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封性的盖板式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8306发布日期:2019-06-13 09:5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高密封性的盖板式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板式超级电容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的盖板式超级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大容量圆柱型超级电容器装配后,外壳和盖板上表面之间进行线密封,存在漏液风险。现有技术盖板是一体结构,下层为电木板、上层为三元乙丙胶,铝制引出部分采用铆接方式实现内外链接外壳和盖板上表面之间进行线密封,产品漏液率高,而且超级电容器通常倒置使用,更是增加了电解液漏出的风险,因此,提供一种密封性能高的盖板式超级电容器,以降低漏液概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思量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盖板式超级电容器,使盖板与外壳之间、端子引出孔与铆钉之间均形成面密封,以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液风险。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盖板式超级电容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卷芯、盖设于外壳上的盖板、铆接于盖板上的两个端子引出孔上的引出端子、以及连接所述卷芯正负极和两个引出端子的两个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橡胶层,其敷设于所述盖板的外表面和所述端子引出孔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外壳上端部位的侧壁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外侧壁上的橡胶层上;

用于铆接所述引出端子的铆钉的侧壁沿周向抵接于位于所述端子引出孔外表面上的橡胶层上,铆钉的帽端部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底部的橡胶层上,与所述铆钉过盈配合的垫圈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顶部的橡胶层上。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上端部位边缘朝向所述盖板顶部弯曲形成一环形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顶部的橡胶层上。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上端部位靠近所述盖板底部的内侧壁沿周向向内凸出形成一环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上端部位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底部的橡胶层上。

优选的是,所述盖板为铝板。

优选的是,所述铆钉下端与所述卷芯之间留置有一缓冲空腔,所述连接线折叠形成类Z字形。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线为铝片,所述铝片折叠形成类Z字形。

优选的是,所述卷芯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一圆筒形的散热空腔;

还包括多组至上而下依次排列于所述散热空腔内的散热单元,每组散热单元沿所述散热空腔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散热单元包括:

散热弹片,其呈类L形,所述散热弹片由上下一体成形的直板和弧面板组成,所述直板和所述弧面板的外表面上均敷设有导热硅胶片,所述直板上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上,所述弧面板的弧面朝向所述卷芯,且所述弧面板上的导热硅胶片与所述卷芯外表面贴合抵接;

弹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弧面板背离所述卷芯的一侧,所述弹簧外表面上敷设有导热硅胶片,且所述弹簧受力被压缩的方向沿所述卷芯的径向设置。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直板和所述弧面板均为铜片。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使盖板与外壳之间、端子引出孔与铆钉之间均形成面密封,以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液风险;

第二、所述卡接部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顶部的橡胶层上,盖板顶部的橡胶层外周进一步与外壳上的卡拉部形成一圈面密封结构,从而再一次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液风险;

第三、所述外壳上端部位靠近所述盖板底部的内侧壁沿周向向内凸出形成一环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上端部位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底部的橡胶层上,盖板底部的橡胶层外周进一步与外壳上的凸起形成一圈面密封结构,从而再一次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液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盖板3式超级电容器,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卷芯2、盖设于外壳1上的盖板3、铆接于盖板3上的两个端子引出孔4上的引出端子5、以及连接所述卷芯2正负极和两个引出端子5的两个连接线21,还包括:

橡胶层6,其敷设于所述盖板3的外表面和所述端子引出孔4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外壳1上端部位的侧壁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3外侧壁上的橡胶层6上,实现面密封;

用于铆接所述引出端子5的铆钉7的侧壁沿周向抵接于位于所述端子引出孔4外表面上的橡胶层6上,铆钉7的帽端部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3底部的橡胶层6上,与所述铆钉7过盈配合的垫圈71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3顶部的橡胶层6上,即引出端子5上端冲压,扩张挤压垫圈71,垫圈71下表面与盖板3顶部的橡胶层6挤压实现密封;引出端子5上端冲压,使引出端子5扩张,从而使铆钉7侧壁与端子引出孔4侧壁上的橡胶层6挤压实现密封;引出端子5上端冲压,使铆钉7的帽端部与盖板3底部的橡胶层6挤压,完成密封,从而显著提高盖板3式超级电容器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在盖板3和端子引出孔4中设置橡胶层6,可以使盖板3与外壳1之间、端子引出孔4与铆钉7之间均形成面密封,以提高盖板3式超级电容器的密封性能,降低漏液风险。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1上端部位边缘朝向所述盖板3顶部弯曲形成一环形的卡接部11,所述卡接部11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3顶部的橡胶层6上,盖板3顶部的橡胶层6外周进一步与外壳1上的卡拉部形成一圈面密封结构,从而再一次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液风险。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1上端部位靠近所述盖板3底部的内侧壁沿周向向内凸出形成一环形的凸起12,所述凸起12的上端部位抵接于位于所述盖板3底部的橡胶层6上,盖板3底部的橡胶层6外周进一步与外壳1上的凸起12形成一圈面密封结构,从而再一次提高密封性能,降低漏液风险。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3为铝板,现有技术中盖板3的材质常为电木,机械强度不够,易造成机械损伤,采用铝材质替代,不仅重量轻,而且机械强度明显增强,不易造成机械损伤而发生漏液。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铆钉7下端与所述卷芯2之间留置有一缓冲空腔13,所述连接线21折叠形成类Z字形,大容量圆柱型超级电容器装配后,外壳1和卷芯2之间都会存在一定间隙,当超级电容器使用在震动比较大的装置上时,内部卷芯2会产生移动,而造成连接线21断裂,使超级电容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将折叠形成类Z字形,可以形成一定缓冲余地,减少连接线21断裂的概率;

另外,超级电容器在充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热量会使卷芯2内的电解液气化,造成外壳1内气压过高,当达到一定气压时,会发生爆炸,因此设置一缓冲空间,以使得在电解液气化时,具有缓冲的余地,减少爆炸概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线21为铝片,所述铝片折叠形成类Z字形,铝材质的电阻小,减少电能内耗。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卷芯2和所述外壳1之间具有一圆筒形的散热空腔14;

还包括多组至上而下依次排列于所述散热空腔14内的散热单元8,每组散热单元8沿所述散热空腔14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散热单元8包括:

散热弹片,其呈类L形,所述散热弹片由上下一体成形的直板81和弧面板82组成,所述直板81和所述弧面板82的外表面上均敷设有导热硅胶片,所述直板81上端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侧壁上,所述弧面板82的弧面朝向所述卷芯2,且所述弧面板82上的导热硅胶片与所述卷芯2外表面贴合抵接;

弹簧83,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弧面板82背离所述卷芯2的一侧,所述弹簧83外表面上敷设有导热硅胶片,且所述弹簧83受力被压缩的方向沿所述卷芯2的径向设置。

超级电容器在充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散热,同时随着超级电容器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各种指标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在震动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超级电容器的散热能力优越,同时还需满足较好的防震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超级电容器产生大量热量时,热量可以通过弧面板82上的导热硅胶片迅速传递至弧面板82,然后传递至直板81,再经外壳1传出,实现快速散热的目的,同时由于散热弹片具有弹性,可以有效减小芯片的震动幅度,再加上弹簧83的协助作用,进一步取到防震的作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其中,所述直板81和所述弧面板82均为铜片,铜片具有良好回复力和延展性能,即可以缓解卷芯2的震动,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导热功能,即可以加快超级电容器的散热。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