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绝缘结构的组合式电容器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7615发布日期:2019-01-25 17:1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绝缘结构的组合式电容器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绝缘结构的组合式电容器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在壳体内进行灌封前的至少两个芯子之间,一般需要用纸片或纸板在两芯子之间进行绝缘隔离,其操作效率低,而且容易松脱,隔离效果差,设计不够科学,导致绝缘性能差,容易导致两芯子之间触碰后出现打火、放电等现象,从而引起容量变化,设备无法工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专用的绝缘结构,使两芯子之间很好地实现绝缘隔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有绝缘结构的组合式电容器芯子,其结构合理、合理,通过专用的绝缘隔离结构,不仅方便了引出端子的布置,而且能更好地解决芯子之间的爬电问题,使绝缘性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使电容器能够在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绝缘结构的组合式电容器芯子,包括至少两相邻设置的第一芯子和第二芯子,第一芯子的顶面焊接有第一引出端子,第二芯子的顶面连接有第二引出端子,其特征是,还包括由顶板和侧板组成的“7”字形绝缘片,侧板设置在第一芯子和第二芯子的侧壁之间,顶板延伸至第一芯子的顶面,第二芯子的顶面焊接有电极片,电极片另一端延伸至顶板上并焊接有第二引出端子。

采用该结构的电容器芯子,通过增加“7”字形绝缘片,而且该绝缘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或其他材质,并且侧板可以首先隔绝两芯子侧壁之间的接触,顶板可以隔绝电极片和第二引出端子与第一芯子顶面的接触,并且使第二引出端子可以固定在顶板内,结构紧凑、合理,不仅方便了引出端子的布置,而且能更好地解决芯子之间的爬电问题,使绝缘性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使电容器能够在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具体地,顶板边缘向上延伸有爬电挡墙;增加了电极片与第一芯子顶面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了爬电现象的发生,起到更好地绝缘阻隔作用。

爬电挡墙设有对角位,对角位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使电极片起到限位作用,同时避免电极片延伸过长,导致电极片与第一引出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缩短,而出现爬电现象。

顶板设有缺口,电极片另一端穿过缺口延伸入顶板内,缺口延伸至第二芯子的顶面上构成搭桥板;缺口方便电极片穿过进入顶板,搭桥板支撑在第二芯子的顶面,使绝缘片在放置时得到支撑,结构更加能稳定、可靠。

爬电挡墙下方的顶板两侧水平延伸有爬电延伸条;同样地,增加了电极片与第一芯子顶面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了爬电现象的发生,起到更好地绝缘阻隔作用。另外第一引出端子焊接在第一芯子的顶面时,烙铁容易破坏爬电挡墙,增加爬电延伸条可以保护爬电挡墙,保证爬电距离足够。

靠近侧板的顶板底面排列有多条第一凸筋,第一凸筋压抵在第一芯子的顶面;第一凸筋可以提高绝缘片的整体强度,而且第一凸筋还可以垫高顶板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以及爬电距离。

靠近侧板的搭桥板底面排列有多条第二凸筋,第二凸筋压抵在第二芯子的顶面;第二凸筋可以提高绝缘片的整体强度,而且第二凸筋还可以垫高搭桥板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以及爬电距离。

侧板的侧面设有与顶板连接的侧面板;增加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绝缘结构的组合式电容器芯子,其结构合理、合理,通过专用的绝缘隔离结构,不仅方便了引出端子的布置,而且能更好地解决芯子之间的爬电问题,使绝缘性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使电容器能够在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片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片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片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带有绝缘结构的组合式电容器芯子,包括至少两相邻设置的第一芯子1和第二芯子2,第一芯子1的顶面焊接有第一引出端子3,第二芯子2的顶面连接有第二引出端子4,其特征是,还包括由顶板5和侧板6组成的“7”字形绝缘片7,侧板6设置在第一芯子1和第二芯子2的侧壁之间,顶板5延伸至第一芯子1的顶面,第二芯子2的顶面焊接有电极片8,电极片8另一端延伸至顶板5上并焊接有第二引出端子4。

采用该结构的电容器芯子,通过增加“7”字形绝缘片7,而且该绝缘片7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或其他材质,并且侧板6可以首先隔绝第一芯子1和第二芯子2的侧壁之间的接触,顶板5可以隔绝电极片8和第二引出端子4与第一芯子1顶面的接触,并且使第二引出端子4可以固定在顶板5内,结构紧凑、合理,不仅方便了引出端子(第一引出端子3、第二引出端子4)的布置,而且能更好地解决第一芯子1和第二芯子2之间的爬电问题,使绝缘性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使电容器能够在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具体实施方案:

顶板5边缘向上延伸有爬电挡墙501;增加了电极片8与第一芯子1顶面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了爬电现象的发生,起到更好地绝缘阻隔作用。

爬电挡墙501设有对角位501-1,对角位501-1上设有限位块502;限位块502使电极片8起到限位作用,同时避免电极片8延伸过长,导致电极片8与第一引出端子3之间的爬电距离缩短,而出现爬电现象。

顶板5设有缺口503,电极片8另一端穿过缺口503延伸入顶板5内,缺口503延伸至第二芯子2的顶面上构成搭桥板9;缺口503方便电极片8穿过进入顶板5,搭桥板9支撑在第二芯子2的顶面,使绝缘片7在放置时得到支撑,结构更加能稳定、可靠。

爬电挡墙501下方的顶板5两侧水平延伸有爬电延伸条504;同样地,增加了电极片8与第一芯子1顶面之间的爬电距离,避免了爬电现象的发生,起到更好地绝缘阻隔作用。另外第一引出端子3焊接在第一芯子1的顶面时,烙铁容易破坏爬电挡墙,增加爬电延伸条504可以保护爬电挡墙501,保证爬电距离足够。

靠近侧板6的顶板5底面排列有多条第一凸筋505,第一凸筋505压抵在第一芯子1的顶面;第一凸筋505可以提高绝缘片7的整体强度,而且第一凸筋505还可以垫高顶板5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以及爬电距离。

靠近侧板6的搭桥板9底面排列有多条第二凸筋901,第二凸筋901压抵在第二芯子2的顶面;第二凸筋901可以提高绝缘片7的整体强度,而且第二凸筋901还可以垫高搭桥板9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以及爬电距离。

侧板6的侧面设有与顶板5连接的侧面板10;增加绝缘片7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