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电性的利兹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9310发布日期:2019-05-17 19:36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导电性的利兹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电性的利兹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利兹线主要用于高频变压器行业和感应式无线充电行业,其中,电子行业中的高频变压器产品是一个传统的电子器件,目前其使用的电磁线产品或利兹线产品全部是纯铜线材,成本高、重量大、高频导电性较低。

而无线充电产品是电子行业今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输电,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由发射器线圈和收器线圈共同构成一个电磁耦合感应器;发射器线圈所携带的交流电生成交变磁场,并通过感应使接收器线圈产生电压,产生的电压可用于为移动设备供电或为电池充电。但在感应式无线充电产品中的线圈产品,无论是发射线圈还是接受线圈,其产品也全部采用纯铜利兹线产品来生产线圈产品,涡流损耗较大,高频导电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电性的利兹线,该利兹线的单股导电线材通过采用铝合金芯层,并在其表面包覆铜层,能降低导电线材和利兹线的重量和成本,减少铜资源的消耗,并显著降低涡流损耗,提高利兹线的导电性,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导电性的利兹线,该利兹线包括线芯层,所述线芯层由若干股导电线材以同轴绞合而成,每股所述导电线材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铝合金芯层、铜层和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线材的直径为0.05-0.15mm。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层由100-110股直径为0.06-0.10mm的导电线材绞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层由280-32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绞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层由1800-220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绞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聚氨酯漆包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包括包覆于所述铜层外表面的聚氨酯基漆层、以及包覆于所述聚氨酯基漆层外表面的自粘层。

进一步的,所述自粘层为聚酰亚胺自粘层或聚酞亚胺自粘层。

进一步的,该利兹线还包括包覆于所述线芯层的外表面的丝包层,所述丝包层包括内丝层和外丝层,所述内丝层由四条细度为75D的纤维尼龙丝绕所述线芯层的外表面卷绕而成,所述外丝层由两条细度为75D的丙纶丝绕所述内丝层的外表面卷绕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股导电线材的绞合绞向为Z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利兹线通过采用铝合金芯层,使得导电线材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减少铜资源的消耗,并显著降低涡流损耗,并在其表面包覆铜层来制备单股导电线材,能降低导电线材和利兹线的重量和成本,提高利兹线的导电性,实用性高;而通过采用绝缘层包覆铜层,能提高导电线材的绝缘性,使得每股导电线材之间相互绝缘,减小导电线材之间的交流阻抗,有效提高利兹线的高频导电性能;其后将多股导电线材以同轴通过绞合方式制成线芯层,能使制得的线芯层具有较佳的导电性,最后利用丝包层将绞合之后的导电线材整理,提高多股导电线材的稳定性,使得导电线材不易产生松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电线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导电线材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利兹线、2—线芯层、21—导电线材、211—铝合金芯层、212—铜层、213—绝缘层、2131—聚氨酯基漆层、2132—自粘层、3—丝包层、31—内丝层、32—外丝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见图1-3,一种高导电性的利兹线1,该利兹线1包括线芯层2,所述线芯层2由若干股导电线材21以同轴绞合而成,每股所述导电线材2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铝合金芯层211、铜层212和绝缘层213。进一步的,若干所述股导电线材21绕利兹线1的中心轴绞合。

本实施例的利兹线1通过采用铝合金芯层211,使得导电线材2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减少铜资源的消耗,并显著降低涡流损耗,并在其表面包覆铜层212来制备单股导电线材21,能降低导电线材21和利兹线1的重量和成本,提高利兹线1的导电性,实用性高;而通过采用绝缘层213包覆铜层212,能提高导电线材21的绝缘性,使得每股导电线材21之间相互绝缘,减小导电线材21之间的交流阻抗,有效提高利兹线1的高频导电性能;其后将多股导电线材21以同轴通过绞合方式制成线芯层2,能使制得的线芯层2具有较佳的导电性。

传统采用纯铜制造的金属芯层比重为8.9g/cm3,制得的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05股直径为0.08mm的导电线材21)重量为10g,且在工作频率为100kHz-204kHz范围内的电阻为0.043-0.06Ω,且在此工作频率内的电阻上升较快,温度也随之上升较快,容易对利兹线1、线圈及设备造成损伤,降低了使用寿命。而采用本技术铝合金芯层211及铜层212制造的金属复合芯层比重为4.45g/cm3,制得的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05股直径为0.08mm的导电线材21)重量约为5g,且在工作频率为100kHz-204kHz范围内的电阻为0.040-0.043Ω,上升不明显,线圈工作时的温度升高不明显,减少了对设备的损耗,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说明本技术利用铝合金芯层211及铜层212的金属复合芯层制得的利兹线1或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比纯铜材料制得的线圈重量减少一半,且电阻较小,导电性能较高。

优选的,所述铜层212是由电解铜带包覆于铝合金芯层211外表面,并通过包覆焊接及物理拉伸形成的层体;所述的绝缘层213均匀涂覆于铜层212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材21的直径为0.05-0.15mm。

本实施例通过严格控制导电线材21的直径,能使制得的利兹线1细长、直径均匀,且导电性高;若导电线材21的直径过小或过大,则降低了利兹线1的导电性,同时若导电线材21的直径过大时,利兹线1的直径也过大,容易造成较大的涡流损耗,且使用不方便,降低了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层2由100-110股直径为0.06-0.10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而成。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100-110股直径为0.06-0.10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成线芯层2,能使制得的利兹线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利用其制得的发射线圈具有较佳的电磁场,并能使得收器线圈产生较小的电压,适用于手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材21的股数为100股、102股、105股、108股或110股;所述导电线材21的直径为0.06mm、0.07mm、0.08mm、0.09mm或0.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层2由280-32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而成。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280-32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成线芯层2,能使制得的利兹线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利用其制得的发射线圈具有较佳的电磁场,适用于厨电设备等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材21的股数为280股、290股、300股、310股或320股;所述导电线材21的直径为0.08mm、0.09mm、0.10mm、0.11mm或0.1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层2由1800-220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而成。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1800-220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成线芯层2,能使制得的利兹线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利用其制得的发射线圈具有较佳的电磁场,并能使得接收器线圈产生较大的电压,适用于汽车等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材21的股数为1800股、1900股、2000股、2100股或2200股;所述导电线材21的直径为0.08mm、0.09mm、0.10mm、0.11mm或0.1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213包括包覆于所述铜层212外表面的聚氨酯基漆层2131、以及包覆于所述聚氨酯基漆层2131外表面的自粘层2132。

本实施例通过先采用聚氨酯基漆层2131对铜层212进行包覆,能显著提高线芯层2的绝缘性,使得各导电线材21之间相互绝缘,稳定性高;然后在聚氨酯基漆层2131的外表面包自粘层2132,使制得的各股导电线材21具有自粘性,在制备形成利兹线1的时候各股导电线材21相互粘合成型,提高利兹线1中各导电线材21的绞合整理稳定性,避免出现导电线材21松散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粘层2132为聚酰亚胺自粘层或聚酞亚胺自粘层。

本实施例采用的聚酰亚胺自粘层和聚酞亚胺自粘层,具有较佳的粘合度、耐磨性、电绝缘性、耐温性和热氧化稳定性,能提高各导电线材21之间的绝缘性,并能使各导电线材21之间相粘合稳定,提高利兹线1中各导电线材21的自粘性和绞合整理稳定性,避免出现导电线材21松散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股导电线材21的绞合绞向为Z向。

本实施例通过严格控制导电线材21的绞合绞向,能对导电线材21进行有效的绞合、固定,提高若干股导电线材21的绞合稳定性,使得导电线材21之间不易松散,提高利兹线1的稳固性。

实施例2

见图4-6,一种高导电性的利兹线1,该利兹线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层2和丝包层3,所述线芯层2由若干股导电线材21以同轴绞合而成,每股所述导电线材2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包覆的铝合金芯层211、铜层212和绝缘层213。

本实施例的利兹线1通过采用铝合金芯层211,使得导电线材2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减少铜资源的消耗,并显著降低涡流损耗,并在其表面包覆铜层212来制备单股导电线材21,能降低导电线材21和利兹线1的重量和成本,提高利兹线1的导电性,实用性高;而通过采用绝缘层213包覆铜层212,能提高导电线材21的绝缘性,使得每股导电线材21之间相互绝缘,减小导电线材21之间的交流阻抗,有效提高利兹线1的高频导电性能;其后将多股导电线材21以同轴通过绞合方式制成线芯层2,能使制得的线芯层2具有较佳的导电性,最后利用丝包层3将绞合之后的导电线材21整理,提高多股导电线材21的稳定性,使得导电线材21不易产生松散。

优选的,所述铜层212是由电解铜带包覆于铝合金芯层211外表面,并通过包覆焊接及物理拉伸形成的层体;所述的绝缘层213均匀涂覆于铜层212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材21的直径为0.05-0.15mm。

本实施例通过严格控制导电线材21的直径,能使制得的利兹线1细长、直径均匀,且导电性高;若导电线材21的直径过小或过大,则降低了利兹线1的导电性,同时若导电线材21的直径过大时,利兹线1的直径也过大,容易造成较大的涡流损耗,且使用不方便,降低了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层2由100-110股直径为0.06-0.10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而成。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100-110股直径为0.06-0.10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成线芯层2,能使制得的利兹线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利用其制得的发射线圈具有较佳的电磁场,并能使得收器线圈产生较小的电压,适用于手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材21的股数为100股、102股、105股、108股或110股;所述导电线材21的直径为0.06mm、0.07mm、0.08mm、0.09mm或0.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层2由280-32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而成。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280-32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成线芯层2,能使制得的利兹线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利用其制得的发射线圈具有较佳的电磁场,适用于厨电设备等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材21的股数为280股、290股、300股、310股或320股;所述导电线材21的直径为0.08mm、0.09mm、0.10mm、0.11mm或0.1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层2由1800-220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而成。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1800-2200股直径为0.08-0.12mm的导电线材21绞合成线芯层2,能使制得的利兹线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利用其制得的发射线圈具有较佳的电磁场,并能使得接收器线圈产生较大的电压,适用于汽车等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线材21的股数为1800股、1900股、2000股、2100股或2200股;所述导电线材21的直径为0.08mm、0.09mm、0.10mm、0.11mm或0.1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213为聚氨酯漆包层。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聚氨酯漆包层包覆线芯层2,能提高导电线材21的绝缘性和稳定性,使得各股导电线材21之间相互绝缘,提高线芯层2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丝包层3包括内丝层31和外丝层32,所述内丝层31由四条细度为75D的纤维尼龙丝绕所述线芯层2的外表面卷绕而成,所述外丝层32由两条细度为75D的丙纶丝绕所述内丝层31的外表面卷绕而成。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纤维尼龙丝和丙纶丝将线芯层2进行围绕包覆,能将各股导电线材21进行整理和包覆,避免导电线材21产生松散的现象,提高利兹线1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并提高利用该利兹线1制得的线圈的电磁场稳定性;并通过严格控制丝线的细度和数量,能提高包覆的稳定性,若细度过大或数量过多,则使制得的利兹线1直径较粗,使用不便;若细度过小或数量过少,则丝线或丝包层容易断裂,降低了包覆线芯层2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股导电线材21的绞合绞向为Z向。

本实施例通过严格控制导电线材21的绞合绞向,能对导电线材21进行有效的绞合、固定,提高若干股导电线材21的绞合稳定性,使得导电线材21之间不易松散,提高利兹线1的稳固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