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负载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360发布日期:2019-03-27 09:5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终端负载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载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终端负载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GJB 8848的逐步实施,现在越来越多的POE保护器件需要通过相应的电磁脉冲测试,尤其是PCI电流注入测试,测试时需对安装POE保护器的设备进行100A-5000A的20/500-550ns电流波测试,测试初期以将实际设备安装在后端进行,经常存在POE保护器不能提供合格的保护效果,导致设备损坏,测试成本极其高昂。因此现在常使用终端负载来替代终端设备,对保护器的防护效果进行测试,分析通过保护器后的残余电流和残余电压来判定保护器是否能够起到防护效果,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由于不同设备、系统、线路的等效阻抗不一致,需用0.5Ω、2Ω和50Ω等几种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设备、系统、线路的模拟,当一套设备存在多个不同接口时,测试过程中常需要在几种不同阻值的电阻之间进行来回调换。

现在大部分场所使用测试方式,测试时根据设备、系统、线路将放置于保管箱内的终端负载拿出,并带到测试环境后进行逐一更换和收回,并将电阻直接暴露在测试环境中进行测试。不但更换电阻流程繁琐,浪费时间。而连接端口使用螺丝紧固,存在连接不可靠的问题。并且当保护器损坏时,测试高压会直接加载在裸露在外的电阻两端,对周边设备、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并且残余电压的测量使用传统极板式脉冲分压器,体积大,存在干扰,自身寄生参数高,精度低。

总之现有的终端负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电阻安装、更换繁琐,需使用螺丝紧固,存在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②、电阻自身金属件和连接用金属件裸露在测试环境中,对周边设备、人员具有安全隐患;

③、裸露的电阻会受到强电磁干扰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④、残余电压测量繁琐,使用普通脉冲分压器测量,接线麻烦,体积大,存在干扰,自身寄生参数高,影响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负载箱结构,通过负载箱体与对应的接插座结构进行连接,便捷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终端负载箱结构,包括负载箱体和覆盖在负载箱体顶部的箱盖;

所述箱盖用于安装接插座接口;

所述负载箱体用于安装负载电阻;

所述负载箱体与箱盖相连接以使得负载箱体和箱盖电气导通从而形成屏蔽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载箱体用于安装负载电阻,箱盖用于安装接插座接口和密闭负载箱体用,负载箱体与箱盖之间电气导通,从而能够在箱体内部形成屏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载箱体和箱盖二者为螺栓连接、搭扣连接或者焊接的至少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负载箱体和箱盖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连接以形成屏蔽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载箱体和箱盖都采用金属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载箱体和箱盖的金属材质若为不锈钢材质,抗腐蚀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载箱体的壁面上设置着连接接地线的接地螺栓一;

所述负载箱体中通过接地螺栓二把负载电阻连接在所述负载箱体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负载箱体的壁面上设置着连接接地线的接地螺栓一;所述负载箱体中通过接地螺栓二把负载电阻连接在所述负载箱体中。与负载箱体之间使用穿孔满焊工艺确保可靠的电气连接和机械强度。与负载箱体之间使用穿孔满焊工艺确保可靠的电气连接和机械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终端负载箱结构还包括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

所述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的一端用于与高压测试线缆端的接插头连接,所述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接地螺栓二把负载电阻连接在所述负载箱体中;

所述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包括接插座接口,所述接插座接口中嵌入有接插座,所述接插座接口的一端经箱盖伸进所述负载箱体中;

所述接插座接口的外壁上套接着屏蔽管套;

所述接插座接口的底端与快速接头连接,所述快速接头的顶端为环状弹性接口,所述环状弹性接口套接在所述接插座接口的底端,所述底端为螺纹口一与所述负载电阻连接;

所述快速接头的外壁上开有外螺纹,所述屏蔽管套的外壁上也开有外螺纹,而套管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套管把所述快速接头与所述屏蔽管套连接起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状屏蔽管套用于加强接插座接口对周边的绝缘性能,增加爬电距离,所述圆环状屏蔽管套使用尼龙66 材料制作,介电强度达23.6KV/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载电阻为固体无感电阻或液体无感电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负载电阻为固体无感电阻,该固体无感电阻或液体无感电阻可耐受最高5KA电流冲击不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两个快速接头之间通过短接排短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相邻两个快速接头之间通过短接排短接,以此将负载电阻上的残余电压进行传导后得到等电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个箱内放置多个终端负载电阻,通过专用快速高压接头进行连接,便捷、可靠。

2、引入了绝缘结构,增加了测试的安全性。

3、外层负载箱体使用金属结构,并做接地处理,内部发生绝缘击穿,也只能对外壳放电,但外壳接地不会对周边设备、人员造成威胁,增加了安全性。

4、外层负载箱体起到衰减电磁干扰的功能,测试数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终端负载箱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盖;2、负载箱体;3、接地螺栓一;4、接地螺栓二;5、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5-1、接插座接口;5-2、圆环状屏蔽管套;5-3、快速接头;5-4、套管;5-5负载电阻;6、短接排;7、接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终端负载箱结构,包括中空的负载箱体2和覆盖在负载箱体2顶部的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1;负载箱体2为中空长方体结构,箱盖1为长方体结构。

箱盖1用于安装接插座接口5-1;

负载箱体2用于安装负载电阻5-5。

负载箱体2与箱盖1相互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搭扣连接、焊接等任意一种连接方式或者其组合,只要能够使得负载箱体2和箱盖1之间电气导通从而形成整体的屏蔽结构即可。当然,为了方便对负载箱体进行安装、拆卸,其连接方式优选采用搭扣连接。

负载箱体2和箱盖1都采用不锈钢材质,负载箱体2和箱盖1的厚度均为2mm。

负载箱体2的壁面上设置着连接接地线的接地螺栓一3;

负载箱体2中通过接地螺栓二4把负载电阻5-5连接在负载箱体 2中。接地螺栓一3为M8螺杆,与负载箱体之间使用焊接工艺确保可靠的电气连接和机械强度。接地螺栓二4为为M8螺杆,与负载箱体之间使用焊接工艺确保可靠的电气连接和机械强度,该接地螺栓一 3作为接线杆来与接线帽来把接地线连接起来。

终端负载箱结构还包括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5;

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5的一端用于与高压测试线缆端的接插头连接,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5的另一端通过接地螺栓二4把负载电阻 5-5连接在负载箱体2中。

上述所说的负载电阻与箱体、负载电阻与底线的连接方式不仅仅限于采用接地螺栓,其同样也可以采用导线焊接、本体焊接等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接地螺栓为优选方式。

注入式快接插座装置5包括接插座接口5-1,接插座接口5-1为顶壁开口的圆柱状结构,接插座接口5-1中以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有接插座7,也就是在顶壁开口中以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有接插座7,接插座与高压测试线缆端的接插头相适配,接插座用于与高压测试线缆端的接插头连接,接插座接口5-1的一端经箱盖1伸进负载箱体2中;接插座接口5-1的材料为黄铜材料。

接插座接口5-1的外壁上套接着圆环状屏蔽管套5-2;圆环状屏蔽管套5-2用于加强接插座接口5-1对周边的绝缘性能,增加爬电距离,圆环状屏蔽管套5-2使用尼龙66材料制作,介电强度达23.6KV/mm。

接插座接口5-1的底端与快速接头5-3连接,快速接头5-3的顶端为环状弹性接口,环状弹性接口套接在接插座接口5-1的底端,利于接插座接口5-1与环状弹性接口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底端为M8 螺纹口一与圆柱状负载电阻5-5的外壁上开有的外螺纹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环状弹性接口的材料使用铍铜材料,螺纹口一的材料使用黄铜材料,环状弹性接口与螺纹口一之间通过圆柱状套筒连接起来。

快速接头5-3的外壁上开有外螺纹,屏蔽管套5-2的外壁上也开有外螺纹,而套管5-4的内壁上开有内螺纹,套管5-4通过其内壁上开有的内螺纹与快速接头5-3的外壁上开有的外螺纹以及屏蔽管套 5-2的外壁上也开有的外螺纹螺接来把快速接头5-3与屏蔽管套5-2 连接起来。

负载电阻5-5为液体无感电阻或固体无感电阻,优选的,采用固体无感电阻可耐受最高5KA电流冲击不损坏,固体无感电阻的电阻值为0.5Ω、2Ω或50Ω。

相邻两个快速接头之间通过短接排短接,以此将负载电阻上的残余电压进行传导后得到等电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