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感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716发布日期:2019-02-15 19:5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感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感电阻器。



背景技术:

无感电阻器又称为负载电阻、制动电阻,主要特点为感抗值很小且趋向于零,电感值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忽略不计,广泛应用于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大型电力仪器设备、分压电路、功率吸收装置、电力电子等方向。

众所周知,高感抗的电阻在系统中容易产生震荡,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电力系统崩溃。因此,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小系统的电抗值,来加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在三相输电线路上采用换位技术均衡线路的电感、变电站增建电容器功率补偿装置等。

目前,市场上无感电阻主要集中停留在低压应用区域,高压无感电阻研究及产品比较单一且其动热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感电阻器,用于解决新型无感电阻器感抗高和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下:

一种新型无感电阻器,包括骨架和绕制在所述骨架上的至少两包封的绕组线,每一包封的绕组线包括绕制在内侧的第一绕组线和绕制在外侧的第二绕组线,所述第一绕组线的末端为所述第二绕组线的起始端,所述第二绕组线反向绕制,相邻包封的绕组线之间设置有通风气道,上一包封的所述第二绕组线末端连接于下一包封的所述第一绕组线的起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若干层叠加在一起的玻璃纤维网格。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3层叠加在一起的玻璃纤维网格,所述玻璃纤维网格的厚度为1.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组线和所述第二绕组线采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导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组线和所述第二绕组线采用铜导线或铝导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组线和所述第二绕组线的连接处为第一转向点,所述第一转向点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玻纤带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上一包封的第二绕组线和所述下一包封的第一绕组线的连接处为第二转向点,所述第二转向点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玻纤带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多包封的正反绕组,达到包封绕组间的磁场叠加中和的目的,使电阻器感抗接近零;在包封绕组间设置有通风气道,提高电阻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新型无感电阻器的绕组方案示意图;

图2所示为新型无感电阻器(三包封)的剖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新型无感电阻器单独包封磁力线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无感电阻器,包括骨架1和绕制在所述骨架1上的至少两包封的绕组线,每一包封包括绕制在内侧的第一绕组线2和绕制在外侧的第二绕组线3,第一绕组线2的末端为第二绕组线3的起始端,第二绕组线3反向绕制,第一绕组线2和第二绕组线3的连接处为第一转向点4,第一转向点4采用玻纤带缠绕做绝缘处理。第一绕组线2和第二绕组线3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层5,防止相邻绕组线短路,绝缘隔离层5采用三层1.2mm厚的玻璃纤维网格构成。相连包封的绕组线之间设置有通风气道6,可以提高电阻器的散热效率。上一包封的第二绕组线末端为下一包封的第一绕组线的起始端,该连接处为第二转向点7,第二转向点7采用玻纤带缠绕做绝缘处理。电阻器最外侧包封绕制完成后采用环氧树脂一体真空绝缘浇注成型。

请参照图3,单一包封时,电流从第一绕组线2流入,从第二绕组线3流出,第一绕组线2和第二绕组线3产生的磁力线分别为第一磁力线21和第二磁力线31。理论上,正反绕制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结构一致,绕组中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因此,两线圈在空间上所产生的磁场几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磁场叠加中和而趋于零,即整个包封呈现无感状态,从而整个电阻器无电感值。但是实际工程应用及工艺中,单一包封的正反绕组很难做到完全相同,因此空间感应磁场无法完全中和,即单一包封电感值是很难做到绝对无感或十分趋近于零的。为得到对电感值要求十分苛刻的新型无感电阻器,本实施例采用三包封的绕组线,达到包封绕组间的磁场叠加中和的目的。绕组线采用扁铝线或扁铜线,具有可塑性强、抗氧化和温升计算精准等优点,而且可以提高电阻器的动热稳定电流值。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