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防水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687发布日期:2019-08-03 16:1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防水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防水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轨道交通用电缆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据资料显示,截止到 2016年,我国共有30个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运营线路总长度为4152.8公里,其中地铁3168.7公里,占76.3%; 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为984.1公里,占比为 23.7%。2016 年年度新增运营线 路长度为历史新高,超过530公里,同比增长20.2%。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多、 运营线路网络化的趋势越发明确。从在建线路来看,截止2016年我国共有48个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在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规模为 5636.5公里,同比增长 26.7%,其中建设规模超过 300 公里的城市包括深圳、上海、天津、重庆、南京、厦门、杭州、西安等十个城市。从在规划线路来看,截止2016 年,我国已获得城轨交通建设项目批复的城府有58个,规划线路总长度为 7305.3公里,已批复规划线路总投资为 37018.4 亿元。其中50个城市批复规划线路均超过2 条,现网规模超过 100 公里的城市有 28 个。目前城轨交通投资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伴随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压力显现,三四线城市城轨交通规划批复速度加快,对城轨交通设备的需求也将不断攀升。

但是,由于气候原因,个别地区雨水较大,会经常出现因电缆进水原因造成电缆使用寿命减少,因此,对于电缆防水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日趋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直流防水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该电缆同时具有无卤、低烟、阻燃、防紫外线、防水、防潮、防鼠、防蚁、抗开裂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防水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第一阻燃层、内护层、金属铠装层、第二阻燃层和外护套;所述绝缘层纵向贴合设置在导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阻燃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圈,所述内护层设置在第一阻燃层的外圈,所述内护层的外侧纵向绕包有金属铠装层,所述金属铠装层的外侧为第二阻燃层,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外侧包裹有外护套;所述金属铠装层与第二阻燃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纵包在金属铠装层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是由电阻率不大于0.01707Ω·mm2/m,断裂伸长率不小于40%的牌号为TU1铸造铜线坯或T1的热轧铜线坯经拉丝紧压绞合而成的紧压圆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采用1kV级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均采用不含卤素成分的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护层采用黑色中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铠装层采用一层厚度为0.12mm的软铜带重叠绕包。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采用一层厚度为0.1mm的铝塑复合带纵包。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采用氧指数不小于38的黑色无卤低烟阻燃A类聚烯烃护套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为了解决电缆防水的问题,在金属铠装层与第二阻燃层之间增加有防水层,具有防水、防潮的特性;同时,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采用不含卤素成分的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材料,具有无卤、低烟和阻燃的特性;外护套采用氧指数不小于38的黑色无卤低烟阻燃A类聚烯烃护套材料,具有防紫外线、防鼠、防蚁、抗开裂的特性。该电力电缆具有以上优良的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防水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导体,2.绝缘层,3.第一阻燃层,4.内护层,5.金属铠装层,6.防水层,7.第二阻燃层,8.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直流防水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包括导体1、绝缘层2、第一阻燃层3、内护层4、金属铠装层5、第二阻燃层7和外护套8;所述绝缘层2纵向贴合设置在导体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阻燃层3设置在绝缘层2的外圈,所述内护层4设置在第一阻燃层3的外圈,所述内护层4的外侧纵向绕包有金属铠装层5,所述金属铠装层5的外侧为第二阻燃层7,所述第二阻燃层7的外侧包裹有外护套8;所述金属铠装层5与第二阻燃层7之间设置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纵包在金属铠装层5的外壁上。

所述导体1首先选用铜杆进行拉丝,后紧压绞合而成。铜杆选用牌号为TU1铸造(M07)铜线坯或T1的热轧(M20)铜线坯,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直径 8.0±0.4 mm;

(2)、电阻率 ≤0.01707Ω·mm2/m;

(3)、断裂伸长率 ≥40%;

(4)、铜杆的其他性能应满足GB/T 3952-2016的要求。

拉丝过程采用13模滑动式铜大拉机组,拉制的单线伸长率不小于30%,单线电阻率最大值为0.017230Ω·mm2/m。拉制单丝不允许出现氧化、发黑等现象,每盘圆单线为一整根,不允许焊接或扭结,装载不能过满。

绞合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导体1采用紧压圆形结构,绞线的结构尺寸、节距控制应符合公司工艺要求;

(2)、单线绞制时,张力要适中,外型应圆整,绞线表面应光滑,无跳浜、边翅、凹痕、蛇形;

(3)、单线允许焊接,接头应牢固、圆整、无毛刺,同一层单线两接头之间距离不小于300mm。

直流1500V电缆的绝缘层2采用稳定性比较好的1kV级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其性能应满足JB/T 10437-2004要求;挤制时挤出机各部位温度控制应按照公司工艺文件要求执行,挤制后要对绝缘线芯进行充分的蒸汽交联;挤制的绝缘要塑化均匀、表面光滑,不能有烧焦、颗粒、竹节等现象出现。

在绝缘线芯外重叠绕包一层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构成第一阻燃层3,第一阻燃层3应平服、紧密、无皱褶、破损,包带接头一定要用胶带粘牢,不得松散,接头处不能漏出残端。

直流1500V电缆内护层4材料采用黑色中密度聚乙烯护套料,其性能应满足GB/T 15065-2009要求;内护层4应紧密挤制在第一阻燃层3外,挤出机挤出后的前两段冷却水槽内的冷却水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上,挤出的内护层4不允许有穿孔的现象,其表面应光滑、圆整、色泽均匀,横断面上无目视可见的气孔、沙眼等缺陷。

在内护层4表面重叠绕包一层厚度为0.12mm的软铜带构成金属铠装层5,铜带绕包应平服、紧密、无皱褶、卷边,接头一定要焊牢并用砂皮打光,铜带应无氧化变色。

在金属铠装层5外纵包一层厚度为0.1mm的铝塑复合带构成防水层6,防水层6纵包应平服、紧密、无皱褶、破损,包带接头一定要用胶带粘牢,不得松散,接头处不能漏出残端。

在防水层6外重叠绕包一层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构成第二阻燃层7,第二阻燃层7应平服、紧密、无皱褶、破损,包带接头一定要用胶带粘牢,不得松散,接头处不能漏出残端。

外护套8采用氧指数不小于38的防紫外线、防鼠、防蚁、抗开裂黑色无卤低烟阻燃A类聚烯烃护套材料,外护套8应紧密挤包在第二阻燃层7上;挤出机挤出后的前两段冷却水槽内的冷却水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上,挤出的外护套8不允许有穿孔的现象,其表面应光滑、圆整、色泽均匀,横断面上无目视可见的气孔、沙眼等缺陷。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