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线双头剪剥压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135发布日期:2019-03-02 02:4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线双头剪剥压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线双头剪剥压端机。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气行业中会大量用到双头铆有端子的线材,双头端子线材一般都要经过线材排布、裁剪、剥皮、搓束、压端子的处理,而目前上双头端子线材的这些加工步骤无法由一个设备来全部完成,一般是线材排布、裁剪、剥皮、搓束的步骤由线材加工设备来处理,把线材加工成长度相等的一条条线束,然后加工后的线束再拿到自动打端子的设备去打端子。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如在两设备之间进行线束腾挪,线束再进行排布之类的,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线双头剪剥压端机,使得线材从排布、裁剪、剥皮、搓束到压端子的所有环节都在本压端机上完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线双头剪剥压端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智控装置和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导线分线架、送线机构、剪剥搓线机构、压端子机、拉线机械手、线尾送线机械手、旋转下料机械手;所述加工机构在智控装置的控制下工作。

优选地,所述导线分线架包括位于导线分线架左侧的一号导线组、位于导线分线架右侧的二号导线组和设置于二号导线组前后的若干个分线器;所述一号导线组上间隔排布有多个一号导线轮,所述二号导线组上间隔排布有多个二号导线轮。

优选地,所述送线机构包括送线臂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气缸,所述送线臂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发生位移,所述送线臂转动连接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转动。

优选地,所述剪剥搓线机构包括组合刀片和驱动气缸,所述组合刀片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进行工作。

优选地,所述压端子机包括线首压端子机和线尾压端子机。

优选地,所述拉线机械手包括尾端线夹、首端线夹,所述尾端线夹和首端线夹与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所述尾端线夹设置在拉线机械手上靠近送线机构一侧;所述首端线夹活动设置在导轨上,并在驱动马达的驱动下沿着导轨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线尾送线机械手包括送线夹,所述送线夹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并在驱动马达的驱动下沿着导轨方向移动,且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进行夹放线。

优选地,所述旋转下料机械手上设置有下料线夹,所述下料线夹与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所述下料线夹连接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带动下料线夹旋转摆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导线分线架、送线机构、剪剥搓线机构、压端子机、拉线机械手、线尾送线机械手、旋转下料机械手这些加工机构按双头端子线的加工流程合理巧妙的设置在同一工作台上,并在智控装置的控制下自动完成双头端子线的加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双头端子线的加工可以在同一个设备上全部完成,省掉了重复的步骤,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线分线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线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剪剥搓线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端子机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拉线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线尾送线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旋转下料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中:1工作台;2智控装置;10导线分线架;11分线器;12一号导线轮;13二号导线轮;14捋线装置;20送线机构;21驱动气缸;22送线臂;23换向齿轮组;24线夹装置;30剪剥搓线机构;31组合刀片;40压端子机;50拉线机械手;51导轨;52尾端线夹;53首端线夹;60线尾送线机械手;61驱动马达;62送线夹;70旋转下料机械手;71下料线夹;72旋转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进行实施例描述之前做如下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为了更好的观察说明,有些机构事实上是盖有盖板的,但在图1上没有表现出来;图2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为了更好的理解各个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下面所说的上、下、左、右一般都是以图2作为参照来说的,而上方、下方则是说明物体之间重力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图9,一种多线双头剪剥压端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智控装置2和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导线分线架10、送线机构20、剪剥搓线机构30、压端子机40、拉线机械手50、线尾送线机械手60、旋转下料机械手70;所述加工机构在智控装置2的控制下工作。

所述导线分线架10包括一号导线组、二号导线组和设置于二号导线组前后的若干个分线器11;所述一号导线组间隔排布有多个一号导线轮12,所述二号导线组间隔排布有多个二号导线轮13。如图2,所述导线分线架10二号导线组一侧设置在工作台1上,而一号导线组一侧架空在工作台1外面,线盘上的导线便从一号导线组一侧接入导线分线架10。导线有序的缠在一号导线轮12、二号导线轮13并穿过分线器11预设的通孔,本实施例预设有五个通孔,导线还从设置在一号导线组和二号导线组之间的捋线装置14穿过。该捋线装置14由两个间隔一定缝隙的滚轮组成,导线便从两者间隔的缝隙穿过,该捋线装置14的作用是对导线进行捋直。设置分线器11可以对多条导线进行分离,而设置多个一号导线轮12、二号导线轮13可以把导线跟线盘之间的牵扯力一级级化解掉,这样在拉线的时候更省力。

所述送线机构20设置在导线分线架10的右边,并从导线分线架10接入导线,如图2。所述送线机构20包括送线臂22和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气缸21,所述送线臂22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发生位移,所述送线臂22转动连接换向齿轮组23,所述换向齿轮组23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送线臂22上还设置有线夹装置24,该线夹装置24是用来夹紧和松开导线。该送线机构20的作用是通过送线臂22牵引着导线进行左右移动和转动,从而把导线送到所需的工作区域。

所述剪剥搓线机构30设置在送线机构20的右边,如图2。所述剪剥搓线机构30包括组合刀片31和驱动气缸21,所述组合刀片31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对多条线材进行剪剥搓处理。

所述压端子机40包括线首压端子机40和线尾压端子机40,如图2,线首压端子机40设置于送线机构20上边,且压端子工作区域朝向下边,即送线机构20一侧;而线尾压端子机40设置于送线机构20下边,且压端子工作区域朝向右边。所述线首压端子机40和线尾压端子机40在智控装置2的控制下分别对线首、线尾执行精准压端子。

所述拉线机械手50设置于剪剥搓线机构30的右边,如图2。由图1可知拉线机械手50有部分是盖有盖板的,所以详细结构请参阅图7。所述拉线机械手50包括尾端线夹52、首端线夹53,且尾端线夹52和首端线夹53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夹紧和松开导线;所述尾端线夹52位于靠近送线机构20的一侧,所述首端线夹53位于远离送线机构20的一侧,且活动设置在导轨51上,并在驱动马达61的驱动下沿着导轨51方向左右移动。该首端线夹53可向左靠近送线机构20夹紧线首,然后根据导线要裁剪的长度向右移动拖拉导线。

所述线尾送线机械手60设置于线尾压端子机40、剪剥搓线机构30它们的右边,如图2。由图1可知线尾送线机械手60是盖有盖板的,所以详细结构请参阅图8。所述线尾送线机械手60包括送线夹62,所述送线夹62活动设置在导轨51上,并在驱动马达61的驱动下沿着导轨51方向上下移动,且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进行夹放线。该线尾送线机械手60的作用是把导线的线尾送到所需的工作区域。

所述旋转下料机械手70设置于线尾压端子机40的右边,位于线尾送线机械手60的上方,如图2。所述旋转下料机械手70包括下料线夹71,所述下料线夹71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完成张合动作,所述下料线夹71连接有旋转臂72,所述旋转臂72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带动下料线夹71旋转摆动。该旋转下料机械手70用于把加工好的导线送离工作区。

本多线双头剪剥压端机的工作流程如下:导线从线盘接入导线分线架10后,先后经过一号导线组、二号导线组、分线器11,然后穿接在送线机构20的送线臂22上;再由送线臂22的线夹装置24夹紧导线,送线臂22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把导线线首送入剪剥搓线机构30上的组合刀片31上对导线端部进行剪齐、剥皮、搓束处理,处理完后剪剥搓线机构30打开;经过处理后的导线线首仍然固定夹持在送线臂22上,此时送线臂22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发生90度水平摆动转向,转向后的送线臂22把线首送入线首压端子机40;线首压端子机40把端子压装在各条导线线首上,完成线首端的端子安装作业;安装完成后,送线臂22在驱动气缸21的驱动下复位,并打开送线臂22上的线夹装置24;此时,位于送线机构20右边的拉线机械手50开始工作,拉线机械手50上的尾端线夹52张开,首端线夹53在驱动马达61的驱动下向送线机构20移动,并先后穿过尾端线夹52、剪剥搓线机构30来到线首位置处,接着夹持线首一端,然后根据设定的端子线材长度向后拉线,拉线完成后,尾端线夹52同时夹持位于剪剥搓线机构30右边部分导线的尾端部分;此时,位于剪剥搓线机构30内部的导线在组合刀片31的处理下完成尾端的剪齐、剥皮、搓束处理;然后由线尾送线机械手60夹持线尾一端,此时尾端线夹52、首端线夹53同时松开,送线夹62在驱动马达61的驱动下把线尾送至线尾压端子机40上完成打端子作业,打完端子后,多条双头端子线便加工完成;最后在旋转下料机械手70的下料线夹71夹持下,通过旋转臂72把加工好的导线转送移离工作区。

综上所述:本多线双头剪剥压端机,通过把导线分线架10、送线机构20、剪剥搓线机构30、压端子机40、拉线机械手50、线尾送线机械手60、旋转下料机械手70这些加工机构按双头端子线的加工流程合理巧妙的设置在同一工作台1上,并在智控装置2的控制下自动完成双头端子线的加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双头端子线的加工可以在同一个设备上全部完成,省掉了重复的步骤,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