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热阻隔膜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5277发布日期:2019-02-01 19:5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热阻隔膜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低热阻隔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是相当于断路的,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藏电荷的元件,也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这样的情况是在没有超过电容器的临界电压的前提条件下的,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是相对绝缘的,当物质两端的电压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物质是都可以导电的,我们称这个电压叫击穿电压。

原有的电容器在使用时,焊接在电路板上,但是电容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且由于电路板体积较小,多个电子元件均焊接在电路板上,元器件之间的热量会相互影响,且聚集,更加不容易散热,因此需要阻止元器件间热量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热阻隔膜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的电容器在使用时,焊接在电路板上,但是电容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且由于电路板体积较小,多个电子元件均焊接在电路板上,元器件之间的热量会相互影响,且聚集,更加不容易散热,因此需要阻止元器件间热量相互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热阻隔膜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壳体组件和低热防护组件,所述电容器壳体组件包括电容器内芯、封装端盖、引脚和防爆端盖,所述电容器内芯为圆柱体状,所述电容器内芯具有铝质外壳,所述电容器内芯的内部设有阳极板、阴极板和绝缘介质,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均固定在所述电容器内芯的内部,且所述阳极板与所述阴极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绝缘介质填充在所述电容器内芯的内部,所述防爆端盖位于所述电容器内芯的下方,所述封装端盖安装于所述防爆端盖的下方,且所述封装端盖与所述防爆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引脚贯穿所述封装端盖伸入至所述电容器内芯内,且所述引脚与所述封装端盖固定连接,所述低热防护组件包括阻热隔层、散热架和防爆壳,所述防爆壳包覆在所述电容器内芯的外部,且所述防爆壳与所述电容器内芯固定连接,所述阻热隔层位于所述防爆壳的外部,且所述阻热隔层与所述防爆壳之间设有所述散热架,并通过所述散热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架为铝合金制成的镂空骨架,所述散热架的导向方向为上下方向。

优选的,所述散热架与所述电容器内芯卡合固定,且所述散热架与所述防爆壳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阻热隔层包括铝箔内衬壳和玻璃纤维壳,所述铝箔内衬壳贴附在所述散热架的外侧壁上,且与所述散热架固定连接,所述铝箔内衬壳与所述玻璃纤维壳之间密封形成真空层。

优选的,所述引脚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引脚分别与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连接,所述引脚上连接有保险丝。

优选的,所述防爆壳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封装端盖上,且与所述封装端盖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容器内芯的外部安装防爆壳,并与防爆壳卡合固定,在防爆壳的外部通过散热架连接有阻热隔层,可通过阻热隔层,对电容本身发出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热量传导到周围元件上,造成热量聚集,同时,通过设置散热架,且散热架的导向方向为上下方向,可把电容散热的热量向上导流,令热量向上散发,利于热量的消散,且不会使周围的热量聚集相互影响,造成热量不容易消散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电容器壳体组件;11、电容器内芯;111、阳极板;112、阴极板;113、绝缘介质;12、封装端盖;13、引脚;14、防爆端盖;20、低热防护组件;21、阻热隔层;211、铝箔内衬壳;212、真空层;213、玻璃纤维壳;22、散热架;23、防爆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热阻隔膜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壳体组件10和低热防护组件20,电容器壳体组件10包括电容器内芯11、封装端盖12、引脚13和防爆端盖14,电容器内芯11为圆柱体状,电容器内芯11具有铝质外壳,电容器内芯11的内部设有阳极板111、阴极板112和绝缘介质113,阳极板111和阴极板112均固定在电容器内芯11的内部,且阳极板111与阴极板112之间具有间隙,绝缘介质113填充在电容器内芯11的内部,防爆端盖14位于电容器内芯11的下方,封装端盖12安装于防爆端盖14的下方,且封装端盖12与防爆端盖14固定连接,引脚13贯穿封装端盖12伸入至电容器内芯11内,且引脚13与封装端盖12固定连接,低热防护组件20包括阻热隔层21、散热架22和防爆壳23,防爆壳23包覆在电容器内芯11的外部,且防爆壳23与电容器内芯11固定连接,阻热隔层21位于防爆壳23的外部,且阻热隔层21与防爆壳23之间设有散热架22,并通过散热架2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爆壳23包覆在电容器内芯11的外部,且防爆壳23与电容器内芯11固定连接,阻热隔层21位于防爆壳23的外部,且阻热隔层21与防爆壳23之间设有散热架22,并通过散热架22固定连接,通过在电容器内芯11的外部安装防爆壳23,并与防爆壳23卡合固定,在防爆壳23的外部通过散热架22连接有阻热隔层21,可通过阻热隔层21,对电容本身发出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热量传导到周围元件上,造成热量聚集,同时,通过设置散热架22,且散热架22的导向方向为上下方向,可把电容散热的热量向上导流,令热量向上散发,利于热量的消散,且不会使周围的热量聚集相互影响,造成热量不容易消散的情况。

进一步的,散热架22为铝合金制成的镂空骨架,散热架22的导向方向为上下方向。

本实施例中,散热架22为铝合金制成的镂空骨架,散热架22的导向方向为上下方向,可把电容散热的热量向上导流,令热量向上散发,利于热量的消散,且不会使周围的热量聚集相互影响,造成热量不容易消散的情况。

进一步的,散热架22与电容器内芯11卡合固定,且散热架22与防爆壳23粘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散热架22与电容器内芯11卡合固定,且散热架22与防爆壳23粘接固定,可通过阻热隔层21,对电容本身发出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热量传导到周围元件上,造成热量聚集。

进一步的,阻热隔层21包括铝箔内衬壳211和玻璃纤维壳213,铝箔内衬壳211贴附在散热架22的外侧壁上,且与散热架22固定连接,铝箔内衬壳211与玻璃纤维壳213之间密封形成真空层212。

本实施例中,阻热隔层21包括铝箔内衬壳211和玻璃纤维壳213,铝箔内衬壳211贴附在散热架22的外侧壁上,且与散热架22固定连接,铝箔内衬壳211与玻璃纤维壳213之间密封形成真空层212,利用铝箔内衬壳211和玻璃纤维壳213可对内部产生的热量和外部的热量进行阻隔,使内部的热量不会向周围散热,只通过散热架22向上部散热,避免热量堆积。

进一步的,引脚13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引脚13分别与阳极板111和阴极板112连接,引脚13上连接有保险丝。

本实施例中,引脚13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引脚13分别与阳极板111和阴极板112连接,引脚13上连接有保险丝,通过两个引脚13与外部电路接通,对电路进行耦合、滤波、高频消振等作用,通过设有保险丝,可对电容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防爆壳23的底端固定于封装端盖12上,且与封装端盖12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爆壳23的底端固定于封装端盖12上,且与封装端盖12密封连接,可在电容过载时,防止电容起火,烧坏旁边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通过在电容器内芯11的外部安装防爆壳23,并与防爆壳23卡合固定,在防爆壳23的外部通过散热架22连接有阻热隔层21,可通过阻热隔层21,对电容本身发出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热量传导到周围元件上,造成热量聚集,同时,通过设置散热架22,且散热架22的导向方向为上下方向,可把电容散热的热量向上导流,令热量向上散发,利于热量的消散,且不会使周围的热量聚集相互影响,造成热量不容易消散的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