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串、并联均适用的电池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5712发布日期:2019-05-11 00:59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电池串、并联均适用的电池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盒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串、并联均适用的电池盒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电池盒由盒体和盖体构成,盒体和盖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恰可容置电池的中空腔,中空腔内设置用于实现电池与多功能相机电源端子之间电连接的导体。现有的可充放电的电池盒结构只能是并联或串联结构,不能同时满足电池并联和串联结构,导致输出电压等单一化,且若需实现同时满足串、并联结构,要重新开模或改模,也增加了成本。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串、并联均适用的电池盒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充放电的电池盒结构不能同时满足电池并联和串联结构,导致输出电压等单一化,且改重新开模或改模会增加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串、并联均适用的电池盒结构,包括上盖组件和设置于上盖组件下端的底壳,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板和分别设置于上盖板两侧的导电弹簧;设置于导电弹簧之间的固定螺母,固定螺母穿过上盖板与设置于上盖板上的旋钮连接,上盖板上还设有弹簧顶针,底壳内部设有内部组件,内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壳底部的PCB板;设置于PCB板中部,且与固定螺母对应的固定螺母套;设置于固定螺母套一侧,且与弹簧顶针对应的铜柱,铜柱上端设有铜柱接口,铜柱下端与PCB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簧顶针设置于导电弹簧中部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簧顶针与上盖板为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铜柱与PCB板垂直。有益效果如下:改变电池盒不能同时满足电池并联和串联结构,导致输出电压等单一化问题,实用性强,不需要更改重新开模或改模就可以达到电池可以并联或串联的结构,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组件和底壳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组件和内部组件剖面图。【主要部件/组件附图标记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上盖组件3内部组件10上盖板30固定螺母套11固定螺母31PCB板12导电弹簧32铜柱13弹簧顶针33铜柱接口2底壳4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参照图1~图4,一种电池串、并联均适用的电池盒结构,包括上盖组件1和设置于上盖组件1下端的底壳2,上盖组件1包括上盖板10和分别设置于上盖板10两侧的导电弹簧12;设置于导电弹簧12之间的固定螺母11,固定螺母11穿过上盖板10与设置于上盖板10上的旋钮4连接,上盖板10上还设有弹簧顶针13,底壳2内部设有内部组件3,内部组件3包括设置于底壳2底部的PCB板31;设置于PCB板31中部,且与固定螺母11对应的固定螺母套30;设置于固定螺母套30一侧,且与弹簧顶针13对应的铜柱32,铜柱32上端设有铜柱接口33,铜柱32下端与PCB板31连接。弹簧顶针13作为电池电流传导的负极或信号处理的线路,配不同的电路板实现此功能(如8.4V或者4.2V的供电电路板),旋转旋钮4,固定螺母11下行使弹簧顶针13下移,铜柱32接触PCB板31,将内部电池并联;将旋钮4回旋,固定螺母11上行使弹簧顶针13上移,铜柱32与PCB板31断开连接,变为串联电路供电。使输出电压方式不单一,满足更多场景的供电方式,且不用重新开模。参照图2,优选地,弹簧顶针13设置于导电弹簧12中部一侧。参照图2,优选地,弹簧顶针13与上盖板10为可拆卸连接。考虑到弹簧顶针13可能需要更换,因此在更换或不需要使用这种串并一体结构时可以将顶针取下。参照图3,优选地,铜柱32与PCB板31垂直。由于弹簧顶针13是从上往下运动,铜柱32与PCB板31设为相互垂直状态有利于受力。工作原理如下:弹簧顶针13挤压铜柱32使铜柱32与PCB板31连接通电,从而切换供电模式。具体为,旋转旋钮4,固定螺母11下行使弹簧顶针13下移,铜柱32接触PCB板31,将内部电池并联;将旋钮4回旋,固定螺母11上行使弹簧顶针13上移,铜柱32与PCB板31断开连接,变为串联电路供电。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