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0495发布日期:2019-06-11 22:5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重视;同时,风力发电又是新能源发电技术中最成熟和最具规模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可本哈根气候大会后,风力发电已成为中国大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力军;从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后,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4-2020》中,将2020年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目标提高到了3000万千瓦;随着全国各地风电场的迅速建设,生产能够满足风力发电设备中涡轮机和塔筒连接处或类似场合专用特殊环境要求的耐扭、耐寒、耐盐雾、耐油、耐紫外线、柔软、可移动等特点的风力发电电缆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之一;由于风力发电的环境恶劣,风机使用年限较长,且电缆随风机不断旋转,对电缆的性能要求较高,由于风力发电机组风桨叶的旋转是根据风向呈不规则摆动的,电缆既要随着风桨叶的方向进行频繁、随机的扭转,其扭转速度和角度均具有不确定性,又要在风电塔筒内振荡扭弯,其形成的晃动幅度和牵拉力同样是不确定的;加之电缆在风电机组和塔筒中的布设路径复杂,传统电缆显然不能满足高耐扭曲、高柔软和足够的机械强度等综合性能要求;使得我国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一直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研发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尤其是高端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包括三个缆芯,所述三个缆芯绞合形成导体,所述每个缆芯由若干股缆丝绞合而成,所述若干股缆丝为高柔性铜丝,所述缆芯与缆丝的绞合方向均一致;所述每个缆芯的外部设置有绕包层和硅橡胶绝缘层,所述每个缆芯的外部依次由内到外包裹有绕包层和硅橡胶绝缘层;所述导体的外部设置有内护套、第二绝缘层、包布层带和纳米复合弹性体护套,所述导体的外部依次由内到外包裹有内护套、第二绝缘层、包布层带和纳米复合弹性体护套;所述导体与内护套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填充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种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通过将若干股缆丝绞合而成缆芯,和若干股缆芯绞合成导体,并且缆丝与缆芯的绞合方向一致,采用相同的绞合方向,能有效均匀缆丝或缆芯的中各个单丝导体的受力和弯曲的程度,即便于实现缆芯单丝导体的纤细化和增强电缆的强度并提高电缆的弯折度和韧性,又能提高整根电缆的柔软性;导体与内护套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填充物,可以进一步的保护电缆,硅橡胶绝缘层、包布层带和纳米复合弹性体护套的设置,可以提高电缆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低温性、耐盐雾、耐扭性和耐用性,增加使用寿命,降低电缆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所示:一种风力发电用高耐扭软电缆,包括三个缆芯1,所述三个缆芯1绞合形成导体2,所述每个缆芯1由若干股缆丝3绞合而成,所述若干股缆丝3为高柔性铜丝,所述缆芯1与缆丝3的绞合方向均一致;所述每个缆芯1的外部设置有绕包层4和硅橡胶绝缘层5,所述每个缆芯1的外部依次由内到外包裹有绕包层4和硅橡胶绝缘层5;所述导体2的外部设置有内护套11、第二绝缘层12、包布层带13和纳米复合弹性体护套14,所述导体2的外部依次由内到外包裹有内护套11、第二绝缘层12、包布层带13和纳米复合弹性体护套14;所述导体2与内护套11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填充物20。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