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1199发布日期:2019-07-27 10:2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发射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激光发射模块领域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激光发射模块能够通过将多个激光二极管封装到一个TO型封装盖内,可以大幅降低激光发射模块的尺寸、成本,并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目前缺少一个有效的实现方法,本实用新型通过几种不同的实施例结构,将器件微型化到能够将两个或多个激光二极管集成到标准TO (比如TO56) 封装内,实现建造一个紧凑、稳定、高效和低成本的激光发射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如何建造一个紧凑、稳定、高效和低成本激光发射模块的问题,提供的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包括TO型封装盖,所述TO型封装盖设有封盖窗口,所述TO型封装盖内设有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偏振分波器件、耦合透镜,所述封盖窗口连接有金属盖帽,所述耦合透镜嵌于所述金属盖帽内,所述耦合透镜设于所述封盖窗口下方,所述偏振分波器件设于所述耦合透镜下方。

优选地,所述偏振分波器件下端连接有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下端镀有高反膜,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左侧,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右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下方,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右侧。

优选地,所述偏振分波器件替换为分色膜器件,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下方,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右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激光中心波长相差小于300纳米。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TO型封装盖内设置偏振分波器件和第一激光二极管与第二激光二极管配合,将第二激光二极管配合设置在偏振分波器件右侧,将第一激光二极管设置在偏振分波器件左侧或下方,然后通过在偏振分波器件下端连接四分之一波片,在四分之一波片下端镀上高反膜,最后在TO型封装盖上的封盖窗口连接金属盖帽,在金属盖帽内嵌入耦合透镜,第一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能够通过偏振分波器件反射向下,然后通过高反膜反射向上,与第二激光二极管发出的通过偏振分波器件反射向上的激光会聚输出到同一根光纤里,实现紧凑、稳定、高效、低成本地发射激光,其中,通过利用分色膜器件替换偏振分波器件,然后将第一激光二极管设置在偏振分波器件下方,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通过这种简单实用的结构,达到了将多个二极管激光封装到一个TO型封装盖内大幅降低激光发射模块的尺寸、成本并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为:1-TO型封装盖,11-封盖窗口,200-第一激光二极管,201-第二激光二极管,202-偏振分波器件,204-耦合透镜,12-金属盖帽,203-四分之一波片,205-高反膜,400-分色膜器件,300-光束A,301-光束B,302-光束C,303-光束D,304-光束E,101-会聚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包括TO型封装盖1,所述TO型封装盖1设有封盖窗口11,所述TO型封装盖1内设有第一激光二极管200、第二激光二极管201、偏振分波器件202、耦合透镜204,所述封盖窗口11连接有金属盖帽12,所述耦合透镜204嵌于所述金属盖帽12内,所述耦合透镜204设于所述封盖窗口11下方,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设于所述耦合透镜204下方。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的构造,达到简化模块难度、提高模块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下端连接有四分之一波片203,所述四分之一波片203下端镀有高反膜205,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左侧,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右侧,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激光中心波长相差小于300纳米。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和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包括TO型封装盖1,所述TO型封装盖1设有封盖窗口11,所述TO型封装盖1内设有第一激光二极管200、第二激光二极管201、偏振分波器件202、耦合透镜204,所述封盖窗口11连接有金属盖帽12,所述耦合透镜204嵌于所述金属盖帽12内,所述耦合透镜204设于所述封盖窗口11下方,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设于所述耦合透镜204下方。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的构造,达到简化模块难度、提高模块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下方,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右侧,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激光中心波长相差小于300纳米。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和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包括TO型封装盖1,所述TO型封装盖1设有封盖窗口11,所述TO型封装盖1内设有第一激光二极管200、第二激光二极管201、偏振分波器件202、耦合透镜204,所述封盖窗口11连接有金属盖帽12,所述耦合透镜204嵌于所述金属盖帽12内,所述耦合透镜204设于所述封盖窗口11下方,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设于所述耦合透镜204下方。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TO封装的激光发射模块的构造,达到简化模块难度、提高模块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替换为分色膜器件400,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下方,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设于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右侧,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激光中心波长相差小于300纳米。

工作原理:实施例1中,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发出所述光束D303在s偏振态(即偏振方向垂直于图纸平面),由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反射向上为所述光束E304,随后所述光束E304经过所述耦合透镜204聚焦或准直成所述会聚光束101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发出所述光束A300也在s偏振态(即偏振方向垂直于图纸平面),由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反射向下为所述光束B301,经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203后为圆偏振态,所述光束B301经过所述高反膜205反射向上为所述光束C302,处于p偏振态(即偏振方向平行于图纸平面),随后所述光束C302经过所述耦合透镜204聚焦或准直成所述会聚光束101的另一部分;

实施例2中,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发出所述光束D303在s偏振态(即偏振方向垂直于图纸平面),由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反射向上为所述光束E304,随后所述光束E304经过所述耦合透镜204聚焦或准直成所述会聚光束101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发出所述光束C302处于p偏振态(即偏振方向平行于图纸平面),所述光束C302透过所述偏振分波器件202向上,随后经过所述耦合透镜204聚焦或准直成所述会聚光束101的另一部分;

实施例3中,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发出所述光束D303在s偏振态(即偏振方向垂直于图纸平面),由所述分色膜器件400反射向上为所述光束E304,随后所述光束E304经过所述耦合透镜204聚焦或准直成所述会聚光束101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发出所述光束C302处于p偏振态(即偏振方向平行于图纸平面),所述光束C302透过所述分色膜器件400向上,随后经过所述耦合透镜204聚焦或准直成所述会聚光束101的另一部分,由于是基于波长合波/分波(WDM) 原理,因此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200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201激光偏振态如与上述有所不同,通过选用合适的分色膜器件,合波仍可实现。

此外,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和变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此外,若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