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控管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9109发布日期:2019-06-21 23:0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控管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控管,具体是一种磁控管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微波炉磁控管其外观形状基本大同小异,其外观结构主要包括滤波电源输入部分,固定管芯、磁铁和散热器的外壳部分,而滤波电源输入部分外置的穿芯电容会根据微波炉的设计方案,加上客户对铭牌贴纸的要求,有多种不同的方向,而自动化的产线较为简化,生产时基本考虑组件的安装在固定的方向,所以针对该种多变的客户要求,检测工装会因应需求生产或转线时对检测工装进行调整,这会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作容易,通用性强,有效解决检测装置面对不同型号的磁控管而需要进行多次调整的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磁控管的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磁控管的检测装置,包括装夹组件和磁控管,所述装夹组件包括限位构件和检测构件,限位构件呈凹腔状,磁控管装夹在限位构件的凹腔内,限位构件的凹腔外围均布设置有检测构件,检测构件至少设置有四个、且互为对称设置。在限位构件外围的四个方向上设置有检测构件,以满足不同型号的磁控管、不同电容方向的磁控管,便于装夹组件检测各类型的磁控管。

所述限位构件的凹腔上均布设置有用于卡扣磁控管的限位凸块,检测构件设置在限位凸块的一侧。

所述限位凸块至少设置有四个、且互为对称设置。

所述限位凸块上设置有引导斜面。

所述检测构件包括导电铜钉,限位构件外围上每个检测构件都分别设置有两个导电铜钉,每个检测构件上的导电铜钉互为对称设置。

所述检测构件设置有限位孔,导电铜钉上下移动在限位孔内,便于在检测磁控管时,导电铜钉和磁控管电容的插片相互接触。

还包括磁芯,所述磁芯上缠绕有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互为同向绕制。由于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的灯丝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同向绕制的漆包线产生相反的磁场而相互抵消。

所述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的一端分别连接磁控管上的电容,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磁控管上的阴极输入端子,以较低的电压满足灯丝发射电子的要求,达到节能效果。

还包括磁控管的灯丝和扼流线圈,灯丝和扼流线圈互为电连接、且二者之间连接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贴合在磁控管的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检测各种型号磁控管的装夹组件,不同型号、不同电容方向的磁控管在生产过程中都可以不需要停线调整工装的状态下可接通电源进行检测。同时磁控管的扼流线圈采用相同方向绕制的漆包线,由于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的灯丝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同向绕制的漆包线产生相反的磁场而相互抵消。而同向的杂波电流在该扼流线圈上相互抵消,比传统扼流线圈的滤波效果更强。同时对比传统扼流线圈的灯丝电压要求更低,以使较低的电压满足灯丝发射电子的要求,达到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夹组件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夹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夹组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夹组件装夹有磁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夹组件装夹有磁控管的平面图(仰视位置)。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夹组件装夹有磁控管的平面图(左视位置)。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夹组件装夹有磁控管的平面图(主视位置)。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磁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扼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磁控管设置有热敏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热敏电阻连接扼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磁芯,2为磁控管,3为电容,4为阴极输入端子,5为装夹组件,5.1为限位构件,5.2为检测构件,5.3为限位凸块,5.4为引导斜面,5.5为导电铜钉,5.6为限位孔,L为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R为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6为热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8,一种磁控管的检测装置,包括装夹组件5和磁控管2,装夹组件5包括限位构件5.1和检测构件5.2,限位构件5.1呈凹腔状,磁控管2装夹在限位构件5.1的凹腔内,限位构件5.1的凹腔外围均布设置有检测构件5.2,检测构件5.2至少设置有四个、且互为对称设置。装夹组件5采用四个方向向对称结构,不同型号、不同电容方向的磁控管2在生产过程中都可以不需要停线调整工装的状态下可接通电源进行检测。实现不需调整设备可对各种磁控管的检测,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

进一步的说,限位构件5.1的凹腔上均布设置有用于卡扣磁控管2的限位凸块5.3,检测构件5.2设置在限位凸块5.3的一侧。限位凸块5.3至少设置有四个、且互为对称设置。限位凸块5.3上设置有引导斜面5.4。限位构件5.1的四个方向上均设置有检测构件5.2,以满足不同电容3方向的磁控管2。

进一步的说,检测构件5.2包括导电铜钉5.5,限位构件5.1外围上每个检测构件5.2都分别设置有两个导电铜钉5.5,每个检测构件5.2上的导电铜钉5.5互为对称设置。检测构件5.2设置有限位孔5.6,导电铜钉5.5上下移动在限位孔5.6内。限位孔5.6和导电铜钉5.5互为螺纹连接,通过调节导电铜钉5.5在限位孔5.6内的长度,以满足导电铜钉5.5和磁控管2的电容插片相互接触。

参见图9-图10,还包括磁芯1,磁芯1上缠绕有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L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R,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L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R互为同向绕制。由于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L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R的灯丝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同向绕制的漆包线产生相反的磁场而相互抵消,对正常通过的灯丝电流没有起到扼制作用,电源能量基本能作用于灯丝;而由于灯丝端向外传导的杂波电流同向,本实施例的扼流线圈相互产生同向磁场而增大扼流线圈感抗,扼流线圈产生较强的阻尼对杂波电流产生较大的衰减,相对于传统结构的磁控管扼流线圈的滤波效果更强。

进一步的说,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L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R的一端分别连接磁控管2上的电容3,第一扼流线圈漆包线L和第二扼流线圈漆包线R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磁控管2上的阴极输入端子4。

参见图11-图12,还包括磁控管2的灯丝和扼流线圈,灯丝和扼流线圈互为电连接、且二者之间连接有热敏电阻6,热敏电阻6贴合在磁控管2的外壳2.1上。利用热敏电阻6监测磁控管2的外壳2.1温度而有效控制灯丝的加热电压,达到实际需求的灯丝温度要求,降低灯丝非正常的损耗,提高灯丝寿命,即提高磁控管2的寿命。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