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装电池模块安全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8201发布日期:2019-10-29 03:2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预装电池模块安全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安全插头。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与传统的机动车辆不同,因为使用由牵引电池供电的一个或多个电机选择性地驱动电动车辆。电机可以代替或者附加给内燃发动机以驱动电动车辆。示例性电动车辆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燃料电池车辆(fcv)和电池电动车辆(bev)。牵引电池是相对地高压电池,其选择性地为电机以及电动车辆的其它电负载供电。

牵引电池可包括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具有包含多个互连电池单元的壳体,该电池单元存储能量。牵引电池必须满足各种安全要求,从而在电池的机械负载效应伴随着电池的至少部分破坏和/或变形的事故的情况下,尽可能可靠地防止在电池模块和机动车辆的其它导电部件之间产生电接触。

作为一个示例,de102013017249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模块的电耦合的插头连接器装置,每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模块壳体。至少两个插头连接器布置在每个电池模块壳体的拐角和/或边缘处。在相邻布置的电池模块壳体的情况下,属于不同电池模块的两个插头连接器彼此并排平行地对齐,并且可以通过可连接到两个插头连接器的连接插头彼此电连接。

作为一个示例,us2017/0098814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连接电池模块的多个电池单元的汇流排。为了在至少一个电池的热穿透或在短路的情况下将电池单元彼此电分离,汇流排包括芯部和壳体,该壳体至少部分地由第一材料制成,该第一材料是导电材料。芯部至少部分地由第二材料制成,该第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显著地高于第一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当受到热作用时,芯部比壳体膨胀得明显更强,由此导致壳体在壳体的预定裂缝位置处破裂,从而中断通过完整壳体产生的两个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连接。

de102013200930a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地联接彼此相邻布置的模块化蓄电池的至少两个蓄电池模块的设备。该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一个蓄电池模块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一个布置在至少一个另外的蓄电池模块上的另外的连接件。该连接件设计成并设置在蓄电池模块上,第一连接件在蓄电池模块适当布置时形状锁合到另外的连接件中。

us2010/0261045a1公开了一种具有应力消除组件的电池连接器装置,该应力消除组件减弱应力消除组件上的作用力,从而减小其对连接器装置的效果。通过减弱的力,连接器装置相对于电池组组件保持基本固定的位置,并降低电连接中断的潜力。

美国专利no.9260027b2公开了一种用于附接和拆卸连接器的设备,该连接器用于具有可更换电池的电动车辆。更换电池时,设备会自动连接和断开电池上的连接器和车辆上的连接器。该设备可包括:连接器壳体,其设置在电池安装模块上,用于安装和断开电池;和连接元件,其与车辆上的电缆连接,可移动地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并选择性地与电池上的连接器连接。可位移元件根据连接元件通过连接器的引导销可移动地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中,并且动力传递元件与连接元件和可位移元件连接,并使连接元件与可位移元件的移动方向相反地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示例性方面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除了其它以外包括相邻的第一电池模块与第二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具有相应的壳体。此外,第一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电接触件,第二电池模块包括第二电接触件,第二电接触件构造成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电连接到第一电接触件。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偏离,并且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通过形状锁合装置保持在一起。另外,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电池模块以横向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对移动时移动至彼此脱离接触。

在前述电池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可在相应壳体外部的接触位置和完全在相应壳体内的保护位置之间移动。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当处于正常运行条件时,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处于接触位置。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通过相应的预应力元件彼此偏离并朝向保护位置偏置。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预应力元件是弹簧。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布置成基本上l形,并且构造成通过布置在相应壳体内的旋转接头枢转。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每个相应的壳体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构造成密封相应壳体中的通孔,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部分地穿过密封件并在壳体外部突出。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密封件各自由具有狭缝的弹性膜提供。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由构造成沿第一方向平移的活塞提供。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和第二电池模块提供导向缸,并且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构造成在相应的导向缸内移动。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预应力元件布置在每个导向缸中,并且预应力元件构造成使相应的活塞彼此偏离。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每个导向缸至少部分地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的接触表面由导电材料制成。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接触表面由软金属涂层制成。

在任何前述电池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形状锁合装置包括提供燕尾接头的突起和槽。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方法除了其它以外包括: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以形状锁合装置保持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电池模块的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将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沿第一方向彼此偏离,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电池模块以横向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对移动时,使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移动至彼此脱离接触。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移动步骤包括将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移动到完全位于第一和第二电池模块相应之一的壳体内的保护位置。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通过相应的预应力元件彼此偏离并朝向保护位置偏置。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形状锁合装置包括提供燕尾接头的突起和槽。

在任何前述方法的进一步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的接触表面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在保持步骤期间,在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之间形成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处于正常状态(即正常运行条件)的根据本公开的高压电池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处于碰撞状态的图1中所示的高压电池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处于正常状态的根据本公开的高压电池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处于碰撞状态的图3中所示的高压电池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高压电池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触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示出了处于正常状态的根据本公开的高压电池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处于碰撞状态的图6中所示的高压电池的示意图;和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高压电池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触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涉及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安全插头。示例性电池包括相邻的第一电池模块与第二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具有相应的壳体。此外,第一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电接触件,第二电池模块包括第二电接触件,第二电接触件构造成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电连接到第一电接触件。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偏离,并且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通过形状锁合装置保持在一起。另外,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电池模块以横向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对移动时移动至彼此脱离接触。以这种方式,例如,响应于碰撞,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不再彼此接触,这增加了安全性。从以下描述中将理解这些和其它益处。

本公开在机动车辆的高压电池上发生机械负载的事故情况下防止了高压电池的电池模块与机动车辆的其它导电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应当注意,以下描述中列出的特征以及措施可以以任何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彼此组合并且示出了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该描述另外表征和指定了本公开,特别是结合附图。

根据本公开,在高压电池的正常状态下,高压电池的相邻电池模块的电接触元件通过形状锁合彼此连接,使得电池模块经由接触元件彼此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高压电池的正常状态理解为,在高压电池的该状态中在高压电池上没有机械负载或仅通过机动车辆的无碰撞驾驶操作产生作用在高压电池上的机械负载。另一方面,高压电池的碰撞状态理解为,在高压电池的该状态中在机动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与碰撞相关的并因此显著更高的机械负载作用在高压电池上,该机械负载导致至少部分破坏和/或改变高压电池的形状。

在存在这种碰撞状态的情况下,高压电池的电池模块可能存在位移或移动,并且因此接触元件相对于彼此移位或移动。由于根据本公开的接触元件设计为使得在位于接触位置的接触元件之间产生的形状锁合通过接触元件在移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的这种移动是可释放的,移动方向横向于偏置方向延伸,相应的接触元件通过相应的预应力元件在偏置方向偏置,接触元件之间的形状锁合在高压电池的碰撞状态下可以释放,从而分离相对于彼此移位的电池模块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电池模块的这种电分离是通过接触元件彼此释放来实现。特别地,每个接触元件借助于相应的预应力元件从其接触位置移动到其保护位置,并且因此它们分别完全布置在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内,使得它们不能与高压电池和机动车辆的另一部件接触。因此本公开防止产生高压短路或者高电流流过机动车辆的导电部件。

当安装根据本公开的高压电池时,各个电池模块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彼此电连接,不必必须致动例如将电连接元件彼此固定的螺纹连接等。相邻电池模块的彼此形状锁合地连接的接触元件仅需(优选借助电绝缘工具)接合并且形状锁合地相互连接,这通过接触元件在移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的移动来完成,该移动方向横向于偏置方向延伸,相应的接触元件借助相应的预应力元件被偏置到偏置方向。

每个接触元件可以部分或完全由导电材料制成。至少一个接触元件可以具有电绝缘护套,从而可以手动处理相应的接触元件,而不会存在将接触元件相互形状锁合的人员遭受电击的危险。至少一个接触元件可以布置成在相应的电池模块上可线性移动或可枢转。

至少一个预应力元件可以间接或直接与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相连接。每个预应力元件在相应的接触元件上施加压力或拉力,以使电接触元件在其保护位置的方向上偏置。至少一个预应力元件可以部分或全部由金属材料制成。至少一个预应力元件可以与与其相连的接触元件和/或相对于相应电池模块的另一个部件电绝缘。

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上的通孔可具有适合于相应接触元件的被引导通过通孔的区段的横截面形状的形状,并且可以设计成比接触元件区段的横截面大预定量。

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可以部分或完全由金属材料、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并且优选地形状稳定地形成。每个电池模块还可以具有多于两个在模块壳体中布置的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可以是例如锂离子电池单元。通过接触元件可以将相邻的电池模块的相对的电端子彼此电连接。

接触元件之间的形状锁合可以通过在一个接触元件上形成具有底切的至少一个突起和另一个接触元件的一部分的互补配置来形成。例如,突起可以具有至少部分圆形的(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和/或至少部分多边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垂直于移动方向,该移动方向横向于偏置方向延伸,相应的接触元件通过相应的预应力元件被偏置到偏置方向。例如,可以在接触元件之间形成燕尾连接(即燕尾接头),从而将接触元件彼此形状锁合地连接。

高压电池尤其可以是电动机动车辆(特别是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牵引电池。高压电池还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根据本公开成对地相互电连接。

根据实施例,每个接触元件是l形的并且具有彼此连接的两个边,其中第一边以其背离第二边的端部区段通过至少一个旋转接头与相应的电池模块连接,并且第二边连接到第一边,使得当接触元件在其接触位置的方向上枢转时,第二边在第一边的前方移动并穿过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上的通孔。此后相应的接触元件布置成可在相应的电池模块上在移动平面内枢转,并且可通过围绕由旋转接头限定的枢转轴线的枢转而在保护位置和接触位置之间来回枢转。当接触元件处于其接触位置时,相应接触元件的仅第二边的一部分从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突出。

进一步的实施例提供,在每个模块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密封件,该密封件用于将相应的模块壳体在其上形成通孔的区域中密封。由此例如在模块壳体中防止了水分或异物的渗透。此外,可以防止蒸汽等从模块壳体逸出,该蒸汽例如可以在模块壳体内在电池单元的热穿透的情况下产生。密封件设计和布置为使得当接触元件位于其接触位置时,模块壳体相对于接触元件的区段密封,该区段穿过模块壳体中的通孔伸出,并且当接触元件没有被引导通过通孔时,它还相对于环境密封。密封件可以布置在模块壳体上,使得其至少部分周向地围绕通孔布置。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密封件是膜状的,并且由弹性体制成,并且具有可通过与相应的接触元件的第二边的接触而膨胀的至少一个分离槽或者密封件周向地在第二边上固定。在第一替代方案中,当密封件不与接触元件接触时,由于密封件的弹性特性,分离槽闭合。如果接触元件从其保护位置移动到其接触位置,则它与密封件(特别是在分离槽的区域中)接触,因而密封件弹性变形,使得分离槽打开,并且密封件周向地与通过模块壳体上的通孔引导的接触元件的第二边紧贴。由此模块壳体相对于接触元件密封。在根据设计的第二替代方案中,密封件在接触元件的每个状态下与接触元件的第二边固定地连接,并且在移动接触元件时弹性变形。由此,模块壳体相对于接触元件在接触元件的任何状态下密封。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每个接触元件具有圆柱形接触区段和活塞区段,所述圆柱形接触区段可穿过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上的通孔,所述活塞区段周向地布置在接触区段上。进一步地,每个电池模块具有布置在其模块壳体内的导向缸,在该导向缸中相应的接触元件的活塞区段在两个最大位置之间轴向可推移地被引导。每个接触元件具有电连接区段,该电连接区段在活塞区段的一侧上,并且远离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上的通孔。电连接区段与接触区段对准布置并且被引导穿过相应导向缸的缸基部中的导向开口。缸基部远离通孔。在相应的接触元件从保护位置到接触位置的线性移动中(反之亦然),接触元件借助于相应的导向缸被引导。相应导向缸的纵向中心轴线布置成与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上的通孔对准。相应的导向缸在其面向通孔的一侧上具有开口,通过该开口相应的接触元件的接触区段可以以通孔的方向移动并且通过该通孔而穿过。相应的通孔可以设计为使得它可以用于引导相应的接触区段。相应的导向缸和相应的接触元件的活塞区段可以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从而避免接触区段绕其纵向中心轴线相对于导向缸扭转。扭转止动也可以以另外的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布置在相应导向缸的内侧向表面上(沿轴向延伸)的肋,和形成在相应活塞区段的外侧向表面上的轴向槽,肋在该轴向槽中啮合。可代替地,肋可以形成在相应活塞区段的外侧向表面上并且凹槽可以形成在相应导向缸的内侧向表面上。相应接触元件的连接区段用于将接触元件与存在于相应模块壳体中的电池单元电连接。相应的导向缸的高度小于相应的接触元件的轴向长度。相应的导向缸将相应的模块壳体相对于相应的接触元件密封。

进一步的实施例提供,相应电池模块的预应力元件设置在该电池模块的导向缸内。由此,相应的预应力元件被保护并且布置在相应的电池模块内的精确位置处。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至少一个限制元件设置在相应电池模块的接触元件的活塞区段的一侧上,该侧面向在相应电池模块的模块壳体上的通孔。该限制元件从活塞区段轴向突出,使得当接触元件处于其接触位置时,该限制元件支撑在导向缸的、模块壳体的、或电池模块的另一部件的一个区段上。该支撑状态限定了相应的接触元件的活塞区段在相应的导向缸内的最大位置。相应的限制元件可以例如形成为销或者部分或完全间隔地周向布置在相应的接触元件的接触区段上的环。例如,相应的限制元件可以由相应的接触元件的活塞区段上的活塞裙形成。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每个导向缸至少部分地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相应的接触元件与布置在模块壳体中的相应电池模块的其它部件电接触,即使意外的力作用在高压电池上期间模块壳体和/或相应的导向缸变形。

进一步的实施例提供,在彼此形状锁合连接的接触元件的情况下彼此接触的接触元件的接触表面至少部分地设有软金属涂层。例如,软金属涂层可以由铜制成。通过使用软金属涂层使接触元件彼此接触,可以防止由于接触元件的加热(通过在高压电池工作期间通过接触元件的相对强电流的流动产生)导致的接触元件的材料结合的连接,以确保本公开的可行性。接触元件的接触表面也可以完全设置有软金属涂层。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至少一个预应力元件设计为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设计为压缩弹簧的相应的预应力元件可以例如在相应的l形接触元件的第一边和相应的模块壳体之间夹紧。可替代地,设计为压缩弹簧的相应的预应力元件可以在相应的接触元件的活塞区段和相应的模块壳体之间夹紧。在此,相应的预应力元件可以形成为螺旋弹簧并且周向地布置在相应的接触元件的接触区段上。

现在具体转到附图,应理解的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总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这些部件通常仅被描述一次。

图1示出了处于正常状态(即正常运行条件)的用于机动车辆(未示出)的高压电池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高压电池1具有两个相邻的电池模块2和3,每个电池模块分别具有用于接收电池单元(未示出)的模块壳体4,并且分别具有用于将电池模块2和3相互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电接触元件5、6。术语“电接触元件”意指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也是被配置为使电流通过并且至少部分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电部件。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电接触元件5、6。电接触元件在本文中通常也称为插头。

每个电池模块2或3具有预应力元件7,该预应力元件7布置在相应电池模块2、3的模块壳体4内,并且与相应电池模块2、3的接触元件5、6相连接。在一个示例中,预应力元件7为弹簧,例如线圈或螺旋弹簧。本发明不限于弹簧并且延伸到其它类型的预应力元件,其构造成偏离如本文所述的接触元件5、6。

每个接触元件5、6可移动地布置在相应的电池模块2、3上的(图1中所示的)接触位置和(图2中所示的)保护位置之间,在接触位置相应的接触元件5、6穿过相应的模块壳体4上的通孔8并且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该模块壳体4以外,在保护位置相应的接触元件5、6完全布置在相应的模块壳体4内。预应力元件7构造成在偏置方向9上使接触元件5、6彼此偏离。

接触元件5、6设计成使得位于接触位置的接触元件5和6之间可以产生(图1中所示的)形状锁合。该形状锁合可通过接触元件5、6在移动方向(即15;图2)上相对于彼此的移动而释放,该移动方向横向于偏置方向9延伸。在特定示例中,移动方向15基本垂直于偏置方向9。

在该示例中,每个接触元件5、6设计为基本l形的并且具有彼此连接的两个边10和11。第一边10以其背离第二边11的端部区段通过旋转接头12与相应的电池模块2或3连接。第二边11连接到第一边10,使得在接触元件5、6以其接触位置的方向枢转时,第二边11在第一边10的前方移动并且穿过相应的模块壳体4上的通孔8。相应的预应力元件7在相应的第一边10和相应的模块壳体4之间夹紧。

在每个模块壳体4上布置有密封件13,其用于在其上的形成有通孔8的区域中密封相应的模块壳体4。每个密封件13是由弹性体制成的膜状的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通过与相应的接触元件5或6的第二边11接触而可膨胀的分离槽(未示出)。

接触元件5和6的接触表面至少部分地设置有软金属涂层14,该接触表面当连接接触元件5和6时彼此接触(如图1所示)。

例如,图2示出了处于碰撞状态的图1中所示的高压电池1的示意图。由于机动车辆的碰撞,电池模块3已根据箭头15相对于电池模块2移位。在此,接触元件5和6在移动方向15上相对于彼此移动,该移动方向横向于偏置方向9延伸。由此,释放了接触元件5和6之间的形状锁合。在释放接触元件5、6之间的形状锁合之后,接触元件5、6通过预应力元件7枢转到所示的保护位置中,使得接触元件5和6完全布置在相应的模块壳体4内。

图3示出了处于正常状态的用于机动车辆(未示出)的高压电池16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高压电池16与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相应的密封件17周向地在相应的接触元件5、6的第二边11上固定并且与其一起移动。

图4是处于碰撞状态的图3中所示的高压电池16的示意图,并且类似于图2。在这种状态下,密封件17通过各个接触元件5、6的运动而弹性变形。

图5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未示出)的高压电池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触元件5、6的示意性透视图。在图5中,接触元件5、6形状锁合地相互连接。接触元件5、6可用于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或图3和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

特别地,在图5中,在接触元件5上的第二边11的自由端处布置有两个突起19。该突起19与在接触元件6的第二边11的自由端处的槽20形状锁合地接合。该槽以与突起19互补的形式形成。由此,形成接触元件5、6之间的两个燕尾连接(即燕尾接头)。该形状锁合连接可以通过接触元件5和6横向于第二边11(即,在方向15上)的移动来释放,但并不意味着通过接触元件5、6的相对运动彼此远离(即,在方向9上)释放。

图6示出了处于正常状态的用于机动车辆(未示出)的高压电池21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高压电池21具有两个彼此相邻布置的电池模块2和3,每个电池模块分别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元(未示出)的模块壳体4,并且分别具有用于将电池模块2和3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电接触元件22、23。

每个电池模块2、3具有预应力元件24,该预应力元件24布置在相应电池模块2、3的模块壳体4内,并且与相应的电池模块2、3的接触元件22、23连接。预应力元件24可以是与预应力元件7相同类型的预应力元件。

每个接触元件22、23可移动地布置在相应的电池模块2、3上的(图6中所示的)接触位置和(图7中所示的)保护位置之间,在接触位置相应的接触元件22、23穿过相应的电池模块2、3的模块壳体4上的通孔25并且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该模块壳体4以外,在保护位置相应的接触元件22、23完全布置在相应的电池模块2、3的模块壳体4内。相应电池模块2、3的预应力元件24在保护位置的方向上偏置该电池模块2或3的接触元件22、23。换句话说,预应力元件24使接触元件22、23在偏置方向9上彼此偏离(图7)。

接触元件22和23设计成使得在位于接触位置的接触元件22和23之间可以产生(图6中所示的)形状锁合。该形状锁合可通过接触元件22、23在移动方向15上相对于彼此的移动而释放(图7),该移动方向横向于偏置方向9延伸。

每个接触元件22、23具有可穿过在相应的电池模块2或3的模块壳体4上的通孔25的圆柱形的接触区段26和周向地在接触区段26处布置的活塞区段27。

每个电池模块2、3具有布置在其模块壳体4内的导向缸28,在该导向缸中相应的接触元件22或23的活塞区段27在两个最大位置之间轴向可推移地被引导。一个最大位置在图6中示出。相应电池模块2、3的预应力元件24设置在导向缸28内。每个导向缸28至少部分地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每个接触元件22、23具有电连接区段29。该电连接区段29布置在其活塞区段27的远离相应电池模块2、3的模块壳体4上的通孔25的一侧上,与接触区段26对准,并且被引导通过相应导向缸28的缸基部31上的导向开口30。该缸基部31远离通孔25。

环状的限制元件32设置在相应的接触元件22、23的活塞区段27的一侧上,该侧面向在该模块2、3的模块壳体4上的通孔25。该限制元件32从活塞区段27轴向突出,使得当接触元件22、23处于其接触位置时,该限制元件32支撑在模块壳体4的区段上。相应的限制元件32布置成与相应的接触元件22、23的接触区段26径向间隔开。

接触元件22和23的接触表面如图6所示在接触元件22和23相互形状锁合连接时彼此接触。接触元件22、23的该接触表面至少部分地设置有软金属涂层14。

图7示出了处于碰撞状态的图6中所示的高压电池21的示意图,与图2和4类似。由于机动车辆的碰撞,电池模块3已根据箭头15相对于电池模块2移位。在此,接触元件22或23在移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该移动方向横向于偏置方向9延伸。由此,释放了接触元件22和23之间的形状锁合。在释放接触元件22和23之间的形状锁合之后,接触元件22、23通过预应力元件24枢转到保护位置中,使得接触元件22和23完全布置在相应的模块壳体4内。

图8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未示出)的高压电池(未示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触元件22和23的示意性透视图。接触元件形状锁合地相互连接。接触元件22和23可用于图6和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

特别地,在图8中,在接触元件22上的在接触区段26的自由端处布置具有侧向底切的突起33。该突起33与在接触元件23的接触区段26的自由端处的槽35形状锁合地接合。该槽以与突起33互补的形式形成。由此,在接触元件22和23之间形成形状锁合的连接。该形状锁合连接可以通过接触元件22和23在由双箭头18指示的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而释放,这代表了在方向15上的运动(图7)。

这里使用诸如“前”、“尾部”、“横向”、“纵向”、“竖直”、“正前”、“后”、“侧”的方向术语,参考机动车辆的正常运行姿态。应当理解,诸如“一般地”、“基本上”和“约”的术语不旨在是无边界术语,并且应该被解释为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解释这些术语的方式一致。

尽管不同的示例具有图示中所示的特定组件,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那些特定组合。可以将来自一个示例的一些组件或特征与来自另一个示例的特征或组件结合使用。另外,伴随本公开的各种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可夸大或最小化一些特征以示出特定组件或布置的某些细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也就是说,本公开的修改将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因此,应研究以下权利要求以确定其真实范围和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