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的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2603发布日期:2019-07-13 08:37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的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的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等。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当前风机电源可使用交流电或者直流电,使用相应电源风机内部的电路会有对应匹配的结构和设计,这种风机只能使用单一类型的电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也有风机可使用交流或直流电,其内部需要有对应的电源类型的判断和切换匹配系统,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的电源插座,既可以使用直流电源也可以使用交流电源,且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的电源插座,所述风机的电源插座包括电源插座面板,所述电源插座面板包括一个交流电源插口、至少一个直流电源插口和至少一个直流电源,所述交流电源插口能够与交流电源插头接通,所述直流电源插口能够与直流电源接通,当所述至少一个直流电源插口与直流电源插接时,所述直流电源能够遮挡交流电源插口从而使得交流电源插头无法插入所述交流电源插口。

进一步地,当交流电源插头与交流电源插口插接时,交流电源插头占用的空间能够阻止直流电源插入直流电源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是热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是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插口为2个,所述电池为2个。

进一步地,2个直流电源插口对称设置在交流电源插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采用专门设计的插座结构,该插座结构既可以插接交流电源也可以插接直流电源,并且直流电源插接上后会遮挡住交流电源插口使得交流电源不能接通,交流电源插接后会组织直流电源插接上,这样风机内部电路设计可使得交流电和直流电分开相互独立,不需要判断、匹配或转换的系统,简化了内部电路结构,并且也不会出现把直流和交流电同时接通的误操作,大大提高了风机运行的安全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的电源插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的电源插座插接一个直流电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的电源插座插接两个直流电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图1-3,一种用于交直流两用的风机1的电源插座,所述风机1的电源插座包括电源插座面板5,所述电源插座面板5包括一个交流电源插口2、至少一个直流电源插口3和至少一个直流电源4,所述交流电源插口2能够与交流电源插头接通,所述直流电源插口3能够与直流电源4接通,当所述至少一个直流电源插口3与直流电源4插接时,所述直流电源4能够遮挡交流电源插口2从而使得交流电源插头无法插入所述交流电源插口2。

进一步地,当交流电源插头与交流电源插口2插接时,交流电源插头占用的空间能够阻止直流电源4插入直流电源插口3。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1是热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4是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插口3为2个,所述电池为2个,结合图2所示是电源插座插接一个直流电源4的情况,可以看见直流电源4的左侧挡住了交流电源插口2的部分,这样交流电源插头就无法插入交流电源插口2,同理结合图3,当电源插座插接两个直流电源4同样如此,并且基于这样的位置关系,当交流电源插头与交流电源插口2插接时,交流电源插头占用的空间能够阻止直流电源4插入直流电源插口3。

进一步地,2个直流电源插口3对称设置在交流电源插口2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插座结构既可以插接交流电源也可以插接直流电源,并且直流电源插接上后会遮挡住交流电源插口使得交流电源不能接通,交流电源插接后会阻止直流电源插接上,这样风机内部电路设计可使得交流电和直流电分开相互独立,不需要判断、匹配或转换的系统,简化了内部电路结构,并且也不会出现把直流和交流电同时接通的误操作,大大提高了风机运行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