安装底座与所述上模之间是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一起的;每块所述上模折弯端上设置有折弯角;所述下模上端上设置有通过所述第三折弯组件折弯后电子元器件相匹配形状的限位台阶;所述活动连接板上插接安装有两个安装柱,两个所述安装柱分别安装在所述活动连接板上下两部位,两个所述安装柱还套接有弹簧。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二折弯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气缸和第二安装底座,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一第二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卡接设置在左所述基座上,一滚轴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底座上连接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上连接有折弯推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组件上的滚轴设置有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三折弯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所述基座上的第三安装底座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三安装底座上安装有第四连接座,所述第四连接座上安装有第一成型模板;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一第五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座卡接设置在右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五连接座上安装有成型连接块,一成型推板安装在所述成型连接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型模板上设置有成型压槽,所述第一成型推板上开设有成型孔槽,所述第二气缸通过一安装底座安装在右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上模的折弯角是对称设计的。

作为另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上的第二连接座和第二安装底座,一连接限位板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二底座上连接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上连接有折弯推板;位于左、右所述基座之间的所述第二折弯组件还设置有两块带滚轴的弯折板,所述弯折板安装在一滑动连接板上,所述滑动连接板安装在一滑座上,所述滑座卡接安装在一导轨上,所述导轨通过一安装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在一二次折弯连接板上,所述二次折弯连接板安装在左所述基座上,一固定座将所述第二连接座包裹设置在所述二次折弯连接板上,所述固定座上具有容纳所述第二连接座形状的内腔,一螺丝或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座和所述二次折弯连接板插入左所述基座上将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安装在左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组件上设置的所述滑动连接板和所述滑座的数量为两块。

优选地,所述第三折弯组件分别设置在左、右所述基座上的第三安装底座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三安装底座上安装有第四连接座,所述第三安装底座设置在左所述基座的卡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一第五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三折弯组件上包括两块第二成型模板和第二成型推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底座的一端还与一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四连接座连接,一块的所述第二成型模板和第二成型推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第四连接座上,一第一限位块将所述第二成型模板限位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座上;另一块的所述第二成型模板和第二成型推板安装在所述第五连接座上,一第二限位块将所述第二成型模板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五连接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成型模板上设置有成型压槽,所述第二成型推板上设置有成型台阶位。

优选地,两块所述上模的折弯角是对角线设计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不仅使得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焊接在电路板上时,能稳定地支撑在电路板上,无需采用中间载板固定,减少生产成本,还采用三个支撑部进行焊接支撑,使得电子元器件,焊接面积大,使得电子元器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受力平衡,焊接更加牢固,避免了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的过程中出现虚焊造成短路或断路问题;通过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生产该结构的电子元器件,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实施例一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夹持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A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弯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第一折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第一折弯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第二折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第二折弯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第三折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第三折弯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第四折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一第四折弯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二弯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二第二折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二第二折弯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二第三折弯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二第三折弯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二第四折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实施例二第四折弯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包括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元器件本体101和安装在所述元器件本体101上的两个引脚102,每个所述引脚102包括连接部105、支撑部106和焊接部108,所述连接部105的一端伸入所述元器件本体101内与电子元器件的电极连接,另一端的所述连接部105与所述支撑部106连接,所述支撑部106包括第一支撑部107和第二支撑部 109,所述焊接部108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09连接并在其连接处形成一折角。其中,所述电子元器件可为电容、电感、二极管等元器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为电容。两个所述引脚102结构是对称或对角对称设置;所述折角的角度为1°~90°。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第一支撑部107与所述焊接部108 通过弧形或直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107和所述焊接部108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107与所述焊接部 108为所述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内外支撑点,所述第一支撑部107与所述焊接部108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09为所述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前后支撑点,确保所述电子元器件安装在电路板上受力平衡。

参照图1、图2和图3,为了便于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让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小、高度小,电子元器件焊接受力更加稳固,所述支撑部 106与所述元器件本体101底端部之间的距离为间距L,所述间距L 为0.1mm~5.0mm。

参照图1和图2,两个所述引脚102结构是对称设置的,使得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的两个所述引脚102呈双C字型形状。

参照图3,两个所述引脚102结构是对角线对称设置的,使得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的两个所述引脚102组成呈S字型形状。

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的设计不仅使得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焊接在电路板上时,能稳定地支撑在电路板上,无需采用中间载板固定,减少生产成本,还采用三个支撑部进行焊接支撑,使得电子元器件焊接受力平衡,焊接面积大,使得电子元器件焊接更加牢固,避免了电子元器件在焊接过程中出现虚焊造成短路或断路问题的出现。

参照图4和图17,基于上述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引脚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包括设置在一机座103上的夹持组件100和弯折组件200,所述弯折组件200设置在一基座104上。其中,在所述机座103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基座104,两个所述基座104分别为左基座和右基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座104和所述基座104安装在所述机座103的端面上。

参照图5至图7,所述夹持组件10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103上的底座110,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10上的两导杆111,套在两所述导杆111上的输送滑座112,设于所述输送滑座112上的夹爪导向座113,所述夹爪导向座113内设置有数个导向滑槽,以及安置在所述夹爪导向座113多个导向滑槽内的第一夹持部件120和第二夹持部件130。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输送滑座112沿所述导杆111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夹持部件120夹持电子元器件进行移位。

参照图5和图6,所述第一夹持部件120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滑槽内的第一夹持滑板121和第二夹持滑板122,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滑板 121端部的第一夹爪123,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滑板122端部的第二夹爪124,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滑板121和所述第二夹持滑板122之间的连接轴125,一拨块套接与所述连接轴125上并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滑板121和第二夹持滑板122枢接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滑板121还设有夹紧弹簧126。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夹持组件100 在夹持输送电子元器件时,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第一夹持滑板121 滑动,所述拨块拨动所述第二夹持滑板122相对滑动,使得第一夹爪 123和第二夹爪124打开,并且在所述夹紧弹簧126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夹爪123和第二夹爪124将电子元器件夹紧。

参照图7,所述第二夹持部件130安装在所述夹爪导向座113右端,所述第二夹持部件130还位于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夹持部件130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滑板121和所述第二夹持滑板122连接的第三夹爪131和第四夹爪132,以及安装在所述夹爪导向座113的夹持座133,所述夹持座133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气动手指134。其中,所述夹持座133包括数个连接安装板连接安装组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部件130用于通过所述气动手指 134将经过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折弯后电子元器件夹持后卸料。

参照图5、图8、图17和图18,所述弯折组件200包括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104上的第一折弯组件210、第二折弯组件220、第三折弯组件230和第四折弯组件240。

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的实施例一,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折弯后的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结构为双C字型形状。

参照图9和图10,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将待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分别向左、右两外侧折弯,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104上的左第一安装底座211和右第一安装底座212,所述左第一安装底座211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板213,所述右第一安装底座212上连接有两块限位的第一夹板214,两块所述第一夹板214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15,所述第一连接块215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16。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板213的两侧设有折弯台阶;所述第一夹板214通过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右第一安装底座212上,所述第一夹板214上挖切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215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通过螺丝或螺钉将所述第一连接块21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板214上;所述第一连接块215上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限位块216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将所述第一限位块216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15连接在一体再通过螺母将所述第一限位块216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15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夹持组件100夹持待加工电子元器件至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时,两块所述第一夹板214夹持并将待加工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的折弯区,待加工电子元器件两侧的引脚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13的两侧,因所述第一定位板 213的两侧设有折弯台阶使得待加工电子元器件与折弯台阶抵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夹板214和所述第一限位块216与折弯台阶配合,从而实现待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能往左、右两侧折弯,即是往两侧所述第一夹板214方向折弯。

参照图11和图12,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将所述第一折弯组件 210弯折所得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往前侧或者后侧折弯;所述二折弯组件220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104上的第一气缸221和第二安装底座222,所述第一气缸221的活塞杆与一第二连接座223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223卡接设置在左所述基座104上,一滚轴 224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223上;所述第二安装底座222上连接有第三连接座225,所述第三连接座225上连接有折弯推板226。其中,当所述第一气缸221驱动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座223在左所述基座104 上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滚轴224向左或向右方向移动,通过所述夹持组件100将经过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折弯加工的电子元器件夹紧,所述滚轴224往所述第二安装底座222方向移动,在所述滚轴224的移动与所述折弯推板226配合作用下实现将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折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上的滚轴224设置有一个,当所述夹持组件100将经过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折弯加工的电子元器件夹紧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上方时,所述第一气缸221带动所述滚轴224往所述第二安装底座222方向移动或往左所述基座 104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滚轴224与所述折弯推板226配合作用下将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向前或向后折弯。

参照图13和图14,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是将通过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折弯的电子元器件引脚再次折弯使得电子元器件引脚呈U 型形状;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所述基座104 上的第三安装底座231和第二气缸232,所述第三安装底座231上安装有第四连接座233,所述第四连接座233上安装有第一成型模板 234;所述第二气缸232的活塞杆与一第五连接座235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座235卡接设置在右所述基座104上,所述第五连接座235上安装有成型连接块,一成型推板236安装在所述成型连接块上。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模板234上设置有成型压槽,所述第一成型推板236上开设有成型孔槽,所述第二气缸232通过一安装底座安装在右所述基座104上。当所述夹持组件100将经过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折弯加工的电子元器件夹紧设置在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的上方时,所述第二气缸232驱动带动所述第五连接座235在右所述基座104上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成型推板236将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推送至所述第一成型模板234到成形压槽内,使得所述第一成型推板236的成型孔槽与所述成形模板234两侧的成型压槽配合,从而实现将电子元器件的两引脚折弯成U型形状。

参照图15和图16,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是将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折弯后的电子元器件的U型形状引脚尾端部向内弯折或向外弯折;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104上的第四安装底座241和第五安装底座242,所述第四安装底座241上安装有移动连接板243,所述移动连接板243通过一连接轴与一翘板 244活动连接;所述第五安装底座242上连接有两块折弯的上模245,两块所述上模245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将两个所述上模245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还包括安装在右所述基座104下端面的第六安装底座246,所述第六安装底座246上活动连接板247,所述活动连接板247上连接有折弯的下模248。其中,所述第五安装底座242与所述上模245之间是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一起的;每块所述上模245折弯端上设置有折弯角,两块所述上模245的折弯角是对称设计的;所述下模248上端上设置有通过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折弯后电子元器件相匹配形状的限位台阶;为了让所述活动连接板247上下运行顺畅,所述活动连接板247上插接安装有两个安装柱,两个所述安装柱分别安装在所述活动连接板247上下两部位,两个所述安装柱还套接有弹簧,所述活动连接板247的底端还安装有滚轮249。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夹持组件100夹持又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折弯的电子元器件输送至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工位时,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翘板244向前运行(图中箭头反向),所述翘板 244的末端向上翘起与所述滚轮249抵接并推动所述滚轮249向上运行带动所述活动连接板247向上运行从而带动所述下模248一起向上 (图中箭头方向)运行;同时,从两个所述上模245的中间往所述上模245两端往外方向作用外力,让两块所述上模245端部的折弯角往内啮合,再与所述下模248的限位台阶配合下实现将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端部向内折弯。

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的实施例二,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折弯装置折弯后的所述电子元器件引脚的结构为S字型形状。

参照图9和图10,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将待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分别向左、右两外侧折弯,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所述第一折弯组件210的结构是相同的。

参照图19和图20,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包括分别安装在左、右所述基座104上的第二连接座223和第二安装底座222,一连接限位板227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223上,所述第二安装底座222上连接有第三连接座225,所述第三连接座225上连接有折弯推板226;位于左、右所述基座104之间的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还设置有两块带滚轴的弯折板228,所述弯折板228安装在一滑动连接板上,所述滑动连接板安装在一滑座229上,所述滑座229卡接安装在一导轨上,所述导轨通过一安装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机座103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座223设置在一二次折弯连接板上,所述二次折弯连接板安装在左所述基座104上,一具有所述第二连接座223形状内腔的固定座将所述第二连接座223包裹设置在所述二次折弯连接板上,一螺丝或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座和所述二次折弯连接板插入左所述基座104 上将所述第二连接座223固定安装在左所述基座104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上设置的所述滑动连接板和所述滑座229的数量为两块。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夹持组件100夹持已经过所述第一折弯组件 210折弯的电子元器件输送至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工位时,通过所述折弯推板226和所述连接限位板227将电子元器件夹持定位住,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两块所述滑座229在所述导轨上分别往左右两侧运行,从而带动所述弯折板228往两外侧运行实现将电子元器件的一个引脚向前折弯,电子元器件的另一个引脚向后折弯。

参照图21和图22,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分别设置在左、右所述基座104上的第三安装底座231和第二气缸232,所述第三安装底座231上安装有第四连接座233,所述第三安装底座231设置在左所述基座104的卡座上,所述第二气缸232的活塞杆与一第五连接座 235连接;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上包括两块第二成型模板238和第二成型推板239。具体地,所述第三安装底座231的一端还与一第三气缸237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四连接座233连接,一块的所述第二成型模板238和第二成型推板239分别安装在所述第四连接座233上,一第一限位块将所述第二成型模板238限位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座233上;另一块的所述第二成型模板238和第二成型推板 239安装在所述第五连接座235上,一第二限位块将所述第二成型模板238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五连接座235上。其中,所述第二成型模板 238上设置有成型压槽,所述第二成型推板239上设置有成型台阶位。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夹持组件100将经过所述第二折弯组件220折弯加工的电子元器件夹紧设置在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的上方时,所述第二气缸232和第三气缸237驱动带动所述第五连接座235和所述第三安装底座231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其连接的所述第二成型推板239 运行将加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推送至所述第二成型模板238到成形压槽内,使得所述第二成型推板239的成型台阶位与所述第二成型模板238的成型压槽配合,从而实现将电子元器件的两引脚折弯成U 型形状。

参照图23和图24,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与实施例一的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是相似的,只是,本实施例中的两块所述上模245的折弯角是对角线设计的。当所述夹持组件100夹持又所述第三折弯组件230折弯的电子元器件输送至所述第四折弯组件240工位时,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翘板244向前运行(图中箭头反向),所述翘板244的末端向上翘起与所述滚轮249抵接并推动所述滚轮249向上运行带动所述活动连接板247向上运行从而带动所述下模248一起向上运行;同时,从两个所述上模245的中间往所述上模245两端往外方向作用外力,让两块所述上模245端部的折弯角往内啮合,再与所述下模248的限位台阶配合下实现将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端部向内折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