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收割机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814发布日期:2019-05-15 22:5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智能收割机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智能收割机数据线。



背景技术:

机动车线束是机动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机动车电路。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经济型普通汽车还是农用车等等,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及发动机上的电器配置、功能也越来越多,因此发动机上的电器件几乎遍布于发动机的每个角落。将这些电器件连接起来就靠发动机线束来体现。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无规律地纵横交错在发动机上;特别是收割机等农用工具用车,有些线会出现重叠设置,发动机运转时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磨擦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因走向和布置的不合理而占用发动机外部很大的空间,从而导致发动机整体占用空间大,影响发动机的紧凑性;而且在后期的维修和维护时存在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收割机数据线,其能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收割机等农用工具车因线束布置不合理等情况而导致发动机整体占用空间大,影响发动机紧凑性和不便于后期的维修和维护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收割机数据线,包括有主线路;所述主线路导通连接有第一支线路~第二十一支线路,所述第一支线路~第二十支线路的每一条支线路上均设有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分别为第一连接器~第二十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第二十连接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线路~第二十支线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十一支线路上连接有多个插接片;所述第二支线路~第七支线路位于主线路的首端,第一支线路和第十七支线路~第二十一支线路位于主线路的中间端,第八支线路~第十六支线路位于主线路的末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器和第七连接器的结构相同,该第二连接器和第七连接器的插接口内设有多个容线槽;所述第十八连接器、第十九连接器和第二十连接器的结构相同,该第十八连接器、第十九连接器和第二十连接器的插接口内设有多个第一插接端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侧设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十八连接器两侧设有第二扣合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支线路和第五支线路是呈螺旋式双绞线结构设置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线路具有四根导线,每两根导线呈螺旋式双绞线结构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线路~第六支线路、第九支线路~十支线路、第十七支线路~第二十支线路的导线均分别收集在多个套管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所述多个套管分别为第一套管~第七套管,该第二支线路和第三支线路收集在第一套管中、第四支线路和第五支线路收集在第二套管中、第六支线路收集在第三套管中、第九支线路收集在第四套管中、第十支线路~第十一支线路收集在第五套管中、第十七支线路~第十九支线路收集在第六套管中、第二十支线路收集在第七套管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套管~第七套管的末端均设有扎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多个支线路进行相应的分类设置在主线路的首端、中间端和末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农用工具车因线束布置不合理等情况而导致发动机整体占用空间大,影响发动机紧凑性和不便于后期的维修和维护等问题。通过将支线路分别收集在多个套管中,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对各支线路进行有规律的分类,线束不会出现重叠设置,杜绝了发动机运转时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磨擦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的问题发生。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B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C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P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P18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连接器P2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线路 21、插接片

22、容线槽 23、第一插接端子

24、第一扣合部 25、第二扣合部

31、第一套管 32、第二套管

33、第三套管 34、第四套管

35、第五套管 36、第六套管

37、第七套管 40、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智能收割机数据线,该数据线包括有主线路10和与主线路10连接的多条支线路。

其中:所述主线路10导通连接有第一支线路A1~第二十一支线路A21,所述第一支线路A1~第二十支线路A20的每一条支线路上均设有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分别为第一连接器P1~第二十连接器P20,第一连接器P1~第二十连接器P20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线路A1~第二十支线路A20一一对应连接。具体地说,所述第一连接器P1设于第一支线路A1上、第二连接器P2设于第二支线路A2上、第三连接器P3设于第三支线路A3上、第四连接器P4设于第四支线路A4上、第五连接器P5设于第五支线路A5上、第六连接器P6设于第六支线路A6上、第七连接器P7设于第七支线路A7上、第八连接器P8设于第八支线路A8上、第九连接器P9设于第九支线路A9上、第十连接器P10设于第十支线路A10上、第十一连接器P11设于第十一支线路A11上、第十二连接器P12设于第十二支线路A12上、第十三连接器P13设于第十三支线路A13上、第十四连接器P14设于第十四支线路A14上、第十五连接器P15设于第十五支线路A15上、第十六连接器P16设于第十六支线路A16上、第十七连接器P17设于第十七支线路A17上、第十八连接器P18设于第十八支线路A18上、第十九连接器P19设于第十九支线路A19上、第二十连接器P20设于第二十支线路A20上、第二十一连接器P21设于第二十一支线路A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线路A2~第七支线路A7位于主线路10的首端,第一支线路A1和第十七支线路A17~第二十一支线路A21位于支线路的中间端,第八支线路A8~第十六A16位于主线路10的末端。

所述第二十一支线路A21上连接有多个插接片21,该插接片21为相同规格的六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插接片21均呈长方形结构设置,使用时,该插接片21有三个处于连接状态,而另外三个处于未连接状态;这样,当损坏时就可以快速地进行更换而不需要将整个连接器进行更换,节省了维修时间。所述第二连接器P2和第七连接器P7的结构相同,该第二连接器P2和第七连接器P7的插接口内设有多个容线槽22;所述第十八连接器P18、第十九连接器P19和第二十连接器P20的结构相同,该第十八连接器P18、第十九连接器P19和第二十连接器P20的插接口内设有多个第一插接端子23。因为大多采用结构相同的连接器,这样在制作此种线束时就可以大大地降低了生产周期,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库存。所述第四支线路A4和第五支线路A5是呈螺旋式双绞线结构设置的,所述第二支线路A2具有四根导线,每两根导线呈螺旋式双绞线结构设置。把两根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加之,所述第二连接器P2的一侧设有第一扣合部24,所述第十八连接器P18两侧设有第二扣合部25。通过设置的扣合部可以使得连接器连接更为可靠,保证了发动机运转时不易松脱。

所述第二支线路A2~第十六支线路A6、第九支线路A9~第十支线路A10、第十七支线路A17~第二十支线路A20的导线均分别收集在多个套管中。所述多个套管分别为第一套管31、第二套管32、第三套管33、第四套管34、第五套管35第六套管36和第七套管37,该第二支线路A2和第三支线路A3收集在第一套管31中,第四支线路A4和第五支线路A5收集在第二套管32中,第六支线路A6收集在第三套管33中,第九支线路A9收集在第四套管34中,第十支线路A10和第十一支线路A11收集在第五套管35中,第十七支线路A17、第十八支线路A18和第十九支线路A19收集在第六套管36中,第二十支线路A20收集在第七套管37中。所述第一套管31、第二套管32、第三套管33、第四套管34、第五套管35、第六套管36和第七套管37的末端均设有扎带40,设置的扎带40一方面可以使得线束与套管之间固定牢固,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灰层、水能杂质进入到套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多个支线路进行相应的分类设置在主线路10的首端、中间端和末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农用工具车因线束布置不合理等情况而导致发动机整体占用空间大,影响发动机紧凑性和不便于后期的维修和维护等问题。通过将支线路分别收集在多个套管中,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对各支线路进行有规律的分类,线束不会出现重叠设置,杜绝了发动机运转时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磨擦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的问题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