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350发布日期:2019-05-31 21:1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属于电力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连接器属于电连接装置的一种,不同于常规的电连接装置,电力连接器的连接更为可靠,通常应用于连接可靠性较高、传输功率较大或不经常连接与断开的场合。

为了提升电力连接器连接的可靠性,电力连接器常在插座或插头部分设置微动开关,当两者连接时,微动开关触发并将信号传输至被连接设备。

相对于常规的电连接装置,电力连接器的体积及质量均较大,拔插时操作不便,因此拔插时容易造成微动开关等强度较低的零部件的损坏,也容易引起插头出线口部分电缆的损坏或松动。现有技术中电力连接器的上述缺陷,影响了电力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及连接效率,因此需对于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更好的、使用寿命更长的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包括插座及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

插套、微动开关、弹簧、插座前绝缘板、插座后绝缘板及插座体,所述插套一端连接插座前绝缘板,另一端连接插座后绝缘板,所述弹簧套接于插套,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插座前绝缘板、插座后绝缘板;所述插座体设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导杆、拉钩及摇臂机构,所述导杆连接于插座体,拉钩连接于导杆,摇臂机构连接于拉钩及插座体,所述微动开关连接于插座后绝缘板;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体、插销、挂耳、密封装置及电缆压板,所述挂耳设置于插头体的外部,所述电缆压板固定电缆,所述插销连接电缆内的各电芯,所述密封装置用于密封电缆与插头体的连接缝隙;

当插座连接插头时,所述插销连接插套,所述拉钩连接挂耳,所述微动开关被触发。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插座还包括保险钩,保险钩连接于拉钩,当插座连接插头时,保险钩连接摇臂机构。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及螺母,密封圈连接电缆及插头体,螺母用于将密封圈连接于插头体。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防护盖,插座防护盖连接于插座体,插座防护盖设有压杆,当插座防护盖连接插座时,拉钩连接压杆。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插头还包括插头防护盖,插头防护盖通过螺纹连接插头体。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插头防护盖还设有插头防护盖把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插座前绝缘板的插套连接处还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遮蔽插套。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插头体包括插头盖,插头体设有插头体凸筋,插头盖设有插头盖密封圈,插头盖连接插头体。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插头盖还设有插头手把。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插座防护盖设有凹槽,当插头与插座插合时,凹槽连接插头防护盖把手。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能够提升插头与插座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了电力连接器上微动开关等强度较低的零部件的损坏,也解决了插头出线口部分电缆的损坏或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险钩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结构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盖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结构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插座前绝缘板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插座防护盖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插套;11-微动开关;2-弹簧;3-插座前绝缘板;4-插座后绝缘板;5-插座防护盖;51-压杆;52-凹槽;6-插座体;61-导杆;62-拉钩;63-保险钩;64-摇臂机构;7-插头体;71-插销;72-密封圈;73-螺母;74-电缆压板;75-插头防护盖;76-挂耳99;77-插头手把;78-插头盖;751-插头防护盖把手;781-插头盖密封圈;8-电缆;701-插头体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包括插座及插头,插座包括插套1、微动开关11、弹簧2、插座前绝缘板3、插座后绝缘板4及插座体6,插套1一端连接插座前绝缘板3,另一端连接插座后绝缘板4,弹簧2套接于插套1,弹簧2两端分别连接插座前绝缘板3、插座后绝缘板4;插座体6设有插头固定机构,插头固定机构包括导杆61、拉钩62及摇臂机构64,导杆61连接于插座体6,拉钩62连接于导杆61,摇臂机构64连接于拉钩62及插座体6,微动开关11安装于插座后绝缘板4,微动开关11的触发端指向插套1,当插套1与插销71接触且被按压时,能够触发微动开关11。

结合图1及图2所示:为了提升连接的可靠性,防止摇臂机构64松开,本实施例的插座还包括保险钩63,保险钩63设置于拉钩62,当插座连接插头时,保险钩63连接摇臂机构64,保险钩63具备长导向结构,可防止摇臂机构64松脱。

当插座与插头分离时,为了保护插座的连接端,插座包括插座防护盖5,插座防护盖5连接于插座体6,插座防护盖5设有压杆51,当插座防护盖5连接插座时,拉钩62连接压杆51,插座防护盖5受压接触插座体6配套的密封圈,实现防护功能。

如图3及图5所示:插头包括插头体7、插销71、挂耳76、密封装置及电缆压板74,挂耳76设置于插头体7的外部,电缆压板74连接电缆8,插销71连接电缆8内的各电芯,密封装置用于密封电缆8与插头体7的连接缝隙,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72及螺母73,密封圈72的内圈连接电缆8,外圈及端面连接插头体7,螺母73连接插头体7,用于将密封圈72挤压于插头体7与电缆8之间的缝隙,使密封圈72产生径向收缩,实现密封,密封圈72是可剥式密封圈,便于连接及更换。

如图3及图4所示:插头体7还包括插头盖78及插头盖密封圈781,插头体7设有插头体凸筋701,当插头盖78连接插头体7时,插头盖密封圈781挤压于插头体7与插头盖78之间,实现防护。

如图5所示:为了保护插头,插头还包括插头防护盖75,插头防护盖75通过螺纹连接插头体7。插头防护盖75还设有插头防护盖把手751。插头防护盖把手751便于插头防护盖75的开启与盖合。并且插头防护盖把手751美观、结实,还可配套工具进行操作。

如图1及图8所示:插座前绝缘板3的插套1连接处还设有环形凸起31,环形凸起31连接插套1。环形凸起31可将插套1的带电部分包裹住,使带电部分不能从插座前绝缘板3漏出,避免漏电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对插头的操作,插头还设有插头手把77,插头手把77连接插头盖78。

当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插销71插入至插套1内部,操作摇臂机构64使拉钩62勾住插头的挂耳76,然后再将保险钩63勾住摇臂机构64,摇臂机构64上设有用于连接保险钩63的凹槽(图1),保险钩63通过与该凹槽连接,实现对于摇臂机构64的固定,防止摇臂机构64松脱。当拉钩62勾住挂耳76时,插头已经对弹簧2进行了压缩,并且插套1被压缩的向插座后绝缘板4方向运动,这样就使插套1能够接触并触发微动开关11,微动开关11将触发信号传递至设备的控制端,设备控制端接收到此信号之后确认插头与插座连接成功,便可以开始导通插头与插座。

由于插头与插座连接完成之后,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弹簧2能够使插套1与插销71之间具有一个插紧的预紧力,防止插销71与插套松动。

如图5及图9所示:插座防护盖5设有凹槽52,当插头与插座插合时,凹槽52与插头防护盖把手751相连接,可固定插头防护盖75。

当插头与插座不连接时,插座防护盖5将插座体6的插头连接端盖合,对于插座体6的插头连接端面起到保护作用,盖合时,拉钩62连接压杆51。

插头防护盖75将插头的插座连接端盖合,对于插头的插座连接端起到保护的作用,盖合时,插头防护盖75通过螺纹旋入至插头体7。

本实施例能够提升插头与插座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了电力连接器上微动开关等强度较低的零部件的损坏,也解决了插头出线口部分电缆的损坏或松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