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延长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542发布日期:2019-06-11 22:2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延长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器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延长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延长线包括导线、插头及插座,延长线通常在使用时尤其在户外使用时,会有诸多问题存在,例如,延长线会在潮湿的户外环境中或者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常规的延长线在上述两种使用环境中均无法保证延长线的使用安全及稳定状态。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延长线。一种智能延长线,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头、用于适配外部插头的插座、以及电连接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的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控制导线通断的开关;所述插座具有一工作面,该工作面上设有用于适配所述外部插头的插孔,所述工作面的边缘设有环形的密封台阶,所述插座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密封台阶相配合以遮蔽所述插孔的密封端盖,且所述密封端盖上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将所述外部插头保持在适配状态的防脱爪。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台阶的轴向端面为第一密封面,所述密封端盖具有与该第一密封面相贴靠的密封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台阶的内壁为第二密封面,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密封面处在所述外部插头的外周并密封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防脱爪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两防脱爪与所述密封端盖的边缘之间构成U形的防脱卡口。进一步地,所述防脱爪与所述密封端盖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端盖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插座的外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的外侧壁上带有固定架,所述密封端盖安装在该固定架上,还设有作用在所述密封端盖和所述固定架之间、驱使所述密封端盖进入密封状态的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端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密封端盖和所述固定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远程控制开关和机械触发开关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包括与所述导线相固定的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相应的电路元件,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挂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能延长线,该智能延长线通过设置密封台阶及防脱爪,能够有效解决延长线在户外的环境下工作易短路的问题以及智能延长线在移动条件下外部插头意外脱出插座的问题,保证了智能延长线的使用安全及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智能延长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智能延长线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1中开关的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智能延长线100插头10插头外周11插座20工作面21插孔211密封台阶22第一密封面221第二密封面222密封端盖23防脱爪231固定架24弹性件241导线30开关40按钮41集成电路板42继电器43挂耳44以上标号可以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智能延长线100,在室内或户外的环境下用于延长电器的电源线,以适应电器在距离现有插座较远的场合使用。智能延长线100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头10、用于适配外部插头的插座20以及通过电路连接插头10和插座20的导线30。导线30上设置有控制导线30通断的开关40,可切换插头10和插座20之间在电路上的通断。插头10用以电连接室内或者户外的电源,插座20用以接纳外部插头,例如需要使用的电器上所带的电源插头。如图1至图4所示,在插座20远离连接导线30的一端即使用时与外部插头相接触的一侧为工作面21,该工作面21上设有用于适配外部插头的插孔211,工作面21的边缘设有环形的密封台阶22,密封台阶22分布在插孔211所在区域的外周,插座20上转动安装有与密封台阶22相配合以遮蔽插孔211的密封端盖23,且密封端盖23上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将外部插头保持在适配状态的防脱爪231。这里的适配状态指的是外部插头插接在智能延长线100的插座20上。插座20上的密封台阶22可以包裹相适配的外部插头外周,从而达到智能延长线100在使用状态时防水的效果。当插座20未连接外部插头时,密封端盖23可与密封台阶22相配合遮蔽插孔211。插座20中的插孔211形式、密封台阶22尺寸和样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配。智能延长线100中自身的插头10与插座20也可以相互配合,例如将同一根智能延长线100的插头10与插座20相互插接,密封台阶22与插头外周11相互配合密封,达到智能延长线100易收纳且防潮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台阶22可与插座20的外壳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台阶22可选用其他方式固定在插座20工作面21的边缘,例如胶固的方式。密封台阶22的轴向端面为第一密封面221,密封端盖23具有与该第一密封面221相贴靠的密封状态,密封端盖23与第一密封面221贴靠密封即密封端盖23遮蔽插座20的插孔211的状态,能够有效达到防水、防潮及防触电的目的,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密封台阶22的内壁为第二密封面222,使用状态下,第二密封面222与外部插头的外周贴合并密封,防止水流入插座20的插孔211中,此密封设计能够有效避免智能延长线100进水发生自身短路的情况。在密封端盖23的边缘处设有防脱爪231,且防脱爪231为并排设置的两个,两防脱爪231与密封端盖23的边缘之间构成U形的防脱卡口。防脱爪231用以扣住适配状态下的外部插头的尾端,外部插头的尾端落入U型防脱卡口中,能有效防止外部插头意外脱出智能延长线100的插座20。优选地,防脱爪231与所述密封端盖23为一体结构。密封端盖23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插座20的外侧壁上,密封端盖23安装铰链的位置与防脱爪231的位置是密封端盖23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插座20的外侧壁上带有固定架24,密封端盖23安装在该固定架24上,还设有作用在密封端盖23和固定架24之间、驱使密封端盖23进入密封状态的弹性件241。固定架24用以安插弹性件241将密封端盖23固定在插座20外壁上,弹性件241用以连接密封端盖23及固定架24,且弹性件241提供使保持密封端盖23回弹到密封状态的弹力。密封端盖23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架24上,弹性件241为套设在转轴上的卷簧,卷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密封端盖23和固定架24上。当外部插头插接在智能延长线100的插座20上时,防脱爪231借由卷簧的弹力牢牢扣住外部插头的尾端,防止外部插头意外脱出插座20,防脱爪231保证智能延长线100在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优选地,智能延长线100使用的电压为110~125V。如图5所示,开关40包括与导线30相固定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相应的电路元件,壳体的外壁设有挂耳44,通过挂耳44可以悬挂定位智能延长线100。开关40按照触发或控制方式,可以是远程控制开关和机械触发开关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机械触发时,开关40通过常规技术的按压开关实现,通过活动嵌装在壳体上的按钮41,用以手动方式开启或断开智能延长线100。采用远程控制时,开关40包括集成电路板42及继电器43,其中,集成电路板42上设有MCU处理模块以及与该MCU处理模块连接的无线模块,MCU处理模块电连接继电器43。优选地,无线模块收发的无线信号频段为2.4GHz(无线协议802.11b/g/n)。用户通过手机APP发送控制信号至无线模块,无线模块传送信号至MCU处理模块,MCU处理模块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控制驱动继电器43,导线30接入该继电器43的相应触点,可以在继电器43动作时切换通断状态,实现用户远程控制智能延长线100开启或关闭。优选地,手机APP上还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开关40。语音命令在手机上转换成具体指令,之后同上述手机APP直接输入指令原理相同。远程控制开关40和机械触发开关40相结合时,可在电路上将按压开关40与继电器43进行组合或集成,或采用其他形式。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额外的功能扩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有检测单元,可以实时测量通过智能延长线100的电流并传送至MCU处理模块,MCU处理模块将电流换算为功率数据并通过无线模块传输给手机APP,此时,手机APP上可以显示出外部电器的使用功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有定时电路,在设定时间到达时向MCU处理模块发送信号,通知MCU处理模块驱动继电器43,控制智能延长线100开启或关闭。本实施例中智能延长线100,通过设置密封台阶22、密封端盖23及防脱爪231,在外部插头与插座20时插接配合时,密封台阶22与外部插头外周配合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且防脱爪231扣合外部插头的尾端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插头意外脱出的状况,由此保证智能延长线100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安全及稳定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