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2592发布日期:2019-08-13 20:46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轻触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开关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触开关。



背景技术:

轻触开关又叫微动开关,为一种电子开关,使用时轻轻点按开关按钮就可以使开 关接通,当松开手时开关既断开,其内部结构是靠金属弹片受力弹动来实现通断的。轻触开 关有接 触电阻荷小、精确的操作力误差、规格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在电子设备及白色家电 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如 :影音产品、数码产品、遥控器、通讯产品、家用电器、安防产品等。因为轻触开关对环境的条件 (施压力小于 2 倍的弹力 / 环境温湿度条件以及电气性能)大型设备及高负荷的按钮都使用 导电橡胶或锅仔开关五金弹片直接来代替,比如医疗器材、电视机遥控器等。

轻触开关的体积普遍都设计的非常小,包括基座、按键和盖板,安装时按键位于基座和盖板之间,由于按键的体积较小,在盖板位于基座牢固装配前,按键是最容易丢失的部分,给装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使得装配的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装配的过程中按键不易丢失的一种轻触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触开关,包括基座、按键和盖板,所述基座上设有点触腔,所述点触腔内设有弹片,所述按键包括底板和按压块,所述盖板上设有供按压块穿设的圆口,所述按压块上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开口朝向底板端设置,所述按压块延出圆口的一端上设有两个与内凹槽相连通的通口,所述通口内设有橡胶材质的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延伸至内凹槽里,所述内凹槽内插设有呈圆台状设置橡胶材质的推块,圆台状的推块具有大端面和小端面,小端面的一端接近内凹槽的底壁,且与内凹槽的底壁设有间距,其外表面与挡片相抵触,通过推块朝向内凹槽的底壁运动,所述挡片的一部分可滑移至通口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片相对与推块相抵触的一端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与推块的外表面贴合,另一端上设有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凸起块,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供凸起块插设的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装配时,通过推动推块,驱使挡片朝向通口外运动,依次来扩大按压块的横截面积,可以有效防止按键从盖板上脱离,然后将盖板和按键一起装配在基座上,有效提升装配效率,防止按键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按压块的剖视图一;

图3为按压块的剖视图二;

图4为按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1、基座; 10、点触腔; 2、按键;20、底板; 21、按压块; 210、内凹槽;211、通口;212、挡片;213、推块;214、导向斜面;215、弧形面;216、凸起块;3、盖板;30、圆口;31、卡口;4、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轻触开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轻触开关,包括基座1、按键2和盖板3,所述基座1上设有点触腔10,所述点触腔10内设有弹片4,所述按键2包括底板20和按压块21,所述盖板3上设有供按压块21穿设的圆口30,所述按压块21上设有内凹槽210,所述内凹槽210的开口朝向底板20端设置,所述按压块21延出圆口30的一端上设有两个与内凹槽210相连通的通口211,所述通口211内设有橡胶材质的挡片212,所述挡片212的一端延伸至内凹槽210里,所述内凹槽210内插设有呈圆台状设置橡胶材质的推块213,圆台状的推块213具有大端面和小端面,小端面的一端接近内凹槽210的底壁,且与内凹槽210的底壁设有间距,其外表面与挡片212相抵触,通过推块213朝向内凹槽210的底壁运动,所述挡片212的一部分可滑移至通口211外。所述挡片212相对与推块213相抵触的一端上设有导向斜面214,所述导向斜面214与推块213的外表面贴合,另一端上设有弧形面215。

在装配时,先将按键2和盖板3配合,按键2上的按压块21穿设过盖板3上圆口30后,利用镊子能具有尖端的工具,插入内凹槽210与推块213相抵触后,继续朝向内凹槽210的底壁方向运动,推动推块213位移,推块213在位移的过程中,会驱使两个挡片212朝向通口211外滑移,挡片212的一部分滑移出通口211后,使得按压块21的横截面扩大,使得的按压块21便不会从圆口30处脱离,实现按键2与盖板3的装配,最后再将盖板3与基座1装配便可。盖板3与按键2的装配,无论在拆卸或者安装的过程中,按键2都不易发生丢失,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底板20的两侧设有凸起块216,所述盖板3的两侧设有供凸起块216插设的卡口31。盖板3与按键2装配后,凸起块216卡设在卡口31内,进一步增加了按键2与盖板3的装配牢固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