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配电箱用插拔式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033发布日期:2019-08-31 01:10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配电箱用插拔式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配电箱用插拔式插头。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柜的额定电流是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v的配电系统作为动力,照明及配电的电能转换及控制之用。该产品具有分断能力强,动热稳定性好,电气方案引灵活,组合方便,系列性、实用性强,结构新颖等特点。传统的低压配电箱中用于与市电相连接的按钮螺栓式插头,密封性能良好,被广泛使用,可是按钮螺栓式插头有着却有着操作不方便的缺点,当在使用其时,将其拧入低压配电箱的接线口处,若是螺栓没有拧紧,在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故障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箱用插拔式插头,达到利用插拔式代替传统的螺栓式,不仅节省了安装时间,还避免了因螺栓没有拧紧而造成的故障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配电箱用插拔式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接头、两个拉环、空腔与四个卡块,所述接头位于插头本体的左端,两个拉环位于接头的左侧竖向中间位置,空腔位于插头本体的内部,四个卡块位于插头本体的顶部与底部,所述插头本体的外壁四周的左侧环绕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插头本体的左侧与接头的右侧相连接,所述空腔的右侧贯穿接头的内部并延伸至接头的左侧外部,所述空腔内壁的正面与背部均连接有抽拉块,抽拉块的左侧延伸至空腔的外部,所述抽拉块的左侧面与拉环的右侧连接,所述抽拉块的右侧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壁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斜杆,所述插头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插头本体的前侧与背部均设置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垂直方向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转轴的水平方向安装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里侧与插头本体相接触,翻转板的外侧连接有密封胶垫。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插头本体的外壁连接,且密封圈的左侧与接头的右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右侧面与空腔的内壁右侧相接触,且斜杆的里侧贯穿入空腔中与支撑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斜杆的外侧相适配,且通孔的横向长度与斜杆的横向长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凹陷区内部与转轴相适配的位置安装有填料。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右侧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右端与空腔的内壁左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箱用插拔式插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头本体的左侧外壁四周粘接密封圈,密封圈的右侧面设置为陡坡式,然后在翻转板的一侧安装翻转板,在插头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固定安装卡块,相较于传统的螺栓式插头,该插头采用插拔式,并且在插拔的过程中,接线孔的缝隙处都被密封良好,防止接线孔向外漏电,保证了操作者的生命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按钮螺栓式插头改进为插拔式插头,使得在安装插头时方便操作,节省了安装时间,而且,避免了传统螺栓式插头螺栓没有拧紧,而在使用中出现故障问题的因素。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头本体的内腔设置空腔,空腔中放置支撑块、连接板、斜杆,在连接板的左侧安装拉环,使得通过拉动拉环而控制斜杆的方向,使得斜杆的一端从通孔中冒出,与配电箱内壁完成卡接,防止操作不当将该插头误碰出配电箱的插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中:1插头本体、2密封圈、3接头、4抽拉块、5拉环、6空腔、7通孔、8卡块、9支撑块、10斜杆、11连接板、12翻转板、13活动块、14转轴、15凹陷区、16填料、17密封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压配电箱用插拔式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接头3、两个拉环5、空腔6与四个卡块8,接头3位于插头本体1的左端,两个拉环5位于接头3的左侧竖向中间位置,空腔6位于插头本体1的内部,四个卡块8位于插头本体1的顶部与底部,插头本体1的外壁四周的左侧环绕设置有密封圈2,插头本体1的左侧与接头3的右侧相粘接,空腔6的右侧贯穿接头3的内部并延伸至接头3的左侧外部,空腔6内壁的正面与背部均连接有抽拉块4,抽拉块4的左侧延伸至空腔6的外部,抽拉块4的左侧面与拉环5的右侧固定连接,抽拉块4的右侧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块9,支撑块9的外壁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斜杆10,插头本体1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通孔7,插头本体1的前侧与背部均开设有凹陷区15,凹陷区15内设置有转轴14,转轴14的垂直方向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1,转轴14的水平方向固定安装有翻转板12,翻转板12的里侧与插头本体1相接触,翻转板12的外侧粘接有密封胶垫17,密封圈2的内壁与插头本体1的外壁粘接,且密封圈2的左侧与接头3的右侧相连接,支撑块9的右侧面与空腔6的内壁右侧相接触,且斜杆10的里侧贯穿入空腔6中与支撑块9活动连接,通孔7的位置与斜杆10的外侧相适配,且通孔7的横向长度与斜杆10的横向长度相适配,凹陷区15内部与转轴14相适配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填料16,支撑块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右端与空腔6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将插头本体1与接头3沿配电箱的插线孔中插入,卡块8与插线孔中的凹槽相适配,然后直至密封圈2的右侧与插线孔的最外端相水平,密封圈2的右侧与配电箱的外壁相接触时,完成插头本体1的接入,然后人手将活动块13向外掰出,通过人手施加外力给活动块13,转轴14在凹陷区15内转动,将翻转板12带出,翻转板12的由最初的水平位置变为垂直,并且密封胶垫17的外壁与配电箱的内壁紧密贴合,接着人手通过向外拉动拉环5,拉环5带动连接板11向外运动,在支撑块9的带动下,支撑块9将斜杆10带至垂直,斜杆10的外部由通孔7中延伸出来,与通孔7完成卡接,并且与配电箱的内壁完成卡接,防止不当操作将插头本体1脱离出插线孔中。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头本体1的左侧外壁四周粘接密封圈2,密封圈2的右侧面设置为陡坡式,然后在翻转板12的一侧安装翻转板17,在插头本体1的顶部与底部固定安装卡块8,相较于传统的螺栓式插头,该插头采用插拔式,并且在插拔的过程中,接线孔的缝隙处都被密封良好,防止接线孔向外漏电,保证了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按钮螺栓式插头改进为插拔式插头,使得在安装插头时方便操作,节省了安装时间,而且,避免了传统螺栓式插头螺栓没有拧紧,而在使用中出现故障问题的因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头本体1的内腔设置空腔6,空腔6中放置支撑块9、连接板11、斜杆10,在连接板11的左侧安装拉环5,使得通过拉动拉环5而控制斜杆10的方向,使得斜杆10的一端从通孔7中冒出,与配电箱内壁完成卡接,防止操作不当将该插头误碰出配电箱的插孔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