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型均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907发布日期:2019-01-13 16:5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型均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压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型均压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悬式均压环的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201420697466.7,专利申请日为20141120,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230634U,专利授权公告日为20150325,其结构包括:机体和连接部件,所述的机体为圆盘状,所述的机体上设有连接部件,所述的连接部件为为圆孔状结构,所述的连接部件分布在机体外表面上,所述的连接部件上设有连接孔和连接杆,所述的连接孔位于连接部件的中间,所述的连接孔的两边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通过螺纹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延伸至机体边缘位置。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均压环仅仅依靠连接孔与外设金具连接,连接效果欠佳,容易晃动,而且外设金具的直径各不相同,难以连接不同直径的外设金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拼装型均压环,通过调节伸缩连杆伸进半圆弧环内的长度,来使伸缩连杆抵触在外设金具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型均压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拼装型均压环,包括圆环状的均压环本体,位于均压环本体中间设有与外设金具固接的连接部件,所述均压环本体与连接部件经若干伸缩连杆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两半圆弧环,两半圆弧环经螺栓连接拼合成圆环状的连接部件,所述半圆弧环侧壁上呈放射性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伸缩连杆一端插接在通孔内,抵触在外设金具上,另一端与均压环本体的内环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将两半圆弧环预拼合成连接部件,使连接部件套在外设金具上,旋紧螺栓,使连接部件紧紧地固定在外设金具上,旋转伸缩连杆,使伸缩连杆一端紧紧地顶在外设金具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伸缩连杆与半圆弧环相配合,调节伸缩连杆的长度,从而使伸缩连杆的端头紧紧地抵触在外设金具上,从而使连接部件牢牢地固定在外设金具上。

所述伸缩连杆包括一根车有第一外螺纹的圆杆和一根镗有第一内螺纹的圆杆,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旋接,调节伸缩连杆的长度。

插接在通孔内的伸缩连杆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通孔内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调节伸缩连杆伸进半圆弧环内的长度。

所述均压环本体的内环面上呈放射状开设有若干限位孔,与均压环本体内环面连接的伸缩连杆端头插接在对应的限位孔内。

各所述限位孔内壁上均设有第三内螺纹,插接在限位孔内的伸缩连杆上设有与第三内螺纹相旋接的第三外螺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均压环本体,2连接部件,201半圆弧环,202螺栓,203通孔,3伸缩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述,为一种拼装型均压环,包括圆环状的均压环本体1,位于均压环本体1中间设有与外设金具固接的连接部件2,均压环本体1与连接部件2经若干伸缩连杆3连接,伸缩连杆3包括一根车有第一外螺纹的圆杆和一根镗有第一内螺纹的圆杆,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旋接,调节伸缩连杆3的长度,连接部件2包括两半圆弧环201,两半圆弧环201经螺栓202连接拼合成圆环状的连接部件2,半圆弧环201侧壁上呈放射性开设有若干通孔203,伸缩连杆3一端插接在通孔203内,抵触在外设金具上,另一端与均压环本体1的内环面连接,插接在通孔203内的伸缩连杆3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通孔203内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调节伸缩连杆3伸进半圆弧环201内的长度,均压环本体1的内环面上呈放射状开设有若干限位孔,与均压环本体1内环面连接的伸缩连杆3端头插接在对应的限位孔内,各限位孔内壁上均设有第三内螺纹,插接在限位孔内的伸缩连杆3上设有与第三内螺纹相旋接的第三外螺纹。

工作时,先将两半圆弧环201预拼合成连接部件2,使连接部件2套在外设金具上,旋紧螺栓202,使连接部件2仅仅固定在外设金具上,旋转伸缩连杆3,使伸缩连杆3一端紧紧地顶在外设金具上。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