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5007发布日期:2019-02-01 19:4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电力输送网络密布,在网络的的末端均需要变压器来进行电压转换,来保证将近15亿人口的用电需求。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变压器在工作时,电器部件所产生的温度,只能通过平整光滑的金属外壳的外表面散热,散热条件较差,不利于电器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包括底板、电力变压器本体、内壳、外壳、半导体制冷片、水泵、蓄水箱和风机;所述底板上端设置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上端设置电力变压器本体;所述减震板和电力变压器本体俩端连接处设置固定装置;所述电力变压器本体外部设置内壳,内壳外部设置外壳;所述外壳内壁设置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设置人字形顶棚;所述人字形顶棚下端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右端设置水泵,水泵下端设置进水管道,进水管道末端设置吸热管道,吸热管道末端设置回水管道;所述吸热管道由多个弧形管道制成;所述蓄水箱左端设置风机,风机下端设置进风管道;所述风机背部设置驱动电机;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排气管道,排气管道末端连接内壳;所述排气管道左端设置防尘罩;所述内壳两侧底端设置进风口;所述外壳底部左端设置电路控制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外壳的左端、右端和顶端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进水管道采用多个U型管道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板、外壳和人字形顶棚表面设置一层吸热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件、上固定件、螺纹杆、螺母。所述下固定件上端设置螺纹杆,螺纹杆上端设置上固定件,上固定件上端设置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电力变压器本体上端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电路控制柜上端设置无线接收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无线接收装置采用无线传输连接远程控制端;所述远程控制端为PC端或手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运行可靠,通过风冷,水冷两种不同的吸热方式进行吸热,散热效率更高,散热性能更好,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减震板、3-电力变压器本体、4-固定装置、5-内壳、6-外壳、7-半导体制冷片、8-支撑杆、9-人字形顶棚、10-回水管道、11-水泵、12-蓄水箱、13-风机、14-进气管道、15-进水管道、16-排气管道、17-吸热管道、18-电路控制柜、19-冷风进口、20-无线接受装置、21-温度传感器、41-下固定件、42-上固定件、43-螺纹杆、4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力变压器,包括底板1、电力变压器本体3、内壳5、外壳6、半导体制冷片7、水泵11、蓄水箱12和风机13;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减震板2,减震板2内部设置减震弹簧,减少变压器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所述减震板2上端设置电力变压器本体3;所述减震板2和电力变压器本体3俩端连接处设置固定装置4,对两者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力变压器本体3外部设置内壳5,内壳5外部设置外壳6,对变压器进行保护和散热;所述内壳5、外壳6与底板1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与螺栓连接相比固定效果更好;所述外壳6内壁设置半导体制冷片7,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外壳6的左端、右端和顶端内壁,在内壳5的协助下形成制冷空间,对变压器进行散热;所述外壳6上端设置支撑杆8,支撑杆8上端设置人字形顶棚9,对设备进行防护和降温;所述人字形顶棚9下端设置蓄水箱12,提供设备运行所需水资源;所述蓄水箱12右端设置水泵11,水泵11下端设置进水管道15,进水管道15末端设置吸热管道17,吸热管道17末端设置回水管道10,回水管道10末端连接蓄水箱12,形成一个水循环管路,吸收电力变压器本体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电力变压器本体3进行散热;所述进水管道15采用多个U型管道制成,接触面积更广,吸冷效果更好;所述吸热管道17由多个弧形管道制成,接触面积更广,吸热效果更好,提高了散热效率;所述蓄水箱12左端设置风机13,风机13下端设置进风管道14,对外壳6内部形成空气流通,增加散热效率;所述风机13背部设置驱动电机,为电机13的运行提供动力;所述外壳6两侧设置排气管道16,排气管道16末端连接内壳5,对吸收热量后的气体进行排出;所述排气管道16左端设置防尘罩,对排气管道16进行保护,防止小型动物和污染物进入;所述内壳5两侧底端设置进风口19,实现内壳5与外壳6内部空间的气体交流;所述外壳6底部左端设置电路控制柜18,采用绝缘铜导线电性连接外部电源和装置用电设备,为装置用电设备提供电力和电路保护;所述底板1、外壳6和人字形顶棚9表面设置一层吸热材料,防止外部温度对设备运行产生影响。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1中,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下固定件41、上固定件42、螺纹杆43、螺母44;所述下固定件41上端设置螺纹杆43,螺纹杆43上端设置上固定件42,上固定件42上端设置螺母44,进行固定连接,防止电力变压器本体3发生位置移动;所述上固定件42左端固定在电力变压器本体3底端,上端设有通孔;所述下固定件41底端固定在减震板2上。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与实施例1相比,所述电力变压器本体3上端设置温度传感器21,进行对电力变压器本体3温度的监控;所述电路控制柜18上端设置无线接收装置20,采用无线传输连接远程控制端,进行信息传送;所述远程控制端为PC端或手机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力变压器本体3开始工作时,通过吸热管道17的设置,在水泵11的协助下,进行吸热,通过风机13的设置,在排气管道16的作用下,通过空气流动,进行二次吸热,进而降温,再通过半导体制冷片7的设置,对吸热后的水和空气进行制冷处理,使得吸热效率更高,降温更加彻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运行可靠,通过风冷,水冷两种不同的吸热方式进行吸热,散热效率更高,散热性能更好,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