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2770发布日期:2019-07-17 06:1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控元件,通常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电路中,继电器是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可以包括线圈架和继电器底座,线圈架和继电器底座连接。目前,通过在继电器底座上设置通孔,将线圈架上的连接杆伸入该通孔,然后通过连接胶将线圈架和继电器底座连接。通过该种方式连接线圈架和继电器底座时,在点胶连接过程中连接胶易流入继电器内部,导致继电器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线圈架安装时,点胶连接过程中连接胶易流入继电器内部,导致继电器失效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所述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包括:

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包括绕线部和分别设于绕线部两端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

卡勾,凸设于所述第一凸缘;

继电器底座,和所述线圈架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的和所述第一凸缘相对的侧部设有凹槽,连接时所述卡勾卡于所述连接凸台上的凹槽,所述继电器底座上设置有过胶孔,所述过胶孔和所述凹槽连通;

所述第一凸缘靠近所述继电器底座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卡勾之间设置有变形槽,所述继电器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卡勾凸设于所述第一凸缘朝向连接凸台的表面,所述卡勾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凸缘连接;

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继电器底座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变形槽,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变形槽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凸缘的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凹陷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凸缘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凸缘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侧面为远离所述第一凸缘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侧面为远离所述第一凸缘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凸缘的端面平行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卡勾还包括:

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并且所述凸起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凸缘的方向凸起,连接时所述凸起部卡于所述连接凸台上的凹槽。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导向倒角,所述导向倒角设于所述凸起部底面和第一侧面的交线处,所述凸起部的底面为所述卡勾靠近所述继电器底座的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面,所述凸起部的第一侧面为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一凸缘的侧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还包括:

凸筋,所述凸筋设于所述第一凸缘,并且和所述卡勾远离所述继电器底座的一端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还包括:

调节凸起,所述调节凸起设于所述线圈架和所述继电器底座接触的部位;

或者,所述调节凸起设于所述继电器底座和所述线圈架接触的部位。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继电器底座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设于所述第一挡板在继电器底座上投影区域的两侧,用于在安装时放置所述第一凸缘,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线圈架接触的表面设有所述调节凸起。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还包括:

轭铁,所述轭铁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连接并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板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设有倒刺,所述继电器底座上设有插槽,所述倒刺插于所述插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通过设置于线圈架第一凸缘的卡勾和设置于继电器底座的连接凸台上的凹槽实现线圈架和继电器底座的连接,在继电器底座上设置有和连接凸台上的凹槽连通的过胶孔,能够使连接胶进入卡勾和连接凸台接触的部位,对线圈架和继电器底座进行固定,过胶孔和连接凸台的凹槽使得连接胶的流动路径加长,减缓了末端连接胶的流动能力,而且通过变形槽储胶,防止连接胶流入继电器内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进一步阻值连接胶流入继电器内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卡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卡勾的轴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继电器底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继电器底座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调节凸起的示意图。

图中:

100、线圈架;110、绕线部;120、第一凸缘;121、第一挡板;130、第二凸缘;200、卡勾;210、凸起部;211、导向倒角;220、第一连接部;230、第二连接部;240、变形槽;300、继电器底座;310、连接凸台;320、过胶孔;330、第二挡板;250、凸筋;340、限位凸台;350、插槽;400、轭铁;410、第一板;420、第二板;510、触点;600、调节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如图1所示,所述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包括:线圈架100、卡勾200和继电器底座300,所述线圈架100包括绕线部和分别设于绕线部110两端的第一凸缘120和第二凸缘130;卡勾200凸设于所述第一凸缘120;继电器底座300和所述线圈架100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凸台310,连接凸台310和所述第一凸缘120相对的侧部设有凹槽,连接时所述卡勾200卡于所述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所述继电器底座300上设置有过胶孔320,所述过胶孔320和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凸缘120靠近所述继电器底座300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挡板121,第一挡板121与卡勾200之间设置有变形槽240,所述继电器底座300上设置有第二挡板330,所述第二挡板330位于第一挡板121与连接凸台310之间,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330接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通过设置于线圈架100第一凸缘120的卡勾200和设置于继电器底座300的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实现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的连接,在继电器底座300上设置有和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连通的过胶孔320,能够使连接胶进入卡勾200和连接凸台310接触的部位,对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进行固定,过胶孔320和连接凸台310的凹槽使得连接胶的流动路径加长,减缓了末端连接胶的流动能力,而且通过变形槽240储胶,防止连接胶流入继电器内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330进一步阻止连接胶流入继电器内部。

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可以包括底座、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可以包括轭铁、衔铁、铁芯、线圈和线圈架,铁芯穿过线圈架上的孔,与轭铁铆接并形成磁通路,衔铁以轭铁为转动支点,衔铁的工作面与铁芯极面在磁通作用下相互吸引而运动。接触部分可以包括有动簧和含有常开触点的静簧等。

线圈架100可以包括绕线部110和分别设于绕线部110两端的凸缘,绕线部110可以是筒状结构,铁芯设于线圈架100的通孔内。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卡勾200凸设于所述第一凸缘120朝向连接凸台310的表面,所述卡勾2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20、第二连接部230和凸起部210,所述第一连接部220和所述第一凸缘120连接,第二连接部230和所述第一连接部220靠近继电器底座300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30和所述第一挡板121之间设置有变形槽240。第二连接部230和所述第一挡板121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变形槽240。第二挡板330位于变形槽240远离第一连接部220的一端,并且所述变形槽24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30在所述继电器底座300上的投影位于第二挡板330的位置。凸起部210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220的一端,并且所述凸起部210沿远离所述第一凸缘120的方向凸起,连接时所述凸起部210卡于所述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在安装时,继电器底座300上的连接凸台310挤压凸起部210,凸起部210带动第二连接部230向第一凸缘120靠近,该变形槽240提供给第二连接部230变形空间,以便于装入。

其中,卡勾200可以设于第一凸缘120,并且位于线圈架100上两个触点510之间的位置,能够隔绝两个触点510,拉长两个触点510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高两个触点510之间的介质耐压和绝缘电阻。

所述第二连接部230远离所述第一凸缘120的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0具有凹陷部。比如,所述第一连接部22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30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230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凸缘12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0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凸缘120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部220的第一侧面为远离所述第一凸缘120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230的第一侧面为远离所述第一凸缘120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30和所述第一凸缘120的端面可以平行设置,并且第二连接部230和所述第一凸缘120的端面具有间隙。通过在第二连接部230远离所述第一凸缘120的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0设置凹陷部,减小了第二连接部230的厚度使得第二连接部230在连接时容易形变;并且该凹陷部和继电器底座300连接凸台310的边沿配合,使得凸起部210能够卡入凹槽。

所述凸起部210上设置有导向倒角211,所述导向倒角211设于所述凸起部210底面和第一侧面的交线处,所述凸起部210的底面为所述卡勾200靠近所述继电器底座300的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面,所述凸起部210的第一侧面为所述凸起部210远离所述第一凸缘120的侧面。

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还可以包括凸筋250,凸筋250设于第一凸缘120,并且和卡勾200远离继电器底座300的一端连接,并向卡勾200的两侧延伸。比如,凸筋250可以是长方体结构,和卡勾200垂直设置,凸筋250和卡勾200形成“丁”字形结构。一方面凸筋250可以增加卡勾200的强度,防止卡勾200被损坏,另一方面,凸筋250可以增加铁芯和触点间爬电距离,避免在线圈架100表面形成漏电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220、第二连接部230、凸起部210以及凸筋250可以是与线圈架10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别成型然后连接在一起,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继电器底座300上的连接凸台310,突出于继电器底座300和线圈架100接触的一面,其和第一凸缘120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顶面封闭,底面和过胶孔320连通,封闭的顶面用于卡住卡勾200的凸起部210,和过胶孔320连通的底面用于使连接胶进入卡勾200凸起部210和凸台310顶部的接触部位。通过设置连接凸台310,增加了连接胶流动路径的长度,使得连接胶在路径末端流动性减弱,也即是使得连接胶在靠近继电器内腔的位置的流动性减弱,防止连接胶进入继电器内腔。其中,过胶孔320为贯穿继电器底座300的通孔,便于制作模具,并且在继电器底座制造过程中易于脱模。

所述继电器底座300上设置有限位凸台340,所述限位凸台340设于所述第一挡板121在继电器底座300上投影区域的两侧,用于在安装时放置所述第一凸缘120。该限位凸台340对第一凸缘120进行限位,能够使卡勾200的凸起部210卡入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内。防止线圈架100在安装时运动过度,进而导致卡勾200的凸起部210无法进入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还可以包括调节凸起600和轭铁400,所述调节凸起600设于所述线圈架100和所述继电器底座300接触的部位;或者,所述调节凸起600设于所述继电器底座300和所述线圈架100接触的部位。由于线圈架100与继电器底座300的配合是通过卡勾200与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配合,即卡勾200上的凸起部210要装入凹槽中需要在上下方向留有一定的空间进行弹性变形的恢复,否则无法卡入。如此,凸起部210与凹槽上高度方向具有间隙,就会造成装配后继电器磁路部分和继电器底座300的相对位置不稳定,也造成了铁芯和静触点面之间的落差不稳定。在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接触面处设置调节凸起600,在安装时压缩调节凸起600,安装完成后撤去安装压力,调节凸起600的形变恢复,将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卡紧,进而防止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产生相对运动,使得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的装配更紧密。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调节凸起600可以设置在限位凸台340朝向线圈架的表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继电器可以为塑封型继电器,需要保证继电器的密封性,需要在继电器底座300四周点胶,在该过程中一并将线圈架100与继电器底座300配合处的过胶孔320一起点胶,此处点胶的一方面可以密封继电器,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固定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的连接强度。当然,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继电器也可设计为非塑封型继电器,此时线圈架100与继电器底座300配合处不需要额外点胶来固定,通过调节凸起600可以保证线圈架100与继电器底座300的连接强度和装配的紧密性。无论是塑封型继电器还是非塑封型继电器,本公开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少了线圈架与底座固定的点胶步骤,提高装配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良率。

所述轭铁400可以包括第一板410和第二板420,所述第一板410和所述第二板420连接并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板410远离第二板420的一端设有倒刺,所述继电器底座300上设有插槽350,所述倒刺插于所述插槽350。其中,第一板410和第二板420可以是一体成型,第一板410和线圈架100通孔中的铁芯铆接,第一板410靠近继电器底座300的一端上的倒刺插入继电器底座300上的插槽350内实现线圈架100第二凸缘130端的固定。线圈架100第一凸缘120端通过设于第一凸缘120上的卡勾200进行固定。

安装时,可以通过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碰合的方式实现,碰合后卡勾200的凸起部210卡于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内,轭铁400上的倒刺卡入继电器底座300上的插槽350内。然后通过过胶孔320对卡勾200与继电器底座300接触的部位点胶,对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点胶可以是在外壳与继电器底座300装配点胶的过程一并进行,简化了继电器的安装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通过设置于线圈架100第一凸缘120的卡勾200和设置于继电器底座300的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实现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的连接,在继电器底座300上设置有和连接凸台310上的凹槽连通的过胶孔320,能够使连接胶进入卡勾200和连接凸台310接触的部位,对线圈架100和继电器底座300进行固定,过胶孔320和连接凸台310的凹槽使得连接胶的流动路径加长,减缓了末端连接胶的流动能力,并且通过变形槽储胶,防止连接胶流入继电器内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330进一步阻止连接胶流入继电器内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