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1621发布日期:2019-10-08 23:1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到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连接器的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以实现电能的传输、电信号以及光信号的传递;在一些电子设备中通常需要安装连接器,并通过连接器实现与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例如电动汽车中的高压分配箱以及车载充电器,都包括有连接器。

请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部01和第二连接部02,其中,第一连接部01与电路板连接,第二连接部02与另一连接器连接,以实现一个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的连接。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01包括连接尾线011,该连接尾线与电路板连接,以实现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与电路板的连接。现有技术中,连接尾线走线需要一定的走线空间,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此外,由于连接尾线的连接端位置不固定,因此难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自动化安装制作过程,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提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程度,简化安装工艺,以实现自动化安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安装于电子设备,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二连接部具有连接插口,该连接插口用于与其他连接器连接,从而实现一个电子设备与另一个电子设备的连接。上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刚性结构,且上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固定连接,从而可以直接延长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作为第一连接部与电路板连接,无需制作尾线,从而简化连接器的结构,且减少安装连接器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程度,提高电子设备安装的自动化程度。

可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连接器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不限,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与电路板焊接,具体的,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端子具有焊接头,电路板具有焊接点,将第一连接部的焊接头焊至上述电路板的焊接点,以实现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电连接,通电效果较好,且可以实现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另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螺钉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端子具有螺钉安装孔,电路板具有螺钉孔,利用螺钉将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端子连接至电路板,以实现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和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效果较为稳定可靠,且可以进行拆卸,便于进行维修和更换零件。

另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插接,具体的,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插接件,电路板具有第二插接件,上述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适配,且插接连接,该实施例中,连接器与电路板的连接和拆分较为方便。

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通过外壳实现刚性连接,具体的,可以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外壳,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外壳,上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刚性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刚性连接。

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稳定性较好,且可以简化连接器的结构,缩小连接器的结构,进而简化电子设备的体积。

可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方式不限,可以为粘接、卡接、螺钉连接或者螺栓连接,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即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连接器,以及电路板,该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的连接端子与电路板连接,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刚性连接,从而第一连接部可以制作的较小,无需电子设备设置走线空间即可实现电路板和连接器的连接,因此有利于促进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此外,本申请还可以实现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自动化连接,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自动化安装程度,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上述电路板和连接器安装于上述壳体,具体的,可以先将电路板与连接器安装组合,再将上述安装完成的组合安装至壳体中,或者,先将电路板安装至壳体,再将连接器与电路板连接。上述壳体包括连接器安装口,连接器的第二连接部安装于连接器安装口,从而便于使其它电子设备的连接器连接至该第二连接部。

另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主体和连接环,该主体具有通孔,连接环固定于壳体,且与上述通孔相对,从而形成连接器的容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

01-第一连接部;011-连接尾线;

02-第二连接部;

本申请部分:

1-第一连接部;11-连接端子;

12-第一连接头;13-螺钉安装孔;

2-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头;

3-电子设备;31-壳体;

311-连接器安装口;32-电路板;

33-连接器;34-主体;

35-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下面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该连接器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电路连接的场景。特别的,随着国家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电动汽车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电动汽车中,包括高压分配箱(powerdistributionunit,简称pdu)和车载充电器(onboardcharger,简称obc)等关键部件,上述部件的体积大小和重量都对电动汽车具有较大的影响,且成本较高,因此实现关键部件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发展举措。而上述部件在工作时,需要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电连接,因此会设置有连接器,以实现电子设备的电连接。

请参考图2至图4,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器安装于电子设备,作为该电子设备的外接口,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第一连接部1具有连接端子11,该连接端子11可以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2可以与另一个连接器可拆卸连接,例如插接,而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在连接器内部保持电连接状态,以实现两个连接器的连接,进而实现两个电子设备的连接。第一连接部1为刚性结构,第二连接部2为刚性结构,且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相对固定,则,连接器整体为一个刚性结构,直接使第一连接部1与电路板连接即可,无需在安装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内进行布线,无需设计布线空间,结构较为简单,且有利于产品小型化;此外,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为刚性固定,因此生产连接器过程中,无需设进行二次尾线加工,从而生产工艺得到了简化;该连接器的整体刚性较大,因此,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可以利用自动化程序将连接器安装至相应的电子设备,从而简化安装工艺,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1具有连接端子11,以利用该连接端子11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该连接端子11的数量可以根据连接器工作情况进行设计,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具体的,每个需要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的连接端子11均与电路板连接,当连接器的连接端子11数量较少时,还可以设计连接用端子,该连接用端子与电路板固定连接,但无需进行电连接,用来提高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1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具有第一连接头12,第二连接部2具有第二连接头21,第一连接头12以及第二连接头21的朝向可能相同、相反或者呈设定夹角,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进行设计。请参考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12的朝向与第二连接头21的朝向相反;请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12的朝向与第二连接头21的朝向呈直角关系。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连接头21为可插接连接头,该可插接连接头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梯形或者圆形,该可插接的连接头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中心对称形状,从而有利于实现正插和反插均可实现连接的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具有连接端子11,该连接端子11为焊接头,电路板的设定位置具有焊接点(图中未示出),使第一连接部1的连接端子11与电路板的焊接点焊接,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连接部1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第一连接部1与电路板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连接器与电路板的连接。该实施例中,焊接头需要使用容易焊接的材质进行制作,以利于提高焊接头与焊接点连接的可靠性。该实施例中,利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接部1与电路板,电连接效果较好。

请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1的连接端子11具有螺钉安装孔13,具体实施时,该螺钉安装孔13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螺纹孔。电路板也具有螺钉安装孔,该螺钉安装孔为螺纹孔,螺钉穿过第一连接部1的螺钉安装孔13并旋入电路板的螺钉安装孔13中,以实现第一连接部1与电路板的连接。该实施例中,可以实现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可拆卸连接,在拆卸连接器时,较为方便,且便于在电路板再次安装连接器,操作较为简便,便于连接器与电路板的检修和更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插接件,电路板具有第二插接件,上述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可以插接固定,上述第一插接件具有设定走线,第二插接件具有与上述走线适配的走线,从而实现一组插接件即可实现多条电信号的传输。该实施例中,连接器与电路板插接连接,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连接器与电路板。

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外壳,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刚性固定第一连接部,第二外壳刚性固定第二连接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刚性连接,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刚性连接的可靠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可以卡接,即第一外壳具有卡扣,第二外壳具有与上述卡扣适配的卡口,上述卡扣与卡口卡接,或者,第一外壳具有卡口,第二外壳具有与上述卡口适配的卡扣,上述卡扣与卡口卡接,从而实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刚性连接。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螺钉连接,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均具有凸沿,凸沿具有螺纹孔,螺钉旋入第一外壳的螺纹孔和第二外壳的螺纹孔,以实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固定连接。或者,第一外壳或者第二外壳之一的凸沿具有通孔,另一个凸沿具有螺纹孔,以使螺钉穿过通孔并旋入螺纹孔,以固定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该实施例中,可以拆卸外壳以检查或者修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效果,以及连接器内部的结构。

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螺栓连接,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均具有凸沿,凸沿均具有通孔,螺栓穿过上述通孔固定,以固定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同样,该实施例便于拆卸连接器,以进行检修。

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粘接,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利用胶粘固定,该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外部结构较为简单。该实施例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以均具有凸沿,第一外壳的凸沿与第二外壳的凸沿相对,从而提高粘接的可靠性。

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可以为塑料材质,从而便于注塑成型。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可以为同种材料,也可以为不同材料,当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为不同材料时,可以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作上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刚性连接效果较好,不易断开,此外,整个连接器为一体结构,结构较为简单,体积可以制作的较小,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程度。

请参考图6和图7,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部分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该电子设备3包括壳体31,以及安装于壳体31的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路板32和连接器33。其中,电路板32安装于壳体31,且壳体31具有连接器安装口311。连接器33的第一连接部1与电路板32连接,第二连接部2则从上述连接器安装口311伸出并固定于壳体31,用于与另一电子设备3进行连接。该电子设备3安装过程较为简单,由于第一连接部1与第二连接部2为刚性固定,因此可以实现自动化安装过程,以提高电子设备3的安装效率,此外,电子设备3无需设计走线空间,有利于较小电子设备3的体积,提高电子设备3的小型化程度。

具体的,上述电子设备的安装过程不限,例如,可以先将连接器33与电路板32完成固定连接,再将一体的连接器33与电路板32安装至壳体31中,该实施例中,连接器33与电路板32的固定安装过程便于操作,对于将连接器33与电路板32安装至壳体31的过程,控制精度要求较高。或者,也可以先将电路板32安装至壳体31中,再安装连接器33,使连接器33的第一连接部1连接至电路板32,再使连接器33的第二连接部2安装至壳体31,以完成安装过程,该实施例中,电路板32安装至壳体31的过程操作较为简单。

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外壳,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外壳,上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刚性连接,从而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刚性连接。第二外壳与壳体的连接器安装口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连接器与外壳的固定连接,以提高电子设备结构的稳定性。具体的,该第二外壳与壳体的固定方式不限,例如,第二外壳可以与壳体卡接,具体,可以第二外壳具有卡扣,壳体具有卡口,也可以第二外壳具有卡口,而壳体具有卡扣,第二外壳与壳体卡接,从而安装过程较为方便。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外壳具有安装边沿,安装边沿具有螺钉安装孔,壳体具有凸台,凸台上具有螺钉安装孔,使第二外壳的安装边沿与壳体的凸台相对,并利用螺钉固定连接第二外壳与壳体,该实施例中,连接器与壳体的连接稳定性较好,不易脱落或者松动。

请参考图7,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的壳体31包括主体34和连接环35,上述主体34具有通孔,连接环35固定于主体34的一侧,且与上述通孔相对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伸入连接环并固定于上述连接环35。该实施例中,可以简化壳体31和连接器33的结构,提高电子设备3外部结构的简洁性。

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环可以与主体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环与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时,可以提高连接环与主体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