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3157发布日期:2019-07-06 10:5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靠近双摄模组的天线结构,以及包含此天线结构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双摄模组是近年较为常见的移动终端摄像头解决方案。移动终端在配置双摄模组之后可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因而受到用户的喜爱。但由于双摄模组相较于单摄像头的体积增加了一倍,使得双摄模组的运用会占据更大面积的手机主板空间,造成主板堆叠难度加大,天线的空间进一步减小的缺点。天线尺寸的缩小会导致天线环境更加恶劣,也进一步增加了手机天线的设计难度。

目前市面上带双摄模组的移动终端机型很多,对于移动终端中常见的主天线、分集天线以及三合一天线的布置,大多将主天线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分集天线和三合一天线与双摄模组一通放在移动终端的顶部位置。且由于三合一天线尺寸较小,易于布置,因此三合一天线多与双摄模组设置于移动终端顶部的同一侧,分集天线相对于三合一天线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另一侧。在双摄模组附近区域布置三合一天线可以成功地避开摄像头的影响,但是堆叠摆件局限性较大,三合一天线的一侧需要配置质量较高的净空来保证GPS的性能,由此只能将朝向移动终端的中间位置移动,不利于美观。而如果将分集天线与双摄模组同侧设置,则由于分集天线走线需求的面积较大,使得走线必然跨过双摄模组的区域,造成双摄模组对分集天线较大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出一种天线结构,可有效减小双摄模组对分集天线的影响,从而将分集天线与双摄模组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同一侧位置,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结构,用于移动终端的信号收发,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双摄模组、边框和电路板,所述天线结构包括馈电分支、接地分支以及开关地脚,所述馈电分支、所述接地分支以及所述开关地脚均分别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边框之间,以使得所述边框构成所述天线结构的辐射部,所述双摄模组固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双摄模组靠近所述边框,所述开关地脚和所述馈电分支分列所述双摄模组两侧,所述接地分支与所述馈电分支位于所述双摄模组的同侧,所述双摄模组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有屏蔽结构,所述屏蔽结构用于屏蔽所述双摄模组对所述天线结构的干扰。

其中,所述双摄模组包括金属边框,所述金属边框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金属边框为长方形,所述金属边框的长边与所述边框平行设置,所述屏蔽结构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其中,所述屏蔽结构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均连通于所述电路板的地线,且所述第一电路上串联有屏蔽电感。

其中,所述金属边框包括相对于长方形结构对角线位置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和所述右连接部分别用于所述双摄模组与所述电路板的固定,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分别位于所述左连接部和所述电路板之间,以及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电路上也串联有屏蔽电感。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均位于所述金属边框的同一条侧边上。

其中,所述金属边框的长边与所述边框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8mm。

其中,所述屏蔽电感的电感值为82nh。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双摄模组、边框和电路板,以及上述的天线结构。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与所述边框相对的第二边框,所述移动终端还设有三合一天线和主天线,所述主天线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边框的位置,所述边框包括相对的两端,所述三合一天线与所述天线结构分列所述边框相对的两端。

本申请天线结构,通过连接于移动终端的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边框之间的馈电分支、接地分支以及开关地脚,使得所述边框形成了所述天线结构的辐射部。通过将所述双摄模组设置于所述馈电分支和所述地脚开关之间,并且将所述接地分支设置于所述馈电分支相对于所述双摄模组的同侧,使得所述天线结构保证了足够的电长度同时,能够通过电长度来收容所述双摄模组。进一步的,所述双摄模组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了所述屏蔽结构,使得所述双摄模组在靠近所述边框的同时,能够尽量减小所述双摄模组对所述天线结构的干扰,从而将所述天线结构与所述双摄模组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压缩了所述移动终端的体积,并保证了天线收发信号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图2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1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图5实施例实施效果测试曲线图;

图8是图5实施例实施效率对比曲线图;

图9是图5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的天线结构100。该天线结构100用于移动终端200的信号收发。移动终端200包括双摄模组210、边框220和电路板230。天线结构100包括馈电分支10、接地分支20以及开关地脚30。电路板230上设有馈电点231、接地点232以及开关点233。馈电分支10一端连接于馈电点231,另一端连接于边框220;接地分支20一端连接于接地点232,另一端连接于边框220;开关地脚233一端连接于开关点233,另一端连接于边框220。可以理解的,馈电点231用于天线结构100的馈电,接地点232用于天线结构100的接地,而开关点233通过有4路匹配分别调试天线结构100的低频、中频和高频各个频段。由此,边框220形成天线结构100的辐射部,实现天线结构100向外的信号辐射以及信号接收功能。双摄模组210固设于电路板230上,且双摄模组210靠近边框220。馈电点231与开关点233在电路板230上的位置分列双摄模组210的两侧,且接地点232与馈电点231位于双摄模组210的同侧。由此,开关地脚30和馈电分支10也分列双摄模组210的两侧,且接地分支20与馈电分支10位于双摄模组210的同侧。因为双摄模组210具备一定的长度,因此边框220在跨过双摄模组210分别与开关地脚30和馈电分支10连接,以及跨过双摄模组210分别与开关地脚30和接地分支20连接后,边框220作为天线结构100的辐射部具备了足够的电长度,满足了分集天线的工作需求。同时,双摄模组210靠近边框220,会对天线结构100的辐射部产生较大的干扰。为此,双摄模组210设置于电路板230上时,在双摄模组210和电路板230之间增设屏蔽结构240。屏蔽结构240用于屏蔽双摄模组210对天线结构100的干扰,进而保证天线结构100的信号收发质量。

本申请天线结构100得以在边框220的一侧同时设置分集天线和双摄模组210。相较于将双摄模组210与三合一天线设置在同侧的结构,因为三合一天线为保证GPS的性能而需要大面积的净空区,由此不利于移动终端200的内部空间排布。而本申请在双摄模组210的一侧形成了分集天线的天线结构100,同时利用分集天线电长度较长的特点将双摄模组210布置于天线结构100之内,因而使得移动终端200的内部结构更紧凑。对于双摄模组210与天线结构100的辐射部距离较近而造成的干扰,本申请天线结构100通过增设于双摄模组210和电路板230之间的屏蔽结构240来解决,进而保证了天线结构100的信号收发质量。

一种实施例,双摄模组210包括金属边框211,双摄模组210通过金属边框211固定于电路板230上。双摄模组210为长方形结构,因此金属边框211也为长方形。且金属边框211的长边与边框220平行设置。可以理解的,由于天线结构100的电长度需求较长,金属边框211的长边得以收容于馈电点10和开关地脚30之间,金属边框211的短边朝向移动终端200的内部延伸,使得双摄模组210对移动终端200内部的空间占比更小。另一方面,由于金属边框211良好的导电性能,也将屏蔽结构240设置于金属边框211与电路板230之间,可以增强屏蔽结构240的屏蔽效果。

一种实施例见图2,屏蔽结构240包括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且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均连通于电路板230的地线。即双摄模组210设置两支电路与电路板230连接并接地。其中,第一电路241上串联有屏蔽电感243。图3为本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双摄模组210通过第一电路241串联屏蔽电感243接地,以及通过第二电路242直接接地,其等效电路为天线结构100旁边加了一个寄生走线。寄生走线对天线结构100的低频、中频以及高频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调试优化,可以使得寄生走线在各频断之间取得较优的平衡,从而使得天线结构100正常工作。

对寄生走线的调试,主要在于调整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的电长度,以及金属边框211与边框220之间的距离这两个参数。同时,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形成的寄生走线,需要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之间的距离尽量放大,以抵消第一电路241中的屏蔽电感243对第二电路242接地的影响。由此,在图2的实施例中,金属边框211包括相对于长方形结构对角线位置的左连接部213和右连接部212。左连接部213和右连接部212均用于双摄模组210与电路板230之间的固定。同时,利用左连接部213形成第一电路241,并利用右连接部212形成第二电路242,可以最大限度的拉开第一电路241与第二电路242之间的距离,获得更好的屏蔽效果。当然,也可以如图4所示,将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分设于金属边框211的长边的两侧,利用长边来形成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之间的距离,同样可以起到较好的屏蔽效果。

一种实施例见图5,第二电路242上也串联有屏蔽电感243。此时,屏蔽结构240的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即在天线结构100上并联了一个电容,该电容接地。并联接地电容的屏蔽结构240存在频率越高耦合越强的特点。由此,本是实施例天线结构100的低频影响较小,但对中频高频影响则比较明显。通过选取合适的屏蔽电感值,可以减少并联电容对天线结构100的影响,图7和图8为本实施例在优化调试后测得的天线结构100的效率曲线。可以看到,在屏蔽电感243取电感值为82nh的时候,鉴于大电感阻高频的特性,可以有效隔绝金属边框211与天线结构100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从而有效提升中高频性能。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方案的中频性能可以提升约2dB,高频性能则可以提升3dB左右。

需要提出的是,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上的屏蔽电感243宜设置为相同,即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的屏蔽电感243电感值均设置为82nh,能够实现更好的屏蔽效果。当然,大电感的设置也同样适用于第二电路242直接接地的实施例中,即图2的实施例中,屏蔽电感243也可以取值为82nh。

区别于图2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都串联有屏蔽电感243,因此除图5所示的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分设于左连接部213和右连接部212的实施方式外,还可以如图9所示,将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设置于金属边框211的同一条侧边上。因为第一电路241和第二电路242上的两个屏蔽电感243可以尽量靠近设置,进而获得更好的屏蔽效果。因此不论该侧边属于金属边框的长边或短边,屏蔽结构240的实施效果都较图5的实施效果更佳。

对于上述实施例,金属边框211的长边平行于边框220,为了尽量减小金属边框211对天线结构100辐射部的耦合影响,宜设置金属边框211与边框220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8mm。如果双摄模组210与边框220的距离太近,屏蔽结构240的屏蔽效果难以保证天线结构100的有效工作。

请参看图10,本申请还涉及移动终端200,可以理解的,移动终端200包括双摄模组210、边框220和电路板230,以及上述的天线结构100。移动终端200在采用上述天线结构100之后,可以将双摄模组210和分集天线均布置于边框220的一侧,利用分集天线的电长度来对双摄模组210进行收容,进而避免双摄模组210占用移动终端200过多的内部空间,同时利用屏蔽结构240对双摄模组210可能造成的干扰进行有效屏蔽,保证分集天线的信号收发质量。

一种实施例,移动终端200还包括与边框220相对的第二边框250,移动终端200还设有三合一天线260和主天线270。其中主天线270设置于靠近第二边框250的位置,而三合一天线260和本申请天线结构100分列边框220相对的两端。三合一天线260用于实现GPS、WIFI等信号的收发,因为三合一天线260一端没有设置双摄模组210,因此三合一天线260可以获得较大的净空区,保证三和一天线260的有效工作。天线结构100作为分集天线,可以与主天线270之间进行切换,进而实现移动终端200的低频、中频和高频信号收发功能。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