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带式线缆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599发布日期:2019-06-26 01:1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拉带式线缆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拉带式线缆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软质拉带式线缆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的技术的持续进步与不断创新,新的电子产品相对地需要更多的频宽。因此,现今世界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快速与可靠的传递。

此外,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因此对于服务器的性能十分要求,而维护服务器性能的首要条件就是维持中央处理器的操作温度,所以散热解决方案就显的十分的重要。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大部分的连接器都会设置在非中间位置,如机壳的边缘而非中心的位置,以增加空间位置,让气流顺利流动,进而有效地强化中央处理器与电路的散热效能。

传统上的电缆线连接器往往需要利用弹性扣片,来卡合对应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以避免电缆线容易由电子装置上脱离。因此,在将电缆线的连接器与电子装置的连接器分离时,需要以手指按压弹性扣片。然而,当连接器位置过于接近电子装置的边缘,就不易以手指按压弹性扣片,因此将使得电缆线连接器不易由电子装置连接器上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内容旨在提供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实用新型内容并非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带式线缆模块,可以方便地将电缆线连接器与电子装置分离。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一技术实施例是关于一种拉带式线缆模块,包含连接器、U形弹簧扣片以及拉带。U形弹簧扣片则包含有U形弹性部,第一端部由U形弹性部的一端向外延伸,且第一端部上形成有滑动开口,以及第二端部由U形弹性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

U形弹簧扣片固定于连接器之上,拉带的一端固定于U形弹簧扣片的第二端部,且拉带并穿过U形弹簧扣片的第一端部的滑动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U形弹簧扣片的第二端部则包含有扣合凸起,用以扣合于电子装置连接器的扣合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还包含有按压凸起,用以按压第二端部,以使扣合凸起与电子装置连接器的扣合开口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还包含有拉带固定口,设置于第二端部的末端,以用来固定拉带。此外,第一端部则包含有拉带滑动支撑部,位于滑动开口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带固定口位于滑动开口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还包含有固定开口,且连接器包含有固定凸起,以用来与固定开口耦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包含有一组滑动槽,以与第一端部的两侧边滑动耦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包含有多个连接端子以及电缆线,且电缆线电性连接多个连接端子。其中,多个连接端子为电路板上的多个金手指,且连接器还包含有连接器本体,以塑胶材料覆盖射出(over molding)包覆电路板,并露出金手指。此外,电缆线焊接于电路板且U形弹簧扣片固定于连接器本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拉带式线缆模块,可以方便使用者将其由电子装置连接器上移除,还方便使用于一些将连接器设置于边缘位置或密集设置连接器的电子设备,使用者仅需拉动拉带即可方便地将拉带式线缆模块由电子装置连接器上移除。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结合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拉带式线缆模块安装于电子装置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拉带式线缆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拉带式线缆模块的U形弹簧扣片与拉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是举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另外,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实用新型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用词将在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在实施方式与权利要求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多个。而步骤中所使用的编号仅是用来标示步骤以便于说明,而非用来限制前后顺序及实施方式。

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参阅图1至图3,图1是绘示拉带式线缆模块安装于电子装置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则是绘示拉带式线缆模块的分解示意图,而图3是绘示拉带式线缆模块的U形弹簧扣片与拉带示意图。

如图1所示,拉带式线缆模块100插入于电子装置连接器200,而当想要将拉带式线缆模块100与电子装置连接器200进行分离时,仅需将拉带130向外拉动,即可使U形弹簧扣片120与电子装置连接器200的扣合开口210分离,进而将拉带式线缆模块100与电子装置连接器200分离。此外,由于拉带130向外拉动,其与拉带式线缆模块100由电子装置连接器200分离的方向一致,因此,在拉动拉带130的同时,也可同时将拉带式线缆模块100由电子装置连接器200上分离,因此可以快速地由电子装置连接器200分离拉带式线缆模块100。

进一步参阅图2与图3,如图中所示,拉带式线缆模块100包含有连接器110、U形弹簧扣片120以及拉带130。其中,U形弹簧扣片120包含有U形弹性部310、第一端部312以及第二端部314。第一端部312由U形弹性部310的一端向外延伸,而第二端部314则由U形弹性部310的另一端向外延伸,三者相互连接。第一端部312上形成有一滑动开口326。

U形弹簧扣片120固定于连接器110之上,拉带130的一端则固定于U形弹簧扣片120的第二端部314,且拉带130并进一步穿过U形弹簧扣片120的第一端部312的滑动开口326。如附图中的方向,拉带130固定于U形弹簧扣片120的第二端部314的位置,约位于滑动开口326的上方,因此,当拉动拉带130时,拉带130将使得U形弹簧扣片120的第二端部314向第一端部312靠近,以使第二端部314上的扣合凸起316,与电子装置连接器200的扣合开口210分离。其中,扣合凸起316是用以扣合于电子装置连接器200的扣合开口210,以避免拉带式线缆模块100不预期地由电子装置连接器200脱离,以确保信号传输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314包含有按压凸起318,用以按压第二端部314,以使扣合凸起316与电子装置连接器200的扣合开口210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314还包含有拉带固定口320,设置于第二端部314的末端,以用来固定拉带130。此外,第一端部312则包含有拉带滑动支撑部324,位于滑动开口326的上方。优选地,拉带固定口320位于滑动开口326约略上方的位置。其中,拉带滑动支撑部324略高于下方连接器110的表面,以便于拉带130由下方穿过,并在其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带130包含有固定端414、滑动部416以及拉动端412。固定端414用以固定于第二端部314上的拉带固定口320,而滑动部416,由固定端414向外延伸,并穿过第一端部312的滑动开口326,在拉动时,滑动部416以拉带滑动支撑部324为支撑点,改变拉带130的移动方向,使得固定端414向下移动,而滑动部416则由向下移动改变为向外移动。此外,拉动端412由滑动部416向外延伸,并外露于U形弹簧扣片120以及滑动开口326,以便于使用者向外拉动拉带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U形弹簧扣片120的第一端部312还包含有固定开口322,且连接器110包含固定凸起119,以用来与固定开口322耦合,使U形弹簧扣片120可以固定于连接器110之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110包含有一组滑动槽114,以与第一端部312的两侧边滑动耦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110还包含多个连接端子118以及电缆线116,且电缆线116电性连接多个连接端子118。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18为电路板上的多个金手指,且连接器110还包含连接器本体112,以塑胶材料覆盖射出(over molding)包覆电路板,并露出金手指。其中,电缆线116焊接于电路板,且U形弹簧扣片120固定于连接器本体11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拉带式线缆模块,可以方便使用者将其由电子装置连接器上移除,还方便使用于一些将连接器设置于边缘位置或密集设置连接器的电子设备,使用者仅需拉动拉带即可方便地将拉带式线缆模块由电子装置连接器上移除。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