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6558发布日期:2020-05-01 22:0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开关。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已经公开一种开关装置,其具有:具有收纳部的壳体、以及在收纳部收纳的操作杆及螺旋弹簧。在该开关装置中,操作杆在其一部分从收纳部突出的状态下安装在壳体,利用螺旋弹簧,在从收纳部突出的方向上施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297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所述开关装置中,操作杆具有一个顶点从收纳部露出、且两个顶点收纳在收纳部的大致三角形平板状,将大致三角形平板状的三个顶点之中的、位于收纳部内的两个顶点的任意一个顶点作为转动支点,在相互对置的两个方向上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因此,在所述开关装置中,由于操作杆的位置,操作杆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大幅变化,所以存在难以利用密封部件等对操作杆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不能确保高密封性的情况。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且可从多方向进行操作的开关。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例子的开关具有:

壳体,其具有:设有操作孔的操作面、以及设置在内部且经由所述操作孔而与外部连接的收纳部;

可动部件,其收纳在所述收纳部,经由所述操作孔,沿与所述操作面正交的可动方向从所述收纳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且具有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侧的端部设置的操作部,沿所述可动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可往复移动地进行配置;

引导部,其在所述可动方向上引导所述可动部件;

密封部件,其在所述收纳部的内部将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密封;

所述操作部具有多个倾斜面,该多个倾斜面从所述操作面向所述可动部件的所述壳体外部的前端侧直线性地分别延伸,并且随着远离所述操作面而与沿所述可动部件的所述可动方向延伸的中心轴接近地分别倾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述开关,具有:可动部件,其沿可动方向,相对于壳体可往复移动地进行配置;引导部,其在可动方向上引导可动部件;密封部件,其在收纳部的内部将可动部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密封。而且,在可动部件设有具有多个倾斜面的操作部,该多个倾斜面从操作面向可动部件的壳体外部的前端侧直线性地分别延伸,并且随着远离操作面而与可动部件的中心轴接近地分别倾斜。由此,能够实现具有高密封性、且可从多方向进行操作的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开关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拆除盖体及密封部件后的图1的开关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开关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开关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开关的俯视图。

图9是沿着图7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开关的俯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拆除盖体及密封部件后的图10的开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一个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下的说明中,虽然根据需要使用表示指定的方向或位置的术语(例如,包括“上”、“下”、“右”、“左”的术语),但上述术语的使用是为了便于理解参照了附图的本公开,并非由上述术语的意思来限定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另外,如下的说明实际上只是例示,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其应用、或其用途。此外,附图为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率等未必一定与实际的尺寸一致。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具有:壳体10、以及在壳体10收纳的可动部件20。

壳体10具有设有操作孔14的操作面13、以及在其内部设置的收纳部15(图3所示)。可动部件20在其一部分经由操作孔14而向壳体10的外部露出的状态下,收纳在壳体10的收纳部15。另外,可动部件20经由操作孔14,沿与操作面13交叉(例如正交)的可动方向,相对于壳体10,可往复移动地进行配置。通过该可动部件20的往复移动,对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的触点机构部40(图3所示)的动作/非动作进行切换,使开关1开/关。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开关1具有在可动方向上引导可动部件20的引导部30。该引导部30配置在收纳部15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壳体10的盖体12、触点机构部40以及后面叙述的密封部件50未图示。

接着,说明所述开关1的各结构。

如图1所示,壳体10由大致长方体的箱形状的箱体11及盖体12构成,如图3所示,在其内部设有由箱体11及盖体12包围的收纳部15。

如图1所示,在箱体11设有在收纳部15的下方贯通对置的一对侧面的两个贯通孔部16。如图3所示,在各贯通孔部16的内部分别配置有后面叙述的一对端子部41的一部分,使在各贯通孔部16插入的电线的导体部(未图示)等能够与一对端子部41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盖体12的上表面构成操作面13,在操作面13的大致中央配置有圆形状的操作孔14。经由该操作孔14,将壳体10的内部的收纳部15与壳体10的外部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在盖体12的与箱体11对置一侧的端部设有密封切口部121(第二密封连接部的一个例子)。该密封切口部121遍及盖体12的构成收纳部15的内表面的、围绕可动方向的整周进行设置,遍及整周连接有后面叙述的密封部件50的凸缘部51。

如图3所示,可动部件20经由操作孔14,沿可动方向(即图3的上下方向),从收纳部15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在可动部件20的壳体10的外部侧的端部设有在向壳体10的外部露出的状态下配置的操作部21。另外,在可动部件20的收纳部15侧的端部设有与触点机构部40对置且与触点机构部40的一部分接触的动作面22。

另外,在可动部件20的动作面22侧的端部,遍及可动部件20的、围绕沿其可动方向延伸的中心轴ca(即围绕可动方向)的整周设有密封槽部27(第一密封连接部的一个例子)。该密封槽部27遍及整周连接有后面叙述的密封部件50的开口缘部53。

需要说明的是,触点机构部40与相互电独立而设置的一对端子部41各自电连接,沿可动方向对可动部件20向壳体10的外部施力。

如图1及图2所示,操作部21为大致三棱锥形状,具有各自构成棱锥面的多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倾斜面23、24、25。各倾斜面23、24、25从操作面13向可动部件20的壳体10外部的前端26侧直线性地延伸,并且随着远离操作面13而与可动部件20的沿着可动方向延伸的中心轴ca接近地倾斜,且从可动方向观察,该倾斜面围绕中心轴ca进行配置且倾斜的方向相互交叉。需要说明的是,倾斜的方向是指沿着各倾斜面23、24、25的方向,图3表示了一个例子。在图3中,由箭头d表示倾斜面23倾斜的方向的一个例子,由箭头e表示倾斜面24倾斜的方向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各倾斜面23、24、25具有中心角大约为120度的扇形状,由三个倾斜面23、24、25构成操作部21的外表面(即棱锥面)。当将倾斜面23作为第一倾斜面23、将围绕中心轴ca与第一倾斜面23邻接的倾斜面24、25分别作为第二倾斜面24及第三倾斜面25时,第二倾斜面24及第三倾斜面25各自的中心线cl2、cl3相对于第一倾斜面23的中心线cl1,在围绕中心轴ca120度的位置进行配置。即,第二倾斜面24及第三倾斜面25各自配置在围绕中心轴ca与第一倾斜面23邻接且相对于第一倾斜面23围绕中心轴ca不足180度的范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120度)内。

如图4所示,引导部30在可动部件20的与可动方向(即沿着可动部件20的中心轴ca的方向)交叉的操作方向(即与中心轴ca交叉的方向)的至少一侧进行设置。

具体而言,引导部30具有:在壳体10及可动部件20的任意一方设置的突出部31、以及在壳体10及可动部件20的任意另一方设置的槽部32。突出部31在操作方向上突出且在可动方向上延伸。另外,槽部32沿可动方向延伸且可插入突出部31地进行设置,在可动方向上引导插入的突出部31。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图4中由a至c表示的箭头为操作方向,引导部30在相对于可动部件20的操作方向a~c的两侧进行设置。另外,突出部31在可动部件20的相对于中心轴ca的径向外侧的一面,相对于中心轴ca对称地进行设置,槽部32在壳体10的构成收纳部15的操作方向的内周面,相对于中心轴ca对称地进行设置。

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开关1还具有密封部件50,其在收纳部15的内部对可动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

密封部件50为在可动方向的两端开口的筒状,由橡胶等绝缘性树脂构成。密封部件50的一方的开口缘部即上端开口缘部53在可动部件20的密封槽部27,遍及整周进行配置,在相对于可动部件20压接的状态下,覆盖可动部件20的操作部21与动作面22之间的外周面整周。即,密封部件50的上端开口缘部53遍及可动部件20的围绕可动方向的整周,与密封槽部27密封连接。因此,使密封部件50的上端部伴随着可动部件20的往复移动,在可动方向上往复移动。另外,在密封部件50的另一方的开口缘部,遍及围绕中心轴ca的整周设有从密封部件50向相对于中心轴ca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51。该凸缘部51的整周配置在盖体12的密封切口部121,由壳体10的箱体11与盖体12夹持。即,密封部件50的凸缘部51遍及可动部件20的围绕可动方向的整周,与密封切口部121密封连接。

接着,针对所述开关1的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当相对于操作部21的第一倾斜面23,沿图4所示的操作方向a施加外力时,由于该外力,可动部件20被向操作方向a按压,并且被向收纳部15的内部按压。

即,当对可动部件20的操作部21从操作方向施加外力时,可动部件20对抗触点机构部40的施力,被推向收纳部15,沿着中心轴ca(即沿着可动方向),由引导部30从壳体10的外部引导向收纳部15。由此,一对端子部41间导通,开关1从关闭变为打开。

另外,当释放向操作部21施加的外力时,可动部件20被触点机构部40从壳体10的收纳部15向壳体10的外部施力,沿着可动方向,由引导部30从收纳部15引导向壳体10的外部。由此,一对端子部41间的导通被解除,开关1从打开变为关闭。

上面,针对相对于操作部21的第一倾斜面23、沿图4所示的操作方向a施加了外力的情况下的开关1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在相对于操作部21的第二倾斜面24及第三倾斜面25、各自沿图4所示的操作方向b及操作方向c施加了外力的情况下,开关1也进行相同的动作。即,所述开关1能够从多方向进行开、关操作。

这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可动部件20具有在壳体10的外部侧的端部设置的操作部21,沿可动方向,相对于壳体10可往复移动地进行配置。另外,在该操作部21设有多个倾斜面23、24、25,其随着靠近操作面13而远离可动部件20的中心轴ca地分别倾斜,且从可动方向观察,倾斜的方向相互交叉。利用该多个倾斜面23、24、25,能够从围绕中心轴ca的多方向对可动部件20进行操作,能够实现几乎不受操作方向限制的开关1。

另外,各倾斜面23、24、25从操作面13向可动部件20的壳体10的外部侧的前端26直线性地分别延伸。由此,例如与具有沿着正交于操作面13的方向、从操作面13向壳体10的外部立起的外周面的可动部件相比,容易调整各倾斜面23、24、25的相对于操作面13的倾斜角度。其结果是,能够在可动方向上容易地传递沿操作方向施加的外力,能够提高开关1的动作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各倾斜面23、24、25的相对于操作面13的倾斜角度优选为1度以上、60度以下。在倾斜角度不足1度的情况下,难以沿操作方向,向各倾斜面23、24、25施加外力。另外,当倾斜角度超过60度时,在可动方向上难以传递沿操作方向施加的外力。因此,例如在各倾斜面23、24、25非直线性地、而是从各倾斜面23、24、25向壳体10的外部突出的曲线性地延伸的情况下,操作面13附近的各倾斜面23、24、25的倾斜角度可能超过60度,使开关1的动作特性降低。

另外,作为多个倾斜面而具有第一倾斜面23与第二倾斜面24,第二倾斜面24配置在围绕中心轴ca而与第一倾斜面23邻接、且相对于第一倾斜面23、围绕中心轴ca不足180度的范围内。由此,能够从三维的多方向更可靠地对可动部件20进行操作,能够实现几乎不受操作方向限制的开关1。

另外,引导部30具有:突出部31,其设置在壳体10及可动部件20的任意一方,在操作方向上突出且在可动方向上延伸;槽部32,其设置在壳体10及可动部件20的任意另一方,沿可动方向延伸且插入有突出部31,并且在可动方向上引导被插入的突出部31。利用该引导部30,能够在可动方向上更可靠地引导可动部件20,能够实现动作特性较高的开关1。

另外,还具有在收纳部15的内部对可动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50。利用该密封部件50,能够保护触点机构部40,以避免经由操作面13的操作孔14而向收纳部15侵入的水等流体。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倾斜面只要随着远离操作面13与可动部件20的中心轴ca接近地分别倾斜、且从可动方向观察、其倾斜的方向相互交叉即可,不限于如所述开关1那样在操作部21设有三个倾斜面23、24、25的情况。

例如,如图5及图6所示,也可以在操作部21设有五个倾斜面61、62、63、64、65。在该情况下,各倾斜面61、62、63、64、65具有中心角大约为72度的扇形状,由五个倾斜面61、62、63、64、65构成操作部21的外表面。另外,与一个倾斜面(例如倾斜面61)邻接的另一个倾斜面(例如倾斜面62、65)配置在相对于一个倾斜面、围绕中心轴ca不足180度的范围内。

另外,例如,如图7及图8所示,也可以在操作部21还设有数个倾斜面(作为一个例子,在图7中表示有倾斜面71、72、73)。在该情况下,当使倾斜面的总数为n个时,各倾斜面71、72、73具有中心角大约为360/n度的扇形状,由n个倾斜面构成操作部21的外表面。另外,与一个倾斜面(例如倾斜面72)邻接的另一个倾斜面(例如倾斜面71、73)配置在相对于一个倾斜面、围绕中心轴ca不足180度的范围内。

操作部21只要至少为棱锥形状即可。即,如所述开关1,操作部21可以为设有多个倾斜面23、24、25的圆锥形状,也可以为向壳体10的外部露出的多个棱锥面构成各倾斜面的棱锥形状。这样,因为操作部21的形状可以根据开关1的设计等适当地进行变更,所以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较高的开关1。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部21的各倾斜面23、24、25不限于扇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状。即,操作部21从可动方向观察,可以为圆形状,也可以为对应于形成的倾斜面的数量的多边形状(例如,在图1及图2的开关1中为三角形状,在图5及图6的开关1中为五边形状)。

引导部30只要在相对于可动部件20的操作方向的至少一侧进行设置即可,不限于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在可动部件20的操作方向的两侧设有两个的情况。另外,引导部30也可以设有三个以上。在图9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了设有四个引导部30的例子。

触点机构部40可以具有任意的触点结构(例如滑动触点、冲击触点)。

密封部件50不限于为可动方向的两端开口的筒状、且由橡胶等绝缘性树脂构成的情况,例如也可以使用o环或x环来构成。即,只要是能够在收纳部15的内部对可动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的结构即可,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0~图13所示,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动部件20从可动方向观察,具有大致长方形状,并且具有操作部21,该操作部21具有沿着长度方向、从可动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可动部件2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83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的两个倾斜面81、82。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参照标记,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的可动部件20如图11所示,从可动方向观察具有长方形状,如图12所示,经由操作孔14,沿与操作面13正交的可动方向(即可动部件20的中心轴ca的延伸方向),从收纳部15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

操作部21如图11所示,从可动方向观察具有大致长方形状,如图12所示,在从可动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操作部21的宽度方向观察具有大致等边三角形状。各倾斜面81、82分别构成该大致三角形状的斜边。即,各倾斜面81、82从操作面13向中央部83(即,向可动部件20的壳体10外部的前端侧)直线性地分别延伸,并且随着远离操作面13而与中心轴ca接近地分别倾斜。

如图13所示,引导部30在可动部件20的与可动方向正交的操作方向(即,从可动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可动部件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利用该引导部30,可动部件20在相对于操作面13正交的可动方向上直线性地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相同地,突出部31设置在可动部件20,槽部32设置在壳体10。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具有:沿可动方向而相对于壳体10可往复移动地配置的可动部件20、在可动方向上引导可动部件20的引导部30、以及在收纳部15的内部对可动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50。而且,在可动部件20设有具有多个倾斜面81、82的操作部21,该多个倾斜面从操作面13向可动部件20的壳体10外部的前端侧直线性地分别延伸,并且随着远离操作面13而与可动部件20的中心轴ca接近地分别倾斜。因为可动部件20利用引导部30在相对于操作面13正交的方向上直线性地移动,所以在壳体10与可动部件20之间形成有大致一定的间隙52,能够由密封部件50容易地进行密封。另外,利用操作部21的多个倾斜面81、82,能够从多方向对可动部件20进行操作。即,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能够实现具有高密封性、且可从多方向进行操作的开关1。

另外,密封部件50具有可动方向的两端开口的筒状,可动部件20具有遍及围绕可动方向的整周而设置、且密封连接有密封部件50的一方的开口缘部53的整周的第一密封连接部的一个例子的密封槽部27,壳体10具有遍及构成收纳部15的内表面的围绕可动方向的整周而设置、且密封连接有密封部件50的另一方的开口缘部51的整周的第二密封连接部的一个例子的密封切口部12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对壳体10与可动部件20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

另外,可动部件20从可动方向观察具有长方形状,在从可动方向观察的可动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引导部30。由此,能够增大可动部件20的外表面中引导部30所占的比例,所以能够在可动方向上更可靠且稳定地引导可动部件20,能够实现动作特性较高的开关1。另外,在从可动方向观察的可动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上,能够实现开关1的薄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各倾斜面81、82不限于从可动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沿长度方向、从可动部件2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83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各倾斜面81、82只要从操作面13向可动部件20的壳体10外部的前端侧直线性地分别延伸、且随着远离操作面13而与可动部件20的中心轴ca接近地分别倾斜即可,例如也可以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那样,从可动方向观察,使其倾斜的方向相互交叉而构成。

另外,倾斜面只要为多个倾斜面即可,不限于两个倾斜面81、82。

上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最后,针对本公开的各种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也附记有参照标记。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开关1具有:

壳体10,其具有设有操作孔14的操作面13、以及在内部设置且经由所述操作孔14而与外部连接的收纳部15;

可动部件20,其收纳在所述收纳部15,经由所述操作孔14,沿与所述操作面13正交的可动方向,从所述收纳部15延伸至所述壳体10的外部,并且具有在所述壳体10的外部侧的端部设置的操作部21,沿所述可动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10可往复移动地进行配置;

引导部30,其在所述可动方向上引导所述可动部件20;

密封部件50,其在所述收纳部15的内部对所述可动部件20与所述壳体10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

所述操作部21具有多个倾斜面81、82,其从所述操作面13向所述可动部件20的所述壳体10的外部侧的前端直线性地分别延伸,并且随着与所述操作面13接近而远离所述可动部件20的沿着所述可动方向延伸的中心轴ca地分别倾斜。

根据第一方式的开关1,具有:沿可动方向而相对于壳体10可往复移动地进行配置的可动部件20、在可动方向上引导可动部件20的引导部30、以及在收纳部15的内部对可动部件20与壳体10之间的间隙52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50。而且,在可动部件20设有具有多个倾斜面81、82的操作部21,该多个倾斜面从操作面13向可动部件20的壳体10的外部的前端侧直线性地分别延伸,并且随着远离操作面13而与可动部件20的中心轴ca接近地分别倾斜。因为可动部件20由引导部30在相对于操作面13正交的方向上直线性地移动,所以在壳体10与可动部件20之间能够形成大致一定的间隙52,而与可动部件20的位置无关。因此,利用密封部件50,能够容易地对壳体10与可动部件2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另外,利用具有多个倾斜面81、82的操作部21,能够从多方向对可动部件20进行操作。即,根据第一方式的开关1,能够实现具有高密封性、且可从多方向进行操作的开关1。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密封部件50具有所述可动方向的两端开口的筒状,

所述可动部件20具有第一密封连接部27,该第一密封连接部27遍及围绕所述可动方向的整周而设置,密封连接有所述密封部件50的一方的开口缘部53的整周,

所述壳体10具有第二密封连接部121,该第二密封连接部121遍及构成所述收纳部15的内表面的、围绕所述可动方向的整周而设置,且密封连接有所述密封部件50的另一方的开口缘部51的整周。

根据第二方式的开关1,能够更可靠地密封壳体10与可动部件20之间的间隙52。

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开关1为,

所述可动部件20从所述可动方向观察,具有长方形状,

在从所述可动方向观察的所述可动部件2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引导部30。

根据第三方式的开关1,因为能够增大可动部件20的外表面中引导部30所占的比例,所以能够在可动方向上更可靠地引导可动部件20,能够实现动作特性较高的开关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组合各所述实施方式或所述变形例之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能够起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另外,可以进行实施方式彼此的组合、或实施例彼此的组合、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组合,并且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之中的特征彼此的组合。

本公开虽然参照附图、关联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白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及修正。应该可以理解,上述变形及修正在不脱离基于技术方案范围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包含在本公开之中。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开关例如可以应用在机动车中。

附图标记说明

1开关;10壳体;11箱体;12盖体;121密封切口部;13操作面;14操作孔;15收纳部;16贯通孔部;20可动部件;21操作部;22动作面;23,24,25倾斜面;26前端;27密封槽部;30引导部;31突出部;32槽部;40触点机构部;41端子部;50密封部件;51凸缘部;52间隙;61,62,63,64,65倾斜面;71,72,73倾斜面;81,82倾斜面;ca中心轴;cl1,cl2,cl3中心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