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组列车蓄电池充电冷却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0774发布日期:2019-08-07 01:4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编组列车蓄电池充电冷却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建设中的编组列车蓄电池充电冷却水箱。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法隧道施工,因其安全性高、施工速度快,已经成为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现有在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中的编组列车蓄电池充电时,由于蓄电池升温过高,因此需要对蓄电池进行水冷降温;目前多是采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冷却水池,内部涂刷防水涂料,之后将编组列车的蓄电池置于该冷却水池中再进行充电,从而达到降温目的;但采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的冷却水池在使用过程中,防水层易老化,存在严重的渗漏水现象,并且水池的清洗及更换水均比较困难,冷却水池一旦建成则无法移动及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移动便捷,便于加工制造的编组列车蓄电池充电冷却水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编组列车蓄电池充电冷却水箱,包括由钢板密封焊固而成的上开口矩形箱体,在所述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根分割肋条,所述分割肋条的两端垂直焊固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在所述箱体侧壁上紧贴底壁上表面处密封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球阀,在所述箱体的侧壁靠近上口沿处密封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供水球阀,位于进水管下方的箱体侧壁上密封连通有溢流管;在所述箱体的上口沿外侧沿其长边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对吊耳,每对所述吊耳均对称固设于箱体的上口沿两长边上。

在所述箱体的内、外壁以及所述吊耳外表面上均涂覆有红丹防锈漆。

焊固所述箱体的钢板厚度为5mm,箱体长度为6010mm,宽度为2010mm,高度为755mm;所述分割肋条由30×30mm的方钢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由钢板焊固的箱体来作为编组列车蓄电池充电时的冷却水箱,加工制造非常简便,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加工及使用成本;同时配合设置于箱体上口沿处的吊耳,能够轻松将其吊起,并根据充电站现场的实际情况任意调整箱体的摆放位置,随工程进展而不断优化场地布置;在箱体侧壁上开设的排水管、进水管和溢流管,能够实现废水的排出,以及缺水时补水和水量过高时自动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B向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编组列车蓄电池充电冷却水箱,包括由厚度5mm的钢板密封焊固而成的上开口矩形箱体1,箱体1长度为6010mm,宽度为2010mm,高度为755mm,确保能够同时放置三组蓄电池来进行冷却降温;在箱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根分割肋条2,分割肋条2由30×30mm的方钢管构成,分割肋条2的两端垂直焊固于箱体1的内侧壁上,分割肋条2将箱体1的内腔分割成均等的三部分,刚好分别放置一辆编组列车上的三组蓄电池,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确保一辆编组列车上的三组蓄电池在同一个箱体1内,不与其它编组列车的蓄电池发生混淆。

在箱体1侧壁上紧贴底壁上表面处密封连通有排水管3,排水管3上设置有排水球阀,打开排水球阀能够将箱体1内的废水彻底排出;在箱体1的侧壁靠近上口沿处密封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上设置有供水球阀,通过打开供水球阀,能够轻松向箱体1内供水,同时还能随时向箱体1内补水;位于进水管4下方的箱体1侧壁上密封连通有溢流管5,溢流管5的设置高度视蓄电池的高度而定,一般设置在箱体1侧壁的上部靠近进水管4处;在箱体1的上口沿外侧沿其长边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两对吊耳6,每对吊耳6均对称固设于箱体1的上口沿两长边上,通过吊耳6来实现对箱体1的轻松吊起及移位。另外,为防止箱体1及吊耳6被腐蚀生锈,在箱体1的内、外壁以及吊耳6外表面上均涂覆有红丹防锈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