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8183发布日期:2019-01-25 17:2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技术已经被广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货物销售、运输、生产、废物管理、邮政跟踪、航空行李管理、车辆收费管理等领域,传统的纸带条形码因其存储能力小、不能改写等缺点,在识别领域,其已经慢慢被RFID系统所替代。射频识别系统通常地包括多个射频识别标签、至少一个与该射频识别标签通信的具有天线的射频识别读取器、以及用于控制该射频识别读取器的计算装置。射频识别标签由射频识别标签天线和标签芯片组成;射频识别读取器包括:用于将能量或信息提供到射频识别标签的发送器以及用于从射频识别标签接收身份和其它信息;计算装置处理通过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获得的信息。射频识别读取器的发送器经由天线输出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从而产生电磁场,该电磁场使得标签返回携带信息的RF信号。

在射频识别标签中,电磁场所产生的无线电波信号是经由射频识别标签天线传送到标签芯片,标签芯片的电流信号是通过射频识别标签天线传送到空间中。因此,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一端和标签芯片中电流信号耦合,另一端和空间中无线电波信号耦合。现有射频识别标签天线不能实现双频段识别,低频段、高频段和增益的射频识别能力较低,方向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实现双频段识别,提高低频段和高频段的射频识别能力,方向性较好且增益较高的紧凑型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底板的左侧设置第一天线模块、右侧设置与第一天线模块相互对称的第二天线模块,所述的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分别为:在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上分别加工相互平行且结构相同的2个的窄槽,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上窄槽的一侧分别加工高频槽,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的一端分别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低频块、增益块、高频块。

本实用新型的2个窄槽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7mm,窄槽的长度为18~20mm、宽度为0.5~3mm。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槽的长度为14~16mm、宽度为6~8mm。

本实用新型的低频块、高频块的几何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底和斜腰的夹角为105°~135°。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天线模块的低频块的上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低频块上底的距离L1为6~8mm,第一天线模块的高频块下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高频块下底的距离L3为37~38mm。

本实用新型的增益块的几何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腰的顶角的角度为30°~90°。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天线模块的增益块上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增益块上底的距离L2为9~1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相互对称的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上分别加工低频块、增益块、高频块,2个窄槽和高频槽,能够实现双频段识别,提高低频段和高频段的射频识别能力,方向性较好且增益较高,本实用新型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很强的依附性、制造成本低、方便易携带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产品标签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紧凑型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由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联接构成。

在底板1上的左侧粘贴第一天线模块、左右侧粘贴第二天线模块,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以底板1的中垂线为中心线相互对称,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大小、结构相同,第一天线模块的中心线与第二天线模块的中心线重合,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长度为140mm、厚度为0.53mm,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长度能够提高天线在低频段的射频识别能力。第一天线模块由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联接构成,第一天线模块为:在第一天线模块上加工2个窄槽a,2个窄槽a的结构相同,2个窄槽a的中心线相互平行,2个窄槽a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6mm,窄槽a的长度为19mm、宽度为2mm,窄槽a能够提高天线的高频段增益,第一天线模块上窄槽a的一侧加工高频槽b,高频槽b的长度为15mm、宽度为7mm,高频槽b能够提高天线在高频段的全向性。第一天线模块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低频块2、高频块4的几何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底和斜腰的夹角为120°,增益块3的几何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顶角的角度为60°。

第二天线模块为:在第二天线模块上加工2个窄槽a,2个窄槽a的中心线相互平行,2个窄槽a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6mm,窄槽a的长度为19mm、宽度为2mm,窄槽a能够提高天线的高频段增益,第二天线模块上窄槽a的一侧加工高频槽b,高频槽b的长度为15mm、宽度为7mm,高频槽b能够提高天线在高频段的全向性。第二天线模块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低频块2、高频块4的几何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底和斜腰的夹角为120°,第一天线模块的低频块2上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低频块2上底的距离L1为7mm,第一天线模块的高频块4下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高频块4下底的距离L3为37.5mm,能够提高天线在高频段的射频识别能力。增益块3的几何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顶角的角度为60°,第一天线模块的增益块3上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增益块3上底的距离L2为9.5mm,能够提高天线的增益。

实施例2

在底板1上的左侧粘贴第一天线模块、左右侧粘贴第二天线模块,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以底板1的中垂线为中心线相互对称,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大小、结构相同,第一天线模块的中心线与第二天线模块的中心线重合,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长度为130mm、厚度为0.5mm。第一天线模块由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联接构成,第一天线模块为:在第一天线模块上加工2个窄槽a,2个窄槽a的中心线相互平行,2个窄槽a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mm,窄槽a的长度为18mm、宽度为0.5mm,第一天线模块上窄槽a的一侧加工高频槽b,高频槽b的长度为14mm、宽度为6mm。第一天线模块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低频块2、高频块4的几何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底和斜腰的夹角为105°,增益块3的几何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顶角的角度为30°。

第二天线模块为:在第二天线模块上加工2个窄槽a,2个窄槽a的结构相同,2个窄槽a的中心线相互平行,2个窄槽a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mm,窄槽a的长度为18mm、宽度为0.5mm,第二天线模块上窄槽a的一侧加工高频槽b,高频槽b的长度为14mm、宽度为6mm。第二天线模块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低频块2、高频块4的几何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底和斜腰的夹角为105°,第一天线模块的低频块2上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低频块2上底的距离L1为6mm,第一天线模块的高频块4下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高频块4下底的距离L3为37mm。增益块3的几何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顶角的角度为30°,第一天线模块的增益块3上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增益块3上底的距离L2为9mm。

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底板1上的左侧粘贴第一天线模块、左右侧粘贴第二天线模块,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以底板1的中垂线为中心线相互对称,第一天线模块和第二天线模块大小、结构相同,第一天线模块的中心线与第二天线模块的中心线重合,双频射频识别标签天线的长度为150mm、厚度为0.55mm。第一天线模块由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联接构成,第一天线模块为:在第一天线模块上加工2个窄槽a,2个窄槽a的中心线相互平行,2个窄槽a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7mm,窄槽a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3mm,窄槽a能够提高天线的高频段增益,第一天线模块上窄槽a的一侧加工高频槽b,高频槽b的长度为16mm、宽度为8mm。第一天线模块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低频块2、高频块4的几何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底和斜腰的夹角为135°,增益块3的几何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顶角的角度为90°。

第二天线模块为:在第二天线模块上加工2个窄槽a,2个窄槽a的结构相同,2个窄槽a的中心线相互平行,2个窄槽a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7mm,窄槽a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3mm,第二天线模块上窄槽a的一侧加工高频槽b,高频槽b的长度为16mm、宽度为8mm。第二天线模块的一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低频块2、增益块3、高频块4,低频块2、高频块4的几何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底和斜腰的夹角为135°,第一天线模块的低频块2上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低频块2上底的距离L1为8mm,第一天线模块的高频块4下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高频块4下底的距离L3为38mm。增益块3的几何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顶角的角度为90°,第一天线模块的增益块3上底与第二天线模块的增益块3上底的距离L2为为10mm。

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