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7387发布日期:2019-06-18 23:4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是连接在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控制机构和触头系统之间,起到转递动力的作用,现有的PC级双电源转换开关控制机构一般采用电机控制转换盘来实现,传动机构采用两个拉杆与转换盘的两侧连接,每个拉杆控制一组动触头,通过拉杆将转换盘的状态传递到动触头上,使动触头与所需的静触头闭合,为了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快速闭合和分断,传动机构上需要具备储能装置。现有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结构复杂,装配不方便,占用体积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拉杆、连接轴、动触头座和动触头,所述拉杆、连接轴、动触头座均有两个,两根拉杆的长度不同,两个连接轴分别连接在两根拉杆前端,两个动触头座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接轴端部,动触头设置在动触头座内,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转换件,转换件外端铰接在壳体上,内端设置有扭簧,转换件内部形成转换槽,连接轴穿置在转换槽内滑移,扭簧的外端连接在壳体上,内端连接在转换件的内端,扭簧将转换件推向两侧。

上述方案拉杆与动触头座通过连接轴连接,通过转换件连接在连接轴上,并用扭簧推动转换件在两端之间快速切换来实现动触头座的快速移动,提高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和闭合速度,扭簧和转换件结构简单,生产装配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座上与连接轴的连接处形成触头槽,连接轴一端插入触头槽内与动触头座联动连接。触头槽在不推动动触头座的前提下给予连接轴一定的运动空间来实现扭簧的储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拉杆腔、上触头腔、下触头腔三个腔室,三个腔室之间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分隔,拉杆、连接轴、转换件和扭簧设置在拉杆腔内,转换件和扭簧的外端均连接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两个动触头座分别设置在上触头腔和下触头腔内,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分别形成贯通的传动槽,动触头座通过传动槽与拉杆腔内的连接轴连接。动触头和控制触头的拉杆处于不同的腔室,不会相互影响,防止漏电;两个拉杆处于一个腔室内压缩了壳体的体积,更加紧凑小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形成朝向拉杆腔的限位槽,限位槽与触头槽相对设置,连接轴的一端插入触头槽内,另一端插入限位槽内。限位槽与触头槽配合对连接轴进行限位,提高装配精度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根拉杆分别为长拉杆和短拉杆,长拉杆的前端向内弯曲。长拉杆向内弯曲使前端的连接轴与短拉杆前端的连接轴在一条直线上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换件的转换槽外端形成一个直径比转换槽宽的连接孔,连接轴上形成两个与连接孔适配的环形凸起的凸环,连接轴通过凸环与插入到连接孔内。连接轴通过连接孔装配到转换件上,在运动过程中用扭簧确保连接轴不会移动到连接孔处防止掉出,装配简单,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换件外端形成转换轴,转换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上。转换轴能直接穿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上,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成对横向穿置在动触头座上,动触头两端伸出动触头座,动触头的外侧设置有簧片将动触头的两端向下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座向内一侧设置有滑块,滑块设置在传动槽内滑移,触头槽设置在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转换件设置两根拉杆的同一侧,两个扭簧设置在两根拉杆的另一侧。这样设置方便布置空间,防止两个拉杆阻碍转换件和扭簧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拉杆的弯曲处形成一个弧形的扭簧槽。扭簧槽给扭簧让位,防止扭簧与拉杆碰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拉杆与动触头座之间的连接方便、体积小巧,储能机构采用扭簧和转换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长拉杆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传动机构,包括壳体1、长拉杆2、短拉杆3、连接轴4、动触头座5、动触头6、转换件7和扭簧8,壳体1包括从上倒下依次设置的上盖11、中盖12、下盖13、底座14,上盖11和中盖12之间形成上触头腔15,中盖12和下盖13之间形成拉杆腔16,下盖13和底座14之间形成下触头腔17,中盖12形成上隔板18分隔上触头腔15和拉杆腔16,下盖13形成下隔板19分隔拉杆腔16和下触头腔17。长、短两根拉杆(2,3)、连接轴4、转换件7和扭簧8设置在拉杆腔16内,两根拉杆(2,3)成对设置,两根拉杆(2,3)的长度不同,两根拉杆(2,3)的外端伸出壳体1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连接,两根拉杆(2,3)前端分别连接一个连接轴4,长拉杆2的前端向内侧弯曲21,使长拉杆2上的连接轴4与短拉杆3上的连接轴4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转换件7设置在连接轴4上,转换件7外端形成转换轴71,转换轴7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上隔板18和下隔板19上,转换件7的内端连接扭簧8内端,转换件7内部形成转换槽72,连接轴4穿置在转换槽72内,转换槽72外端形成一个直径比转换槽72宽的连接孔73,连接轴4上形成两个与连接孔73适配的环形凸起的凸环41,连接轴4通过凸环41与插入到连接孔73内,连接轴4通过连接孔73装配到转换件7上,在运动过程中用扭簧8确保连接轴4不会移动到连接孔73处,扭簧8的外端连接在壳体1上,扭簧8将转换件7推向两侧,两个转换件7设置两根拉杆(2,3)的同一侧,两个扭簧8设置在两根拉杆(2,3)的另一侧,长拉杆2的弯曲处21形成一个弧形的扭簧槽22,在移动过程中给扭簧8让位。

动触头座5分为上动触头座和下动触头座,分别设置在上触头腔15内和下触头腔17内,上隔板18和下隔板19上分别形成贯通的传动槽10,动触头座5通过传动槽10与拉杆腔16内的连接轴4连接,动触头座5向内一侧设置有滑块51,滑块51设置在传动槽10内滑移,滑块51上与连接轴4的连接处形成触头槽52,上隔板18和下隔板19上形成朝向拉杆腔16的限位槽20,限位槽20与触头槽52相对设置,连接轴4的一端插入触头槽52内,另一端插入限位槽20内,连接轴4在触头槽52和限位槽20之间沿槽滑移。动触头6成对横向穿置在动触头座5上,动触头6两端伸出动触头座5,动触头6的外侧设置有簧片61将动触头5的两端向下压。

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上方和下方是相对方向,翻转调换后也可成立,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化也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