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式过载继电器的自锁及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7945发布日期:2019-07-24 09:2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子式过载继电器的自锁及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式过载继电器的自锁及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式过载继电器是与交流接触器组合使用在异步电机的控制及保护系统中,主要对电动机电路中发生的过载、断相、三相不平衡等故障起到保护及控制作用。电子式过载继电器作为电动机的保护控制部件,其控制触点信号的可靠性就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电子式过载继电器触点信号的自锁及复位功能,是利用一种电磁式机械装置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跳脱推板、L型板、永久磁铁及自动复归铁芯连接形成闭合磁回路装置,发生故障后通过电子装置发出信号至磁回路,通过机械自锁结构锁定输出的触点信号,该这种机械电子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机械结构装配工序复杂,产品成本高、功能稳定性能低等缺陷。其自动复位采用机械结构与双金片受热冷却后的回正能相互配合来进行复位动作,由于各机械零件间差异,双金片受热冷却后的回正量等因素易造成产品无法自动复位而造成不良品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现提供一种具有成本低和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的一种用于电子式过载继电器的自锁及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子式过载继电器的自锁及复位装置,包括继电器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24V和+6V,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与拨动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拨动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光耦合电路,所述的拨动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复位电路,所述的光耦合电路输出端与按键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继电器电路包括一号按键95、二号按键96、三号按键97、四号按键95、继电器RL1、二极管D1,所述的一号按键95与继电器RL1的9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二号按键96与继电器RL1的8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三号按键97与继电器RL1的6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四号按键98与继电器RL1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的正极与继电器RL1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的负极与继电器RL1的1号引脚相连接并一同连接到+24V。

一号按键95、二号按键96连接继电器RL1的常闭触点,模拟常闭输出。三号按键97、四号按键98连接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模拟常开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拨动开关电路包括拨动开关BM1、电阻R1、电阻R4、三极管Q1、电容C1,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拨动开关BM1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与+24V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拨动开关BM1的3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与+24V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1与拨动开关BM1间的节点为AUTO1,所述的三极管Q1与拨动开关BM1间的节点为AUTO2,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1间的节点为AUTO3。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耦合电路包括光耦、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所述的电阻R2的一端与+6V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耦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3的一端与+24V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与光耦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5的一端也与光耦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与光耦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6的一端与光耦的3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按键开关电路包括按键开关SW1、电阻R7、电容C2和三极管Q2,所述的按键开关SW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按键开关SW1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地,所述的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电容C2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电容C2另一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3和极性电容C3,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入AUTO3,所述的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入AUTO2,所述的电阻R8的另一端接入AUTO1,所述的极性电容C3的正极接入AUTO1,所述的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入AUTO2。

所述的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都为NPN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和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若发生断相或过载时,故障信号通过光耦U1进行光电隔离后,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三极管Q1,三极管Q1基极导通,导致三极管Q2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三极管Q1、三极管Q2始终导通,形成电路通路,从而实现电路自锁,继电器持续保持吸合状态。在手动复位模式下(拨动开关BM1的2脚、3脚导通模式),当按下按键SW1时,自锁电路断开,继电器RL1释放状态,实现手动复位功能。在自动复位模式下(拨动开关BM1的1脚、2脚导通模式下),当触发三极管Q1、三极管Q2动作后,利用控制第三电解电容C3来维持Q1、Q2的导通回路形成自锁。由于的C3充电积分作用,电流会随着C3两端电压升高而逐渐减少,最后直至无法维持Q1、Q2无法继续导通,使得RL1释放,形成自动延时复位功能。此时AUTO3脚变为高电平,触发三极管Q3导通,使得第三电解电容C3立即放电完成,为下次动作提供延时准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实现电子式热继电器的控制信号的触点信号的自锁及复位;

2、与复杂的机械结构比较,本实用新型由纯电路实现,结构简单、功能明确、装配简单、成本低廉;

3、自动复位延时时间由电容充放电控制,自动复位延时精度较高,产品的可靠性及一致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电路及手动复位电路的参考电路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复位参考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根据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例的一种用于电子式过载继电器的自锁及复位装置,包括继电器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24V和+6V,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与拨动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拨动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光耦合电路,所述的拨动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复位电路,所述的光耦合电路输出端与按键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电路包括一号按键95、二号按键96、三号按键97、四号按键95、继电器RL1、二极管D1,所述的一号按键95与继电器RL1的9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二号按键96与继电器RL1的8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三号按键97与继电器RL1的6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四号按键98与继电器RL1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的正极与继电器RL1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的负极与继电器RL1的1号引脚相连接并一同连接到+24V。

所述的拨动开关电路包括拨动开关BM1、电阻R1、电阻R4、三极管Q1、电容C1,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拨动开关BM1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与+24V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拨动开关BM1的3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与+24V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1与拨动开关BM1间的节点为AUTO1,所述的三极管Q1与拨动开关BM1间的节点为AUTO2,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1间的节点为AUTO3。

所述的光耦合电路包括光耦、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所述的电阻R2的一端与+6V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耦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3的一端与+24V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与光耦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5的一端也与光耦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与光耦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6的一端与光耦的3号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的按键开关电路包括按键开关SW1、电阻R7、电容C2和三极管Q2,所述的按键开关SW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按键开关SW1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地,所述的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电容C2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电容C2另一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地。

所述的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3和极性电容C3,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入AUTO3,所述的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一同接入AUTO2,所述的电阻R8的另一端接入AUTO1,所述的极性电容C3的正极接入AUTO1,所述的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入AUTO2。

使用方式:若发生断相或过载时,故障信号通过光耦U1进行光电隔离后,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三极管Q1,三极管Q1基极导通,导致三极管Q2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三极管Q1、三极管Q2始终导通,形成电路通路,从而实现电路自锁,继电器持续保持吸合状态。在手动复位模式下(拨动开关BM1的2脚、3脚导通模式),当按下按键SW1时,自锁电路断开,继电器RL1释放状态,实现手动复位功能。在自动复位模式下(拨动开关BM1的1脚、2脚导通模式下),当触发三极管Q1、三极管Q2动作后,利用控制第三电解电容C3来维持Q1、Q2的导通回路形成自锁。由于的C3充电积分作用,电流会随着C3两端电压升高而逐渐减少,最后直至无法维持Q1、Q2无法继续导通,使得RL1释放,形成自动延时复位功能。此时AUTO3脚变为高电平,触发三极管Q3导通,使得第三电解电容C3立即放电完成,为下次动作提供延时准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