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476发布日期:2019-03-27 09:5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由于插槽很窄,在插入排线的时候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中的接触端子阻力很大,在用力插入排线时很容易插坏排线和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

因此,现有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存在缺点,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包括塑胶基座、短接触端子、长接触端子和焊片,所述塑胶基座的内部设有插槽,所述塑胶基座的底板内设有接触端子槽,所述接触端子槽有十二个,十二个接触端子槽都相互平行,十二个接触端子槽在塑胶基座的底板内都均匀设置,十二个接触端子槽都贯穿塑胶基座的底板,十二个接触端子槽的上部都延伸至塑胶基座的前后两侧壁内侧,十二个接触端子槽的上部均匀的分布在插槽的两边;

所述短接触端子有六个,所述长接触端子有六个,六个短接触端子和六个长接触端子从左至右依次交替插入十二个接触端子槽中固定,六个短接触端子的下部和六个长接触端子的下部平齐;

所述塑胶基座的左右两个侧壁中各自设有焊片槽,所述焊片有两个,两个焊片分别插入两个焊片槽中固定,焊片的后面与塑胶基座的后表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短接触端子的下部设有短接触端子端部。

优选地,所述长接触端子的下部设有长接触端子端部。

优选地,所述焊片的前面设有两个焊片端部,所述焊片端部凸出于塑胶基座的前表面。

优选地,所述塑胶基座为LCP塑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短接触端子为外层镀镍底再镀金的磷青铜材质。

优选地,所述长接触端子为外层镀镍底再镀金的磷青铜材质。

优选地,所述焊片为外层镀镍底再镀金的磷青铜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通过采用短接触端子和长接触端子交替排列布置的设计方式,在插入排线时让长接触端子先接触排线,短接触端子后接触排线,这样大大缓解了插入排线时接触端子的阻力,也降低了排线和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损坏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左视图;

图6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示:1-塑胶基座、2-短接触端子、3-长接触端子、4-焊片、11-插槽、12-接触端子槽、14-焊片槽、21-短接触端子端部、31-长接触端子端部、41-焊片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包括塑胶基座1、短接触端子2、长接触端子3和焊片4。所述塑胶基座1的内部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用于插入排线,所述塑胶基座1的底板内设有接触端子槽12,所述接触端子槽12有十二个,十二个接触端子槽12都相互平行,十二个接触端子槽12在塑胶基座1的底板内都是均匀设置的,十二个接触端子槽12都贯穿塑胶基座1的底板,十二个接触端子槽12的上部都延伸至塑胶基座1的前后两侧壁内侧,十二个接触端子槽12的上部均匀的分布在插槽11的两边。

所述短接触端子2有六个,所述长接触端子3有六个,六个短接触端子2和六个长接触端子3从左至右依次交替插入十二个接触端子槽12中固定,即从左至右数,第一个、第三个、第五个、第七个、第九个和第十一个接触端子槽12中分别插入六个短接触端子2,第二个、第四个、第六个、第八个、第十个和第十二个接触端子槽12中分别插入六个长接触端子3,六个短接触端子2的下部和六个长接触端子3的下部平齐,所述短接触端子2的上部用于连接排线,所述长接触端子3的上部也用于连接排线,所述短接触端子2的下部设有短接触端子端部21,所述短接触端子端部21用于焊接在与短接触端子端部21相对应的焊盘上,所述长接触端子3的下部设有长接触端子端部31,所述长接触端子端部31用于焊接在与长接触端子端部31相对应的焊盘上。

所述塑胶基座1的左右两个侧壁中各自设有焊片槽14,所述焊片4有两个,两个焊片4分别插入两个焊片槽14中固定,焊片4的后面与塑胶基座1的后表面平齐,所述焊片4的前面设有两个焊片端部41,所述焊片端部41凸出于塑胶基座1的前表面,所述焊片端部41用于焊接在与焊片端部41相对应的焊盘上。

所述塑胶基座1用于固定六个短接触端子2和六个长接触端子3,并将六个短接触端子2和六个长接触端子3隔开绝缘,所述塑胶基座1还用于固定两个焊片4,六个短接触端子2和六个长接触端子3起导电作用,所述焊片4用于固定整个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所述焊片4还起接地的作用。

所述塑胶基座1为LCP塑胶材质,所述短接触端子2为外层镀镍底再镀金的磷青铜材质,所述长接触端子3为外层镀镍底再镀金的磷青铜材质,所述焊片4为外层镀镍底再镀金的磷青铜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为卧贴式,实际使用时,图2的主视图前面是作为底面焊接在相应的PCB板上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面接触的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通过采用短接触端子2和长接触端子3交替排列布置的设计方式,在插入排线时让长接触端子3先接触排线,短接触端子2后接触排线,这样大大缓解了插入排线时接触端子的阻力,也降低了排线和超薄卧贴式PFC连接器的损坏几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