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4229发布日期:2019-09-03 19:35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极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极柱,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极柱一端直接与汇流排连接,另一端或与外部导体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亦称端子),或与电池组中相邻的单体电池的一极连接的部件。在电池生产中,极柱是常用的导电体。

在铅酸电池领域,如何防止酸液从盖子底部溢出,流到电极接头是技术难题,目前的极柱很难做到完全密封不渗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柱,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极柱,包括底座,极柱体和底盘,所述底座、极柱体和底盘为铅液一体浇筑成型结构,

所述底座呈扁平形状,所述极柱体站立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呈三角形形状,且每个角均为圆角形状,所述极柱体的底部与其中一个角融合固定;

所述底盘位于极柱体的中部或者中部靠上位置,所述底盘呈圆盘形状,圆周围绕在极柱体的四周,所述底盘包括圆环挡墙和连接圆环挡墙到极柱体的底墙,所述圆环挡墙围绕在极柱体的四周,其与极柱体之间有间距,所述圆环挡墙从上到下朝向极柱体增厚,形成坡面,所述底墙的上表面水平,与极柱体垂直,下表面从外周朝向极柱体增厚,底墙的下表面形成坡面;

所述极柱体的顶部水平,且顶部的中心开设有朝向极柱体内部延伸的圆形通道,所述圆形通道延伸至底盘所在高度。

所述极柱体的上部呈圆台形状,从极柱体的顶部朝向底盘直径渐进增大,且在底盘的圆环挡墙的上方位置达到最大直径,最大直径向下呈圆柱形状。

所述圆形通道中插入有铜芯,所述铜芯的顶部延伸出圆形通道,且铜芯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电极接头,所述电极接头上方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与铜芯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压紧电极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极柱体的底部插入在浓硫酸溶液中,极柱体的上部设置有电池盖,所述极柱体的顶部从电池盖的孔中伸出,并在电极柱的顶部连接电极接头,所述电极接头的上方通过螺母拧紧固定,在极柱体的上部圆台形状上套设有橡胶密封塞,密封塞的形状与圆台配合,密封塞的下方插入到底盘内部,底盘的圆环挡墙与电池盖之间有缝隙,所述密封塞的外周有一圈向外凸起的部分,刚好插在该缝隙中,形成机械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圆台形状的极柱体顶部与其配合形状的橡胶密封圈紧密贴合后,其密封面是倾斜的,能够有效防止下方酸液,从密封缝隙中向上渗出。

本实用新型,底盘的形状构成了机械迷宫密封结构,让橡胶密封圈塞到底盘中,密封圈的外圈与底盘的圆环挡墙密封,密封圈的内圈与极柱体密封,形成密封性能非常好的密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1—极柱体,2—底座,3—底盘,31—圆环挡墙,32—底墙,4—极柱体的上部,5—圆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本极柱,包括底座2,极柱体1和底盘3,所述底座2、极柱体1和底盘3为铅液一体浇筑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是一体浇筑成型结构,为一个整体,所有结构之间均无缝隙,避免存在拼接缝隙,造成酸液的渗透。

所述底座2呈扁平形状,所述极柱体1站立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呈三角形形状,且每个角均为圆角形状,所述极柱体1的底部与其中一个角融合固定。底座2的形状增大面积,且每个角均是圆角,防止有尖角,避免尖角放电。

结合图1和图3,所述底盘3位于极柱体1的中部或者中部靠上位置,所述底盘3呈圆盘形状,圆周围绕在极柱体1的四周,所述底盘3包括圆环挡墙31和连接圆环挡墙31到极柱体1的底墙32,所述圆环挡墙31围绕在极柱体1的四周,其与极柱体1之间有间距,所述圆环挡墙31从上到下朝向极柱体1增厚,形成坡面,该坡面的存在,增强橡胶圈与坡面的紧密贴合度,同时避免垂直面,造成酸液渗透。所述底墙32的上表面水平,与极柱体1垂直,下表面从外周朝向极柱体1增厚,底墙32的下表面形成坡面;该坡面增强底墙32与极柱体1的牢固程度。

结合图2和图3,所述极柱体1的顶部水平,且顶部的中心开设有朝向极柱体1内部延伸的圆形通道5,所述圆形通道5延伸至底盘3所在高度。所述圆形通道5中插入有铜芯,所述铜芯的顶部延伸出圆形通道5,且铜芯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电极接头,所述电极接头上方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与铜芯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压紧电极接头。该结构形成电极的连接,连接牢固。

所述极柱体的上部4呈圆台形状,从极柱体1的顶部朝向底盘3直径渐进增大,且在底盘3的圆环挡墙31的上方位置达到最大直径,最大直径向下呈圆柱形状。圆台形状的极柱体1顶部与其配合形状的橡胶密封圈紧密贴合后,其密封面是倾斜的,能够有效防止下方酸液,从密封缝隙中向上渗出。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