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0283发布日期:2019-07-27 10:2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



背景技术:

电插头指将电器用品等装置连接至电源的装置。电插座和插头根据国家在地区的不同,在外型、等级、尺寸和种类方面都有所不同。每个插头都包括塑料壳体、电路板以及端子,传统的插头组装都是讲电路板安装到壳体内后,将电路板焊接在壳体内,保证电路板不易松动,但是将电路板焊接在壳体内时,电路板的位置不稳定易松动,焊接准确性低,电路板的安装准确性和稳定性低,若在壳体内焊接两个电路板时由于没有隔开,容易造成损坏;而且目前的插头壳体在漆黑环境时不易发现,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结构简单,实现两个电路板的间隔,防止电路板在焊接时松动,保证电路板焊接准确;方便使用者在漆黑环境下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包括壳体以及顶封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顶部开口,顶封盖用于封闭所述顶部开口,顶封盖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外周设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装设有发光圈体,所述发光圈体包括发光体、电池和振动开关;所述发光体通过振动开关与所述电池电性导通;所述壳体的内壁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用于定位电路板的定位柱,定位柱的顶端设置有弹性球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供端子穿过的穿孔。

其中,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装设有第一铁片,所述顶封盖的下端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应设置,第二凹槽内装设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一铁片磁吸配合。

其中,两个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插孔,两个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插柱,第一插柱与第一插孔插接。

其中,所述顶封盖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顶住电路板的顶板组件,顶板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顶块,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顶块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顶封盖连接。

其中,第一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的弹性胶筒,压缩弹簧的一端和弹性胶筒的一端均与顶块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和弹性胶筒的另一端均与顶封盖连接,弹性胶筒套设于压缩弹簧的外周。

其中,所述顶块用于顶住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塑胶垫片。

其中,所述振动开关包括有导电外壳,导电外壳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导电外壳与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外壳与第二导电端子绝缘连接;所述导电外壳内设置有导电滚珠,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之间设置有供导电滚珠活动的活动腔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通过发光体后与电池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与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滚珠为金属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还设置有防撞胶垫;所述发光体为多个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

其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纤维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用于装配插头的塑料壳,插头的电路板和端子封装与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壳内,在组装时,先将电路板置于壳体内,两侧均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板可以实现两个电路板的间隔,同时,将定位柱穿过电路板的固定孔可以实现对电路板的定位,在弹性球体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电路板脱离定位柱,防止电路板脱落,便于对电路板进行精确定位,防止电路板在焊接时松动,保证电路板焊接准确;另外,本实用新型在遇到晃动或者震动时,可以触发振动开关,而通过振动开关与电池和发光体连通,实现发光体发光,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周围明亮,方便使用者在漆黑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发光圈体后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壳体 2—顶封盖 3—顶部开口

4—环状凹槽 5—发光圈体 6—发光体

7—电池 8—振动开关 9—定位板

10—定位柱 11—弹性球体 12—穿孔

13—第一凹槽 14—第一铁片 15—第二凹槽

16—第一磁铁 17—第一插孔 18—第一插柱

19—顶块 20—压缩弹簧 21—弹性胶筒

22—塑胶垫片 23—导电外壳 24—第一导电端子

25—第二导电端子 26—导电滚珠 27—活动腔体

28—防撞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壳体1以及顶封盖2,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顶部开口3,顶封盖2用于封闭所述顶部开口3,顶封盖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1的外周设有环状凹槽4,环状凹槽4内装设有发光圈体5,所述发光圈体5包括发光体6、电池7和振动开关8;所述发光体6通过振动开关8与所述电池7电性导通;所述壳体1的内壁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定位板9,定位板9上设置用于定位电路板的定位柱10,定位柱10的顶端设置有弹性球体1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供端子穿过的穿孔12。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用于装配插头的塑料壳,插头的电路板和端子封装与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壳内,在组装时,先将电路板置于壳体1内,两侧均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板9可以实现两个电路板的间隔,同时,将定位柱10穿过电路板的固定孔可以实现对电路板的定位,在弹性球体11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电路板脱离定位柱10,防止电路板脱落,便于对电路板进行精确定位,防止电路板在焊接时松动,保证电路板焊接准确;另外,本实用新型在遇到晃动或者震动时,可以触发振动开关8,而通过振动开关8与电池7和发光体6连通,实现发光体6发光,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周围明亮,方便使用者在漆黑环境下使用,壳体1与顶封盖2可拆卸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所述壳体1顶端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内装设有第一铁片14,所述顶封盖2的下端两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15,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15对应设置,第二凹槽15内装设有第一磁铁16,第一磁铁16与第一铁片14磁吸配合。具体地,在组装顶封盖2与壳体1时,通过两个第一磁铁16与两个第一铁片14的磁吸配合,提高顶封盖2与壳体1组装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易松落,便于拆卸。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两个第一凹槽13之间设置有第一插孔17,两个第二凹槽15之间设置有第一插柱18,第一插柱18与第一插孔17插接。具体地,第一插柱18插入第一插孔17中,保证顶封盖2与壳体1组装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所述顶封盖2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多个用于顶住电路板的顶板组件,顶板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顶块19,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顶块19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顶封盖2连接。具体地,在顶板组件的作用下,当组装好顶封盖2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顶块19顶住电路板,保证电路板的稳定性,不易松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第一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20的弹性胶筒21,压缩弹簧20的一端和弹性胶筒21的一端均与顶块19连接,压缩弹簧20的另一端和弹性胶筒21的另一端均与顶封盖2连接,弹性胶筒21套设于压缩弹簧20的外周。具体地,弹性胶筒21和压缩弹簧20均具有弹性恢复力,实现顶块19顶住电路板的作用和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所述顶块19用于顶住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塑胶垫片22。具体地,塑胶垫片22的作用,防止顶块19对电路板造成磨损。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所述振动开关8包括有导电外壳23,导电外壳23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导电端子24和第二导电端子25,所述导电外壳23与第一导电端子24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外壳23与第二导电端子25绝缘连接;所述导电外壳23内设置有导电滚珠26,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4和第二导电端子25之间设置有供导电滚珠26活动的活动腔体27;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4通过发光体6后与电池7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5与电池7的正极电性连接。具体地,当振动开关8处于平衡状态时,导电滚珠26不与第二导电端子25接触,此时发光体6不通电,不发光;当壳体1受到振动或者晃动时,振动开关8的导电滚珠26失衡滚动,与第二导电端子25接触,通过导电滚珠26的作用,第二导电端子25通过导电外壳23与第一导电端子24接通,进而实现发光体6的导电发光。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所述导电滚珠26为金属材质制成。具体地,金属材质制成的导电滚珠26可以保证其导电性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4上还设置有防撞胶垫28;所述发光体6为多个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具体地,所述防撞胶垫28可以防止导电滚珠26与第一导电端子24多次碰撞导致第一导电端子24或者导电滚珠26损坏;通过设置多个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使得发光圈体5的发光亮度高。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振动发光的塑料壳,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纤维布(图中未标示)。具体地,玻璃纤维布可以提高壳体1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