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铺机总控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5402发布日期:2019-03-19 20:4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摊铺机总控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摊铺机总控线束结构。



背景技术:

在摊铺机设备中都需要用到线束连接结构,现有摊铺机设备是电脑控制线束的结构设计,大多采用分散型线束,通过多线缆、多电路连接受控装置或部件,因此,摊铺机设备内部的线束布置错综复杂,不但加长了布置线束的长度,使得线缆用量增加而且安装耗时费力,还容易发生错接,导致电脑线路板烧坏,从而影响摊铺机设备的电性能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摊铺机设备连接线束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摊铺机总控线束结构,从而实现合理分布线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摊铺机总控线束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线和第二主线,设于第二主线上的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设于第一支线末端的若干第一分支线,以及设于第二支线末端的若干第二分支线,所述第二主线的端部深入穿在第一主线的端部内,所述第一主线的前端连接有分离的若干第一连接器,各第一分支线的末端均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分支线与第二连接器之间设有第一护套,各第二分支线的末端均设有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二分支线与第三连接器之间设有第二护套。

具体的,所述第一主线的外部包裹设有波纹管。

具体的,所述第二主线的外部包裹设有编织网管。

具体的,所述第二主线上设有橡胶卡环。

具体的,所述第二主线的末端与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的连接处、第一支线与若干第一分支线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支线与若干第二分支线的连接处均设有用于分离线束的卡扣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摊铺机总控线束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由第一主线、第二主线、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的端部连接器相对应接入摊铺机设备,各线束连接简洁有序,优化线芯排布,防止线材错乱;第二主线的端部深入穿在第一主线的端部内,方便对接以及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主线和第二主线的对接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第一主线、11第一连接器、2第二主线、21第一支线、22第二支线、23第一分支线、24第二分支线、25橡胶卡环、3卡扣件、4第二连接器、41第一护套、5第三连接器、51第二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摊铺机总控线束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线1和第二主线2,设于第二主线2上的第一支线21和第二支线22,设于第一支线21末端的若干第一分支线23,以及设于第二支线22末端的若干第二分支线24。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线1的外部包裹设有波纹管,第二主线2的外部包裹设有编织网管,第二主线2的端部深入穿在第一主线1的端部内。

第一主线1的前端连接有分离的若干第一连接器11,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的数量为两个。

第二主线2上设有橡胶卡环25,第二主线2的末端与第一支线21和第二支线22的连接处、第一支线21与若干第一分支线23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支线22与若干第二分支线24的连接处均设有用于分离线束的卡扣件3。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支线23的数量为两条,第二分支线24的数量为两条。

各第一分支线23的末端均设有第二连接器4,且第一分支线23与第二连接器4之间设有第一护套41。

各第二分支线24的末端均设有第三连接器5,且第二分支线24与第三连接器5之间设有第二护套51。

应用本实施例时,由第一主线1、第二主线2、第一支线21和第二支线22的端部连接器相对应接入摊铺机设备,各线束连接简洁有序,优化线芯排布,防止线材错乱;第二主线2的端部深入穿在第一主线1的端部内,方便对接以及拆卸更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