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及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720发布日期:2019-04-03 00:0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及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及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



背景技术:

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是指即可用于近距音频通信或远距的高频载波和数字通信及信号传输,并且还可用于输送驱动设备运行所需电力的电缆,其是由多根互相绝缘的可通电与通信两用的导线或导体构成缆芯结构以及外部的密封护套组成。

目前来讲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可应用的领域以及地理场景较广泛,需对其特性做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领域或地理场景需求。特定情况下,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除信号屏蔽效果佳以外,还需要其弯曲性能优。

尤其是例如矿用电缆,矿用电缆在矿区内通常需要更为广泛的适应各种地形环境,对其弯曲性能的要求更高,并且其抗振动性能也同样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及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其可以在确保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屏蔽效果的同时,提高其弯曲性能。

为此,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包括从内至外的导体和外覆层;

所述导体包含具有两种节径比的芯线,分别是第一节径比和第二节径比,第一节径比是14-15,第二节径比是8-10;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50%。

可选的,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

可选的,所述外覆层包括从内至外的绝缘层、半导电层、分屏蔽层和分玻纤层。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强度不小于8.0N/mm2

可选的,所述分屏蔽层是由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金属丝缠绕而成。

可选的,所述金属丝缠绕的覆盖率不低于85%。

本申请还提供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即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所述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包含前述任一所述的缆芯结构,同时若干缆芯结构外包覆有护套层。

可选的,护套层与缆芯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物,相邻缆芯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物;所述第二填充物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填充物的弹性模量。

可选的,所述护套层从内至外是总玻纤层、总屏蔽层和橡胶层。

可选的,总屏蔽层是以直径不大于0.3mm的铜丝缠绕形成,铜丝的缠绕覆盖率不低于85%。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及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其对导体的特定设置,例如导体包含具有两种节径比的芯线,分别是第一节径比和第二节径比,第一节径比是14-15,第二节径比是8-10;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50%,这样的设置下,所得本申请的缆芯结构在制成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后,所得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屏蔽效果能够保持,且缆芯结构的柔软性较佳,能提高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弯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缆芯结构所应用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缆芯结构所应用的另一种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缆芯结构中导体的节径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1,图1中所示的缆芯结构1,包括从内至外的导体101和外覆层102;

其导体可参考图5,包含具有两种节径比L/D的芯线,分别是第一节径比和第二节径比,第一节径比是14-15,第二节径比是8-10;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50%,更特别优选的,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

请参考图2,图2中所示的缆芯结构2,包括从内至外的导体201和外覆层202;

其导体可参考图5,包含具有两种节径比L/D的芯线2011,分别是第一节径比和第二节径比,第一节径比是14-15,第二节径比是8-10;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50%,更特别优选的,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

所述外覆层202包括从内至外的绝缘层2021、半导电层2022、分屏蔽层2023和分玻纤层2024,所述绝缘层2021的强度不小于8.0N/mm2,所述分屏蔽层2023是由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金属丝缠绕而成,所述金属丝缠绕的覆盖率不低于85%。

请参考图3,图3是图2所示的缆芯结构2所应用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包含若干缆芯结构2,同时若干缆芯结构2外包覆有护套层3。

所述缆芯结构2包括从内至外的导体201和外覆层202;

其导体可参考图5,包含具有两种节径比L/D的芯线2011,分别是第一节径比和第二节径比,第一节径比是14-15,第二节径比是8-10;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50%,更特别优选的,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

所述外覆层202包括从内至外的绝缘层2021、半导电层2022、分屏蔽层2023和分玻纤层2024,所述绝缘层2021的强度不小于8.0N/mm2,所述分屏蔽层2023是由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金属丝缠绕而成,所述金属丝缠绕的覆盖率不低于85%。

护套层3与缆芯结构2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物5,相邻缆芯结构2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物6;所述第二填充物6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填充物5的弹性模量;护套层3从内至外是总玻纤层、总屏蔽层和橡胶层(图中未示);总屏蔽层是以直径不大于0.3mm的铜丝缠绕形成,铜丝的缠绕覆盖率不低于85%。

请参考图4,图4是图2所示的缆芯结构2所应用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包含若干缆芯结构2,同时若干缆芯结构2外包覆有护套层3。

所述缆芯结构2包括从内至外的导体201和外覆层202;

其导体可参考图5,包含具有两种节径比L/D的芯线2011,分别是第一节径比和第二节径比,第一节径比是14-15,第二节径比是8-10;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50%,更特别优选的,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

所述外覆层202包括从内至外的绝缘层2021、半导电层2022、分屏蔽层2023和分玻纤层2024,所述绝缘层2021的强度不小于8.0N/mm2,所述分屏蔽层2023是由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金属丝缠绕而成,所述金属丝缠绕的覆盖率不低于85%。

护套层3与缆芯结构2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物5,相邻缆芯结构2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物6;所述第二填充物6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填充物5的弹性模量;护套层3从内至外是总玻纤层、总屏蔽层和橡胶层(图中未示);总屏蔽层是以直径不大于0.3mm的铜丝缠绕形成,铜丝的缠绕覆盖率不低于85%。护套层3内还设置有地线结构4,所述地线结构4可包括导体和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缆芯结构及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其对导体的特定设置,例如导体包含具有两种节径比的芯线,分别是第一节径比和第二节径比,第一节径比是14-15,第二节径比是8-10;具有第一节径比的芯线数量是具有第二节径比的芯线数量的40%-50%,这样的设置下,所得本申请的缆芯结构在制成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后,所得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屏蔽效果能够保持,且缆芯结构的柔软性较佳,能提高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弯曲性能。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可选绝缘层的强度不小于8.0N/mm2的设置方式,该设置方式可以促使缆芯结构的柔韧性更佳。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可选分屏蔽层是由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金属丝缠绕而成,所述金属丝缠绕的覆盖率不低于85%,和/或总屏蔽层是以直径不大于0.3mm的铜丝缠绕形成,铜丝的缠绕覆盖率不低于85%。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提高所得两用电缆的屏蔽效果。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可选护套层与缆芯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物,相邻缆芯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物;所述第二填充物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填充物的弹性模量。该设置方式下,可防止缆芯结构径向移动,同时可吸收、缓冲外部的挤压应力,防止缆芯结构的位置紊乱,提高通电与通信两用电缆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