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防铅酸蓄电池短路的塑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590发布日期:2019-05-31 21:1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用于预防铅酸蓄电池短路的塑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铅酸蓄电池短路的塑壳。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外壳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其多以聚乙烯塑料所制,不但耐酸、耐热、耐震,而且强度高。由于铅酸蓄电池外壳内置有极板组,在使用过程中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极易掉落,这些掉落的活性物质在蓄电池壳体中积累后极易造成正、负极板短路,不仅会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一种用于预防铅酸蓄电池短路的塑壳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极易掉落,并在蓄电池壳体中积累后极易造成正、负极板短路,容易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以及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铅酸蓄电池短路的塑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预防铅酸蓄电池短路的塑壳,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下部的格栅板,设于壳体内格栅板上方的若干个隔板,设于壳体内格栅板下方的第一导屑板、第二导屑板、第一粉料吸附室和第二粉料吸附室;所述隔板将壳体内容腔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空间,所述独立空间形成电池槽,所述第一导屑板左端与壳体内左侧壁连接,第一导屑板右端与第一粉料吸附室连接,第一导屑板右端向壳体底部倾斜,所述第二导屑板右端与壳体内右侧壁连接,第二导屑板左端与第二粉料吸附室连接,第二导屑板左端向壳体底部倾斜;第二导屑板位于第一粉料吸附室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格栅板将壳体内分成上下两个独立的空间,上部的空间用于容纳极板组,下部的空间则用于容纳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同时壳体内格栅板下方的第一导屑板、第二导屑板、第一粉料吸附室和第二粉料吸附室,一起构成了粉料吸附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单独将活性物质粉料收集吸附在粉料吸附室内,进而避免蓄电池发生短路的功能。

作为优选,第一粉料吸附室内和第二粉料吸附室内均设有吸附包。吸附包内含有吸附剂,吸附剂能够更好的将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板上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吸附,避免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在极板组上堆积引起短路。

作为优选,第一粉料吸附室左侧壁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两个连接孔分别位于第一粉料吸附室左侧壁的上部和下部,位于上部的连接孔与第一导屑板右端连接。第一导屑板引导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进入第一粉料吸附室内,从而使活性物质粉料被吸附。

作为优选,第二粉料吸附室右侧壁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第二导屑板左端连接。第二粉料吸附室用于对在第一粉料吸附室内,没有被吸附的活性物质粉料进行二次的吸附。

作为优选,第一导屑板和第二导屑板与壳体底部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30度-45度。第一导屑板和第二导屑板的倾斜角度,能够保证活性物质粉料在导屑板的引导下,向壳体底部滑落,从而被吸附室内的吸附包吸附。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够单独将活性物质粉料收集吸附在粉料吸附室内,避免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在极板组上堆积引起短路;(2)两个粉料吸附室能够对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进行二次吸附,确保大量的活性物质粉料能够稳定的位于壳体格栅板下方,与极板组完全分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图中:壳体1、格栅板2、隔板3、第一导屑板4、第二导屑板5、第一粉料吸附室6、第二粉料吸附室7、电池槽8、吸附包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预防铅酸蓄电池短路的塑壳,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下部的格栅板2,设于壳体内格栅板上方的若干个隔板3,设于壳体内格栅板下方的第一导屑板4、第二导屑板5、第一粉料吸附室6和第二粉料吸附室7;所述隔板将壳体内容腔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空间,所述独立空间形成电池槽8,所述第一导屑板左端与壳体内左侧壁连接,第一导屑板右端与第一粉料吸附室连接,第一导屑板右端向壳体底部倾斜,所述第二导屑板右端与壳体内右侧壁连接,第二导屑板左端与第二粉料吸附室连接,第二导屑板左端向壳体底部倾斜;第二导屑板位于第一粉料吸附室的下方。

其中,第一粉料吸附室内和第二粉料吸附室内均设有吸附包9。吸附包内含有吸附剂,吸附剂能够更好的将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板上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吸附,避免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在极板组上堆积引起短路。

此外,第一粉料吸附室左侧壁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两个连接孔分别位于第一粉料吸附室左侧壁的上部和下部,位于上部的连接孔与第一导屑板右端连接。第一导屑板引导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进入第一粉料吸附室内,从而使活性物质粉料被吸附。同样的,第二粉料吸附室右侧壁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第二导屑板左端连接。第二粉料吸附室用于对在第一粉料吸附室内,没有被吸附的活性物质粉料进行二次的吸附。

另外,第一导屑板和第二导屑板与壳体底部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第一导屑板和第二导屑板的倾斜角度,能够保证活性物质粉料在导屑板的引导下,向壳体底部滑落,从而被吸附室内的吸附包吸附。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